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105公釐輪型戰車 性能大公開

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在南投兵整中心展出「105公釐輪型戰車」研製樣車,該車搭載105公釐戰車砲,砲塔上方配置12.7公釐遙控槍塔,實施50%正斜坡、30%側斜坡等科目的演練,展示其優異的操控性能及越障能力。(劉宗龍攝)

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在南投兵整中心展出「105公釐輪型戰車」研製樣車,該車搭載105公釐戰車砲,砲塔上方配置12.7公釐遙控槍塔,實施50%正斜坡、30%側斜坡等科目的演練,展示其優異的操控性能及越障能力。(劉宗龍攝)

6月25日,國防部軍備局正式公開「105公釐輪型戰車」原型車,並進行性能展示。此消息引發軍事迷的熱議,表示該車外型亮眼,實屬臺灣自制裝甲車的重要里程碑;而且輪式甲車速度快,越野能力適中,很符合臺灣公路四通八達的特性。

依據行動方式差異,裝甲車可分成履帶式車輛與輪式車輪。過去陸軍裝甲部隊是以履帶式車輛爲主,包括M48、M60主戰坦克是履帶式以外,M113、CM-21裝甲運兵車也是履帶式。然而履帶的長距離的磨損很明顯,長距離運輸需要靠拖板車與鐵路,部署也就較爲不便。相對的輪式裝甲車能夠自行機動,是現代快速反應作戰的利器。中華民國陸軍在1980年代,自美國採購V-150,成爲國軍第一代輪式裝甲車。

V-150底盤高、機動快,經常在水災時出動救援。(圖/本報資料照)

V-150乘員組3人(車長、砲手、駕駛),另可乘坐9名戰士,是相當不錯的運兵車,其車速相當快,極速可達到100公里,並且具有極好的水密性,因此也非常適合水患救災;事實上,民國80年代至90年代初,V-150的主要形象就是參與重大水患救災,經常用於災區運輸,撤出災民的行動。

不過V-150採用4輪,一輪損壞就會喪失機動能力,這算是一種缺點。據未公開但可信的歷史舊聞,1980年代初期,曾有線報指出「黨外勢力領袖許信良試圖以偷渡方式,在海邊上岸」,而最早列裝V-150的部隊,就奉令前去線報地點攔截,結果V-150撞到擱淺漁船的船錨,破了車輪而失去行動能力。不過,該線報並不正確,許信良並未潛回臺灣。

在服役20多年後,部分V-150從國軍退役,撥交警政署使用,專門用於救災與緝兇,改變塗裝成警用的黑白配色。警用V-150最有名的任務是圍捕張錫銘。張錫銘涉犯連續強盜擄人勒贖等重罪,江湖外號「惡龍」。2005年7月,警方獲得線報,得知張錫銘躲藏於臺中沙鹿鄉間,由於張錫銘擁有手榴彈與M16A2步槍,火力強大,時任警政署長侯友宜決定派出V-150加入圍補,強行衝破張錫銘藏匿處樓下的鐵卷門,連同後方埋伏的警力,成功將張錫銘緝捕歸案,這絕對是V-150在臺灣最成功的「實戰紀錄」。

2005年7月13日,警方出動V-150圍捕張錫銘,憑着強大的裝甲,直接撞破1樓鐵卷門。(圖/CIB局長室臉書)

雖然V-150性能良好,但改裝空間不足,於是國軍希望獲得性能更好的輪式裝甲車。陸軍戰甲車發展中心1985~1989年期間,派團赴愛爾蘭泰摩尼科技公司(TTL)學習輪型裝甲車的設計。相關人員在1985年11月返國,首先研製6輪式裝甲車,編號CM31。第1代的CM31(1號原型車)於1988年出廠,採用大片防彈玻璃式座艙,外型類似法國VAB裝甲車,但安全性受到質疑。陸軍戰甲車發展中心再度派員出國學習,並進行CM-31設計改良。1992年第二輛原型車出廠,全車裝甲覆蓋,車尾加裝浮渡用的推進器,仍命名爲CM-31,並於1997年臺北航太展正式公開,在提到CM-31時,多數時候都是這一款第2代CM-31。

第2代CM-31生產數2輛,戰鬥重量15.5噸,編制駕駛與車長,可運載10名士兵,主要武器是一挺12.7公釐機槍,搭載美國康明斯(Cummings)350匹馬力柴油引擎,最高路速每小時100公里,最大航程600公里。

雖然CM-31受到相當多的肯定,但是陸軍在參與CM-31的性能評估時,仍看到許多性能不足之處,於是提出8輪甲車的要求,定名CM-31,也就是日後的「雲豹」。而CM-31則擔任前期實驗載臺,曾結合陸射天劍型飛彈,改裝成短程防空飛彈發射車;其中一輛CM-31則擔任總統緊急撤離的「萬鈞車」,是CM-32雲豹尚未服役前的過渡角色。

6輪甲車CM31是CM32雲豹甲車的前身,雖然仍有不少缺點並未量產,但是也累積了重要的開發經驗。(圖/本報資料照)

在經過近20多年的探索後,採用8輪的CM-32裝甲車算是正式定型了,於2001年正式建案,並隨即展開第一輛原形車的製造,到2005年完成3輛原型車,並迅速展開測試,過程中發現轉彎半徑太大,以及動力輪組過少,越野過程出現輪子空轉的問題。到了2007年預量產的階段,又發現14輛預量產雲豹車有底盤裂痕問題,經相關專家學者檢驗,認定問題出在鋼板在焊接過程中發生「氫脆」問題 ,這與負責鋼板生產的中鋼公司淬火池不夠大,車體需要分成二段淬火,因此氫氣侵入的問題。確認問題後,中鋼對生產程序進行調整,並增建新的廠房與生產設施,包括專門製造裝甲車車體的冷焊五廠與大型退火爐等,終於解決了鋼材的毛病。

不過,這並不是雲豹車最大的問題,雲豹車的動力系統、懸吊系統、砲塔系統、機砲款式、彈藥種類,都出現頗明顯狀況,這是自研複雜軍事裝備經常會遇到的困境,技術的問題可能還容易解決,人心貪婪與便宜行事造成的麻煩,還需要有效的品管、監督機制來防止弊端。

在跌跌撞撞之間,雲豹車總共造出683輛,發展出CM-32裝步戰鬥車、CM-33裝步指揮車、CM-34式30公釐機砲裝步戰鬥車等三種類型,分配給陸軍與憲兵特勤隊使用。原本也有意發展搭載105公釐砲的驅逐戰車型,卻因車體性能限制,無法抵抗過大的後座力,以及火砲觀瞄設備也有技術門檻,決定順延到「二代雲豹」問世,有更好的車體以後再行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