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9月智能手機出貨量大漲,週期視角下智能手機迎拐點

2023年已然步入尾聲,但一些事關消費電子的領域,面向2024年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中國通信院數據顯示,2023年9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達到3327.7萬部,同比增長59%,其中5G手機5871.7萬部,同比增長90.1%。

從經濟數據來看,當前國內乃至全球依舊處於經濟下行區間中,經濟數據持續呈現頹勢,消費降級成爲國內媒體經常討論的話題。在這種背景下,爲何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在爬升回暖?需求又從何處來?這是曇花一現,還是拐點信號?

本文將從週期視角聊一聊智能手機產業的復甦。觀點多爲個人觀點,或有失偏頗,還望多包涵。

01

消費能力受衝擊,但絕對值依舊充分

談及消費相關的行業時,筆者一般習慣把問題拆分爲三個部分,即“有沒有能力買”、“有沒有意願買”,具體到行業標的上,則是“爲什麼買你家的”。那麼以這種視角來看,當前國內是否有能力消費3C電子呢?

疫情後,中國居民的消費能力確實是受到了衝擊,但對於消費電子而言依舊是充足的。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值爲39428元,同比2022年增長了5.19%,在絕對值上維持增長,但在比重方面則有所下滑。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下滑,可以理解爲“居民願意拿出來花的錢少了”,這也是2023年以來國內經濟復甦不及預期的原因之一。從2020年以來的社零數據看,居民消費曾多次出現潛在趨勢水平向上的“報復性反彈”,但在疫情反覆、監管政策以及房企暴雷的衝擊下,這類趨勢則遭到了抑制。

用一些老生常談的論調來說,就是居民消費信心受到了衝擊,而市場的環境使居民對未來收入增長的預期偏弱,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提升的信心不足,導致在消費上趨於謹慎。在此背景下,消費者更爲注重消費的質量,消費決策趨於理性,即“花得值”。

但這並不代表消費者的消費金額會減少,實際上在完成決策後,消費者單次的消費金額或許還會有所增加。但在消費頻次上,謹慎消費會使消費者在掏錢出來前,更仔細地思考需求點和需求匹配度,對於單價較高的家電、傢俱、家裝地產等方面的消費,居民都會更爲謹慎。

3C電子消費相對於上述的大消費而言較爲輕量,但依舊會受到這種謹慎心理的影響,特別是在智能手機性能逐漸步入瓶頸的背景下,換機會顯得“沒有必要”。那麼爲何在2023年三季度後的時間點,這種“必要”的意願又有所增多?

02

三年週期至,換機剛需屬性提升

就筆者而言,對電子產品的替換需求同樣是可以被解構的,其一是產品在剛性需求上是否不能用了,其二則是新產品是否有完全超越當前產品的功能性。這兩種視角可以替代到大多數科技主導的產品中,包括汽車電氣化之於汽車行業,或是TWS耳機之於耳機市場。而有關剛性需求的迭代部分,一般被稱之爲“週期”。

隨着智能機的技術迭代步入瓶頸,以及4G換機潮的結束,智能手機性能上限堆料的競爭開始,在白熱化的競爭後市場留存下來的頭部企業各個產品質量都保持在優異水平,其結果就是智能手機的換機週期進一步拉長。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的換機週期在2019年-2020年期間在24~25個月,而在2022年以後則達到了30個月以上。其中的影響因素既有技術突破方面的內容,也有手機是否能正常使用、手機內存是否充足、手機的電池續航功能等不依賴於創新的替換需求,這是一種被動的,但性質接近剛需的需求類型。

2020年以來,智能手機的銷量步入下行期,國內市場的需求也因爲疫情的衝擊受到壓制。若將2020年視作智能手機最後的銷售大年,那麼隨着換機週期的“三年之期”到來,2024年迎來換機需求的概率明顯提升。

當然,在科技升級領域,2023年其實也有不少值得關注的要素在,包括:2023年以來的AI技術浪潮,亦或是摺疊屏手機的滲透率提升,都有希望成爲智能手機換機潮爆發的契機。但就筆者個人觀察而言,上述兩類創新在國內市場的落地或許還需要時間,2024年若手機產業出現上行,其核心或許還是以週期驅動爲主。

03

作爲換機需求的具體落地處,隨着新一輪換機週期逐漸開始,各大手機品牌的新機型將於4季度集中上市,預計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四季度的出貨量有望延續三季度的趨勢,實現手機市場銷量的拐點。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