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土地引進自然碳匯 國產署開標吸引2廠商參與

財政部國產署首度於國有土地引進自然碳匯產業,擇定宜蘭縣三星鄉及臺東縣池上鄉共2處國有土地,分別爲21.66公頃、71.98公頃。國產署7日表示,這兩案昨日開標各吸引1家廠商投標,經審查其投標文件均符合資格,今日召開評選會議評選優勝廠商,後續將由該校依規定公佈決標結果。

因應臺灣2050淨零排放政策及產業發展需求,國產署表示,本次開創國內新植造林作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國有土地活化模式,以增加碳匯量爲目標,租期一期爲10年,可申請續租5次,總租期最長達60年。

新植造林之樹種依適地適種原則以原生樹種爲主,種植數量需達每公頃1,500至2,000株,每年每公頃可產生10至30噸碳匯量,預估總租期60年期間,2案合計可增加約7萬4千噸(宜蘭縣三星鄉約1萬7千噸、臺東縣池上鄉約5萬7千噸)。

新植造林產生之碳匯量,得標廠商可依規定向環境部申請取得溫室氣體減量額度,取得之額度應保留10%予國產署供中央政府機關或國營事業機構等使用,以達國家淨零減碳及永續發展目標。

國產署表示,期望藉由本次引進碳匯(權)產業達拋磚引玉效果,建立執行模式後未來推廣至地方公有土地或私有土地,以提升我國森林覆蓋面積及碳匯量,與世界同步邁向淨零。爲發揮國家資產運用效益,鼓勵企業投入淨零轉型,國產署將持續篩選適合之國有土地供企業新植造林,滿足企業實質減碳及取得減量額度之需求,敬請期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