哈佛教授奈伊:臺灣若無激烈臺獨意圖 可維持和平
由東南亞影響力聯盟(SIA)主辦的「2023地緣政治高峰論壇」11日在臺北舉行,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伊 Joseph Nye(見圖)線上演講。(陳俊吉攝)
中美持續戰略競爭,哈佛大學教授奈伊(Joseph Nye)昨指出,美國對中策略是「競爭性的共存、合作性的對立」,當前雙邊關係如同一戰前的歐洲,應要避免衝突升溫。他也認爲,若臺灣沒有激烈的臺獨意圖,沒有道理無法維持和平現狀。
東南亞影響力聯盟(SIA)與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11日在臺北舉辦「2023地緣政治高峰論壇」,邀請國內外政治、外交、軍事等重量級學者,共同探討美中競爭與臺海局勢等議題。奈伊是國際關係大師,曾提出軟實力概念,他以視訊方式參與論壇。
當前中美關係 如同一戰前的歐洲
對於中美是否陷入新冷戰,奈伊表示,此論點過於簡單,歷史上的東西冷戰不同於當今中美競爭,過去美國與蘇聯在社會與經濟層面上並無交流,美國若要與中國全面脫鉤,必將付出巨大經濟代價,只能對中國進行去風險與選擇性的脫鉤。
奈伊直言,美國如果試圖以蘇聯崩潰的結果來改造中國,很可能會失敗,互惠策略纔可行,因此,中美都不會對彼此構成生存威脅,除非誤入一場重大戰爭。
因此,奈伊認爲,當前中美關係最貼切的歷史比喻不是冷戰,而是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前的歐洲,雙方應要避免衝突升溫。
建議美對中 進行威懾並儘量合作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強調中美要和平共處,奈伊將此解讀爲「競爭性的共存、合作性的對立」,符合美國目前的策略。他認爲此策略可行,美國擁有重大的地緣政治優勢,包括地理位置、能源、勞動力、科技、金融等方面,因此中國不太可能取而代之,成爲世界主導大國。
奈伊建議,美國對中策略應該進行威懾,以避免熱戰,並儘可能合作,調動資源進行競爭。美國戰略目標應是加強聯盟與國際機構,以影響中國的對外行爲,同時強化美國國內經濟與技術優勢,保持開放性與民主價值觀、軟實力。對於臺灣,美國則應維持現狀,繼續爭取時間,若臺灣沒有激烈的臺獨意圖,「我們沒有道理無法維持目前的和平現狀。」
艾利森呼籲 勿肆意行動導致紛爭
另一位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也以視訊與現場交流,他在2010年提出「修昔底德陷阱」一說,廣爲人知。
艾利森強調,在中美強權之間,小國能做的是不挑釁。中美競爭可能引發戰爭的情景,其一是中國的侵略性行動,但也可能是來自臺灣或美國的挑釁行爲,例如未來臺灣新總統發表「兩國論」、美國參議員呼籲承認臺灣爲非北約盟友的一員等。因此,當處於危急情況時,要保持警覺,不要意外引發衝突或肆意行動,導致「非本意的紛爭」。
若4至5年內戰爭 八成是非本意而起
艾利森表示,如果美國維持目前政策,他並不擔心中美之間或兩岸之間會有刻意而起的戰爭;如果未來4至5年中美髮生戰爭,八成機率是因非本意情況下發生,即美中臺或鄰近國家在無意間觸動挑釁行爲,但實際沒人希望戰爭發生。
艾利森說,拜登政府一再明確重申接受一中政策架構、不支持臺獨,也強烈反對任何一方試圖脫離此架構,即使它有些模糊甚至矛盾,但在實務上可行,因此只要美中臺都不要出現單方面的貿然行動,就沒有道理不繼續維持;美國應該保持目前有效的一中政策正常運作,不要動搖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