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龍王鯛會主動親親 鄭明修:臺灣的看到人像看到鬼

▲又稱作「珊瑚礁魚王」的龍王鯛喜愛棲息在珊瑚礁海域,卻因爲遭到濫捕瀕臨絕種。(圖/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博士提供)

記者遊舜喜臺北報導

行文請求到龍王鯛正式被公告爲保育類動物臺灣政府花了2年多的時間,這段「催生期」裡又有幾尾龍王鯛被饕客「拆吃入腹」沒有人知道,一路推動保育的學者鄭明修表示,「國外的龍王鯛看到潛水客會主動靠近親親,臺灣的看到人就像看到鬼一樣!」,接下來更重要的是嚴格執法,因爲「抓一隻就少一隻,很難再多了。」

「每一份資料照片都是我寄的,但是從2年前拖到現在,中間只要一聽到又有龍王鯛被捕我就真的!真的很想生氣!」說起政府對保育海洋的「慢動作」,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同時也是臺灣珊瑚礁學會理事長的鄭明修語氣中充滿着急與不滿,但是更多的是對臺灣海洋的擔憂,「我又想,那些人(官員)我都認識就這樣了,如果是別人來推動會不會更拖?」

致力於臺灣海洋保育的鄭明修博士,2年來不斷與政府公文往來,終於盼到龍王鯛被列入保育類動物。(圖/記者遊舜喜攝)

「大概從20年前,我發現臺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投入海洋生態研究30年的鄭明修感慨,臺灣民衆魚類的認知只有「好不好吃」,知道臺灣黑熊、石虎野生動物,但是對於海洋裡的魚類卻只當作和雞、鴨、豬、牛、羊一樣的「食物」,「牠們也是野生動物需要保育啊!可是因爲在海里,只有漁夫和潛水的人會感覺到牠們。」

說起臺灣不如許多國家對海洋的「熱愛」,鄭明修指出,這樣的「海洋文化」要從清朝追溯起,政府下令沿岸居民「內遷十里」加上鎖國政策,讓人民對大海不只陌生,甚至衍伸出恐懼感,許多宗教信仰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出生在澎湖捕魚人家的鄭明修說,「小時候連去海邊潛水都會被媽媽罵,我們是漁民耶!」

對海洋的認識不夠也讓政府單位在保育方面非常「不上心」,從「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魚類少之又少,到管理保育魚類的部門竟然不是漁業署而是林務局,都可以看出來。即使好不容易建立了海洋保育科,該部門卻只管理遠洋漁類,鄭明修說,「因爲當初建立就是爲了追隨世界潮流」,對臺灣國內海域的生物根本不屑一顧。

「海洋也是國土,需要經營」,鄭明修感嘆的說。其實愛吃海鮮的國家不只臺灣,但是臺灣民衆似乎更有種「越貴越要吃」、「只怕現在吃不到,誰管以後沒得吃」的心態。從早期的鯨豚,到現在還有人在偷吃的豆腐鯊、龍王鯛,其他國家視爲「觀光財」的珍貴魚類,在臺灣都只是餐廳裡吸引饕客的佳餚,甚至保育的消息一出,還有人說「現在不吃以後就沒得吃了!」

▼就在龍王鯛被正式公告爲保育類動物的前夕,又有海產店將捕抓到的龍王鯛照片PO上網。

相較之下,愛吃海鮮出了名的日本就透過完善的「拍賣制度」達到「海洋永續」的目的,由漁會在漁民和大盤商中間扮演控管數量與價格的角色,即使漁民多捕也不能多賣,大盤商在市場上也不能削價競爭。鄭明修說,「當然沒有一個國家沒有缺點,但是日本他們爲了以後也吃的到,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永續經營,可是在臺灣很難做啦!」

「國外的龍王鯛看到潛水客會主動靠近親親,臺灣的看到人就像看到鬼一樣!」,鄭明修說,國內市場上「硬是要比你俗2塊」的競爭習慣,以及大盤商和漁民間的「場外交易」,都讓政府、科學家無法確切掌握海里魚類的數量,濫捕的情形也很難控管,等到發現過了頭,往往都是連「魚影」都看不到了。

「臺灣龍王鯛最大的危機是中間的斷層很大,少一隻就是少了。」鄭明修指出,目前國內僅存不到30只的龍王鯛幾乎都是大魚,因爲大魚體型太大不好抓,中小型的捕撈方便,加上外型特徵還不如大魚容易辨識,漁民常常會「誤抓」。此外,龍王鯛繁衍又慢又不容易,如果大魚死掉或是被捕殺,那國內海域真的很快就再也看不見龍王鯛,因此鄭明修說,「列入保育後,最重要的還是要嚴格執法,然後希望政府能更重視臺灣的海洋保育。」

▼還沒長大的龍王鯛外型和一般魚類差不多,很容易被漁民誤捕吃下肚。(圖/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博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