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最新部署!釋放什麼信號→

當前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市場對下一步財政政策加碼多有期待。

9月13日,中國人大網公佈《國務院關於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下稱《報告》)。在部署下一步財政六大重點工作時,“提高財政政策效能”被放在首位。

今年6月底公開的《國務院關於2023年中央決算的報告》,部署下一步財政重點工作時首要強調“加大財政政策實施力度”;8月底財政部公開的《2024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在展望下一步財政政策時,排在第一位同樣是“加大財政政策實施力度”。此次轉爲“提高財政政策效能”,傳遞了什麼信號?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告訴第一財經,今年以來地方土地出讓收入持續大幅降低,地方財政壓力顯著提升。專項債發行和地方廣義財政支出在7、8月份顯著提升,並未帶來基建投資增速的回升。這反映出部分債券資金尚未形成實物工作量。因此,中央層面要求“提高財政政策效能”,也多次進行地方督導。

今年以來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持續下降,疊加去年政策翹尾減收等因素,這都對財政收入恢復形成制約。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2.6%,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8.5%,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同比下降24.2%。

章俊表示,地方政府財力收縮、支出壓力不減,難免將部分項目資金優先用於保障性支出領域。這也恰是增量政策出臺的必要性,基於今年財政收支缺口和地方財政壓力,只有在彌補剛性支出缺口後,地方纔有餘力用於項目建設。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告訴第一財經,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上述《報告》在部署下一步財政工作總結時,也提到“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加強逆週期調節、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強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等”。但是受制於稅收收入和土地出讓收入不及預期,支出增速相對偏低。當前可以考慮追加預算赤字,同時也可以通過讓既定的財政政策儘快落地推動支出增速回升,比如,加快超長期國債和專項債發行和使用也是積極財政的重要體現。

對於下一步財政增量政策,目前業內建言較多都集中在增發國債或特別國債。

章俊表示,財政增量政策具體方式,不僅限於增發國債和特別國債,金融機構上繳利潤及廣義財政發力均是政策選項。今年狹義財政赤字率小幅提升,但廣義財政赤字率大幅降低也是拖累經濟穩增長的重要因素。從增量政策投向上,更爲科學的方式是用於支持地方“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和化債,而非新增項目建設。時間節點上,可以關注10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

羅志恆建議,現在有必要儘快確定明年增量政策,尤其是確定國債、地方政府一般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的額度,其中專項債額度要與項目儲備情況掛鉤,不能簡單地採取逐年遞增的方式,超長期特別國債規模可以適度擴大。

從《報告》來看,當前首要是提高財政政策效能。具體有五個方面:

·在繼續依法依規組織財政收入基礎上,密切跟蹤預算執行和政策落實情況,及時評估和完善政策舉措,建立健全推進落實閉環管理機制。

·支持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在財政補助、稅費優惠、政府採購等方面對各類經營主體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和物流成本,持續激發企業活力。

·圍繞居民消費升級方向,落實和完善提振消費的財稅政策,深入實施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支持培育壯大文旅、養老、健康等服務消費新增長點。

·加強項目與資金的統籌,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央預算內投資等各類資金,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着力提高投資綜合效益。

·完善重大政策和項目跟蹤監督機制,發現問題及時糾偏,推動政策和資金儘早落地見效。

根據財政部數據,截至7月末,已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4180億元。前7月地方政府發行用於項目建設的新增專項債券1.59萬億元、支持項目超1.6萬個,其中用作項目資本金的超1700億元。截至7月末地方財政分解下達增發國債資金預算9989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下達6191億元,佔全年預算的88.4%。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