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通膨可能發生結構性改變?楊金龍重申「具特殊性」
國內通膨可能發生結構性改變?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14)日重申,這次的通膨發展複雜且特殊,受到全球化走向碎片化、氣候變遷、地緣政治風險三大供給面因素,衝擊一波一波來,不光是美國或其他國家,臺灣也是一樣,他同意美國聯準會(Fed)主席Poewll說的是對的,「我們要嚴肅對待這個問題」。
臺灣是否可以維持過去低利率、低通膨、低成本,或是通膨已經出現一部份結構性改變?楊金龍說,都必須繼續研究。
因此,央行之後除了聚焦大陸經濟成長放緩、全球經濟零碎化、供應鏈重組影響全球經濟復甦力道,還會注意地緣政治風險、極端氣候變遷增添全球通膨不確定性的兩大因子變化。
楊金龍昨日提到,Poewll此次談話有兩大重點。第一,過去全球化時代,供給面可以迅速影響通膨,「也就是當時通膨中的供給面因素,可以快速影響通膨,迅速上漲或下跌」。
但「現在不大一樣」,楊金龍說,這次的通膨複雜而且特殊,全球供應鏈面臨結構性變化衝擊,進入碎片化,加上氣候變遷、地緣政治風險等結構性問題,都是供給面因素,「這些一波一波來」,Poewll也說,當時以爲高漲通膨現象是短期,「沒想到是比較長期」。
楊金龍強調,貨幣政策在管理需求面,不是用需求面解決供給面問題,面對這次與過往不同的通膨變化,假設用需求面控制,將使物價持續停在原地,所以美國聯準會此次才用很綿密的貨幣政策,對付高通膨。
第二,Poewll說,這次即便通膨降到2%以下,在未來極端氣候、地緣政治、全球化轉成碎片化三大供給面因子仍存在,都可能造成通膨結構性改變,因此,楊金龍強調,央行將會持續注意變化與研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