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主動式ETF送件 野村拔頭籌

主動式ETF今年成爲境內外基金業者新戰場。圖/本報資料照片

主動式、被動式臺股ETF比較

主動式ETF今年成爲境內外基金業者新戰場。去年起就有多家基金公司鬆口表示開始準備發行主動式ETF,日前金管會統計預估有18家業者今年送件申請,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官網揭露,近期基金申報申請案件統計,4日野村投信已申報送件申請首次募集「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搶頭香成爲國內第一檔送件申請。

至於其他大型投信,預計將在3月起陸續送件申報募集主動式ETF,整體主動式ETF發行高峰期將落在第二季。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官網申報案件統計,1月以來主要是申請追加募集債券ETF案件居多,但同時出現新亮點,即4日野村投信送件申請臺股主動式ETF。據悉,其他大型投信也已「快準備好了」,預計將在3月起陸續送件申報募集主動式ETF,主要多先以臺股型爲主,境外基金業者則偏向債券或多重資產型。

由於主動式ETF不同於基金申請案件需3個月審查,申報案件預估可在1個月後生效,加計上市前準備作業,整體主動式ETF發行高峰期,預估落在第二季。

去年股債ETF規模分別暴增逾兆元,拉昇整體境內公募基金規模達9.59兆元,遠超過境外基金的4.44兆元,境內外基金規模差距也創史上新高,整體ETF主要仍由境內基金業者霸佔市場,外商投信則以野村投信最積極,另外,大華銀及今年將首度募集臺股市值型ETF的保德信投信也加速急追。

據瞭解,不少外商基金業者將主動式ETF視爲趕上在臺資產管理規模成長的契機,已密切與海外集團布建臺主動式ETF所需資源,今年均將送件申請。

但對首度跨足ETF市場的外商基金業者來說,雖有國外母集團發行主動式ETF的經驗,但在國內發行仍須在商品設計、行銷與操盤等各方面符合國內法規,加上必須架設上架ETF的基礎建設,即包括人才、券商通路等,因此速度上可能不像已有豐富發行ETF經驗的國內基金業者。

野村投信近年來陸續發行臺股ETF、臺股科技型ETF、日股ETF、全球航運ETF等,產品創新與發行經驗堪稱外商投信之最,這次也搶得主動式ETF的頭香。據瞭解,接下來將有國內中大型投信會陸續送件申請募集,最快第二季初就能看到新商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