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臺灣正奔向第二次地緣政治傷害的道路上(張明睿)

張忠謀表示,地緣政治已經改變半導體制造業者面臨的局勢。(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臺積電在美移機典禮,拜登喜出望外,高呼「美國製造」回來了。本應歡天喜地,表彰供應鏈民主化成就,但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致詞時,卻說出「27年過去了,半導體產業見證了世界大幅的地緣政治局勢轉變,全球化幾乎已死,自由貿易幾乎已死…」的讖語。

1990年冷戰結束,1995年基於資訊網路技術,帶動了金融全球化,且在自由貿易與利潤最大化的吸引下,跨國公司聳立,讓國際政治經濟學再度興起,亦如美國學者魯瓦克(Edward N. Luttwak)所說的地緣經濟特質,其所創造出的經濟盛況,西方國家也享受了「穩定成長、低通膨、高就業率」的榮景。

好景不常,這些盛況卻因美國新一輪的地緣政治推動給阻斷了。地緣政治所主導的國際政治發展,正如同德國總理蕭茲所說:「歐美國家能夠享受世界最好經濟,已經一去不返了」。張忠謀只是更爲直接表述,臺積電到美設廠受制地緣政治壓力,是一種政治決定的無奈。

地緣政治與戰爭的聯繫

地緣政治爲什麼讓人心生恐懼!它又是什麼?甚至於地緣政治學者也難給予確切定義,原因是它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具有不同面貌,甚至可以用不同的語言喬裝打扮。通俗的說,地緣政治是「國際政治權力分配的地理因素」,但是這種文謅謅的話語,無法顯示背後的刀劍銳氣,尤其是古典地緣政治所主張的「可移動邊疆」爲最。有擴張必有利益衝突,有衝突必有對手抵制,有抵制或可上升至戰爭的強度。

地緣政治玩家,掌握一種「全球政治地圖」的視野,如《北約2022戰略概念》,明確指出北約在「『歐洲─大西洋』聯盟中心之下,向西巴爾幹、黑海、中東,向南到非洲中部,向東達印太地區」拓展勢力圈。這便明白了,北約在此之前,已在歐洲大陸進行了五次移動邊疆的擴張。

季辛吉與米爾斯海默都證實了,俄烏戰爭便是地緣政治的產物,梅克爾更直接說出2014年進行的明斯克協議,只是一種「緩兵之計」,因爲問題沒有解決,沒有解決北約擴張與俄羅斯抵制的現實。

70年代臺灣受地緣政治傷害的悲壯史詩

地緣政治就是一種「積極行動」,必要時可以對一個國家進行主權的傷害。雖然大國是催動地緣政治的主力,但面對競爭的大國,仍需要聯盟力量的集結,對聯盟塑造的態度,美國地緣政治學者史派克曼給出了這一句話:「聯盟創造友誼,而非友誼創造聯盟」。如此「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權力刻畫表露無遺。

相對被大國拉入聯盟的小國而言,在純粹功利主義下,往往只能扮演工具資源,包括了「戰爭代理、權力代理、政策代理或是戰略代理」的角色,必要時還必須向「中心大國」輸血,作爲對抗的資費。

臺灣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國內一提臺灣,便辯稱臺灣的地緣戰略非常重要,事實上,這個觀念來自於冷戰時期,肯楠借力於史派克曼的邊緣地帶理論,構建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執行圍堵政策。臺灣居於第一島鏈中心,是美國西太門戶,地理位置被凸顯出來。

別忘了,地緣政治是有時代背景,是可變動的。1969年季辛吉,便以《美國外交政策與中心議題》論述告誡美國政府,美國應該脫離理想主義,轉而面向現實主義與國家利益觀點,且以權力平衡作爲外交決策的思考。歷史證明,尼克森政府接受了這個「權力平衡地理」的觀念,讓聯中制蘇政策出臺。

1970年中國大陸獲知美國的意向,同年4月透過乒乓球友誼賽,作爲彼此外交試探,隔年10月便發生了聯合國2758號決議案,美國雖投下反對票,但目的是想建立「雙重代表制」。事實上,尼克森政府在投票前一個月,公開支持中國入聯與接替常任理事國席位,政治效應早已傳播開來。

緊接着,1972年尼克森訪問了中國,1979年中美兩國建交,並且還接受了對臺斷交、毀約(共同防禦條約)、撤軍(美國駐臺軍事)三條件。至此,臺灣喪失了國際法人地位與有限主權的尷尬情境。

有臺灣學者爭辯,1971年臺灣退出聯合國是在漢賊不兩立思想下的衝動之舉。然而真相卻是美國推動權力平衡的地緣政策所致,季辛吉在其《大外交》第28章地緣政治的外交政策,有關尼克森的三角外交文中,說明了之所以要調整美國對外政策的主要原因,「美國近乎完全主宰世界舞臺的時代,也接近尾聲了。…政策必須重新評估與調整」。是的,美國面臨了國力衰退,無力支撐抗蘇的全球戰略。

經典地緣政治思想與延伸的政策,都是從國家中心出發的,聯中制蘇對美國而言,不但讓美國脫離了越戰泥沼,減輕戰略負擔,也間接促成蘇聯解體,造就了美國超強,而季辛吉本人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政策效果收穫滿滿。但這樣的效果卻以犧牲臺灣政治地位爲代價。這也證實了大國之間的鬥爭中,只有目標而非演員的地理意義。

臺灣正面臨第二次地緣政治的風暴

美國在地緣政治對臺灣的拋棄,臺灣則努力進行經濟結構調整,1987年政府主導的臺積電晶圓專業代工廠正式成立,臺積電在張忠謀的帶領下,也不負重望走上頂尖的晶圓代工龍頭,如今臺積電優質的技術能力,卻引發了懷璧其罪效應。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羅伯特•沃克(Robert O. Work)曾表示,「我們晶片能力從領先兩代人到可能落後兩代人,中間只相隔110英里,那是中國大陸到臺北距離。」這也是張忠謀所說,地緣政治政治局勢轉變的深意,與中國太近,與美國太遠。

臺積電對臺灣而言,只是受地緣政治影響的冰山一角,美國所推動的地緣政治轉變,清晰的認定中國是唯一有全方位能力與美國競爭的國家,臺灣議題是美國當下積極操作的焦點。簡單歸納美對臺的政治安排,包括了議會外交扶助;國防與軍事戰略指導;如今更傳出美國已經與行政院、立法院商議,明年9月將派遣人員至相關行政單位工作,美國操作檯灣議題,越來越不考慮臺灣的主體性。

不知道美國欲介入臺灣內政的目的是什麼?但我們理解美中在西太平洋權力競逐,連美國都沒有致勝把握。地緣政治學者威廉•福克斯(William Fox)指出,「地區力量在其所在的地域內享有大國地位,因爲它們在所在地域內力量衝突方面的利益影響力是巨大的」。這也是美國積極編織印太四方機制、AUKUS聯盟、要求北約東進對應中國的原因,美國單一力量已經不可行了。

美國所用的槓桿,便是將烏克蘭危機比擬臺灣。地緣政治的本質是衝突與戰爭,這樣的比擬容易促使安全困境升高,臺灣很難避免落入戰爭陷阱。美國第一次地緣政治的調整,讓臺灣丟失了國際法人地位,如今面對以中國爲對象的地緣政治調整,臺灣還需要爲美國付出什麼更悲壯的代價啊?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秘書長、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