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4K不如海外1080p:我們還得再掏多少錢?

作者|James

“我覺得當前的所有的視頻平臺,不只是任何一個平臺,都突破了他們的服務底線。他們本質上覺得,只要用戶沒有覺得糊到我看不清,完全沒法看,我就可以無限的壓縮視頻的質量。於是,現在平臺開始拋棄創作者本身的意圖。”

知名UP主“影視颶風”創始人Tim拋出了一顆震撼彈:

今天的所謂4K視頻,清晰度竟然不如4年前的1080p。

平臺爲了省帶寬,把熱門視頻壓成了一團糊,甚至越是全網熱門頂流的代表作,越是使勁壓縮,還要通過偷偷銳化假裝提升清晰度,讓觀衆看不出來。

更諷刺的是,Tim的視頻僅上線一天,就被全網下架。

由此引發的討論越發激烈,而道理,並沒有因爲這針鋒相對,而“越辯越明”。

我們將在接下來的文章裡嘗試解答以上這些問題。

被全網下架之後,這段視頻火了

知名UP主“影視颶風”創始人Tim於10月8日發佈了一期名爲《清晰度不如4年前,視頻變糊是你的錯覺嗎?》的視頻,引發了廣泛關注。

Tim在視頻中直言不諱地指出,如今的所謂“4K視頻”被過度壓縮,清晰度甚至不如過去的1080p,這從文件大小和碼率等技術參數即可看出。壓縮的背後原因在於視頻平臺高昂的帶寬成本,隨着視頻清晰度的提升,平臺爲追求利潤,不得不在用戶體驗上做出妥協。

對以高質量製作著稱的影視颶風來說,最無法接受的是兩點:

1.上傳的視頻被平臺壓縮,用戶無法獲得最高清的版本,尤其諷刺的是,越熱門的視頻壓縮得越嚴重;

2.視頻不僅被壓縮,還被添加了銳化等“美顏”處理,雖製造了清晰的假象,卻犧牲了細節。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這一問題並非長視頻平臺獨有,短視頻平臺也如此。僅過了一天,這段視頻就在10月9日被下架了。

隨着討論逐漸深入,即使是對畫質最不敏感的人,也意識到自己的權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打折扣了,而平臺對此沒有主動告知。

“越熱門的視頻壓縮得越嚴重”,意味着百大頂流小姐姐最被人傳唱的代表作,你看到的時候,已經是糊的。

在頭部短視頻平臺上,娛樂資本論隨意挑了一些曾在2018、2019那幾年播放量最高的視頻,使用App自帶的下載功能下到手機上。此時就可以發現,同一個賬號的近似主題(例如都是拍人的、都是拍風景的),最熱門視頻往往是被嚴重壓縮過的,僅有2M左右,而新上傳的視頻,就有7M大小,清晰度更高,並且支持進一步向下壓縮。

而“視頻銳化”前後效果的對比一出,哪怕再遲鈍的觀衆,也會感受到哪裡不對勁。

可以說,普通人不一定能察覺到畫質的下降,但肯定對平臺的不真誠耿耿於懷。

“影視颶風”是B站的頂流UP主,其創始人Tim尤其注重影像的技術性,如視頻的碼率、分辨率、壓縮技術等專業話題。作爲一個對畫質要求極高的內容創作者,Tim一直致力於爲觀衆提供最佳的觀影體驗。

Tim對畫質的訴求與他個人的影視背景密切相關。他畢業於英國肯特大學的電影系,團隊曾拍攝地球全景等高難度的項目。其視頻經常涉及複雜的技術,也對普通人科普專業影視術語和概念。這種專業背景和製作標準,使得Tim無法接受平臺壓縮導致的視頻質量下降,因爲這直接影響了他精心製作內容的展示效果,影響了創作者的內容表達。

“影視颶風”對於視頻平臺的不滿,其實早有鋪墊。這期節目對壓縮問題的抱怨,可以被看作是“三部曲”的終章。

這種接連受挫的經歷,讓影視颶風感到,他們的巨大投入一次次變得徒勞。但這些問題對普通觀衆的影響不明顯,導致觀衆未必能感同身受。或許這次的視頻如果不是全網下架,那可能還是很少有人關心。

想要碼率?錢還遠遠沒給夠

其實影視颶風這個視頻的同一主題,在2023年年初娛樂資本論就做過同類梳理:《國內4K爲什麼不如國外1080P視頻清晰》。

河豚君也詳盡地比較了國內外視頻平臺在標稱爲高清晰度、高畫質視頻的碼率表現上的差別。當時我們的結論是,國內平臺通過畫質壓縮技術的開發,以及適當的階梯定價策略的結合,讓願意花更多錢的用戶可以看到更高的畫質。

在那個時間點,少數平臺標稱4K視頻的碼率也還是能打過海外兩大平臺1080p的碼率的。然而,從影視颶風視頻揭示的情況看,現在連這個少數似乎也在慢慢消失。

爲什麼海外有兩家視頻網站,總歸還有辦法提供真正的原畫質視頻?

首先,對於Netflix來說,畢竟會員費用考慮匯率加成,在發達國家也是國內的幾倍,再說也沒有那麼多的套餐贈送,都是按標牌價實收。比如在美國、韓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這三個市場,4K HDR的會員、上限1080p的普通會員、1080p加廣告的低價套餐就體現出很明顯的價差:

美國:(摺合人民幣162/113/49元)22.99/15.99/6.99美元

韓國:(摺合人民幣89/70/29元)17000/13500/5500韓元

香港:(摺合人民幣98/80/66元)108/88/73港元

愛奇藝的“幀綺映畫”和“幀綺映畫MAX”可以大致理解爲4K和4K+HDR,根據目前在愛奇藝官網所顯示的價格(用連續包月的次月價格看),上述三個價格帶(高畫質/普通畫質/普通畫質+廣告)的定價分別是:35/25/8元。

這還沒提到,有多少人是按原始金額繳費,有多少人其實是類似京東聯名卡、雙十一打折卡、88VIP卡的折價方式,那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平臺得到的實際收入得再打折。

換句話說,如果想在片庫資源+畫質這個打包組合上面,讓愛奇藝體驗跟Netflix追平,這中間可能還差了幾十塊錢乃至更多的會員費差距。

當然,總體成本中包含帶寬、內容和運營成本等。在不同時期,帶寬成本在總成本中的佔比有一定浮動,但伴隨着用戶規模和通貨膨脹水漲船高。做過網站的都知道,國內服務器成本大概是海外價格的3-4倍,企業帶寬成本也是個人帶寬的10倍左右。

光看這些數據我們就能明白,僅改善畫質和帶寬這一點,怎麼也得讓現有的會員費漲個2~3倍。所以再怎麼“幀綺、杜比、IMAX”,也沒有任何辦法讓你看到上傳者傳輸的原清晰度影像(除了網盤)。

有些就是衝着畫質付費的人,覺得會員費應該買到的質量,似乎要遠遠高於當前的水平纔對。但是這樣的人羣究竟有多少?娛樂資本論曾經問過行業人士,他們普遍表示,在意畫質的用戶佔比不會超過5%。“一方面,絕大多數用戶的設備根本就不是高清大屏,另一方面,擁有大屏高清設備的用戶,往往都不是我們這些影視內容的受衆。”

說白了,在意“幀綺、杜比、IMAX”的用戶,不是Apple TV見,就是網盤見。

用戶之間互助傳輸?運營商不讓

對於YouTube而言,由於它主要是一個UGC平臺,不涉及到劇集製作成本,因此可以更純粹地考慮視頻傳輸成本問題。

正如這段時間被反覆提及的那篇舊文《誰也成爲不了中國的 YouTube》所說,由於YouTube能夠在全球範圍自建CDN,在帶寬費用方面有顯著壓縮,因此國內外其他視頻服務都難以與之相提並論。

但這就是問題的唯一解釋嗎?也不絕對。

谷歌自建CDN的方式在國內準確說是不合法的,當然YouTube這個存在本身在國內也是不合法的。不過最近一兩年,國內視頻網站在降畫質之餘,還被揭露會偷偷佔用家中寬帶的上傳帶寬。這是他們應對高額支出採取的另一種策略。

所謂的PCDN(點對點內容分發網絡)這種做法,其實是在寬帶還不夠寬的中間階段,運營商及內容服務商爲了提高用戶體驗,而主動採用過的一種方法。

衆所周知,21世紀頭10年是P2P技術的高峰期。最早的時候,很多小區接入ADSL,但公網速度極慢。運營商會在城市片區或小區內設置一箇中轉服務器,用戶可以通過訪問運營商提供的IP地址,在小區內網點播一些經典老片。

這種做法的背景是,當時在公網上傳播的視頻碼率普遍240-320kbps,而通過運營商內網點播的影片,在RealPlayer上的碼率可以超過500kbps,達到了當時的最低可用標準。

後來,P2P技術被應用到電視直播中,這使得直播的碼流普遍能達到500kbps,好的情況下可以達到1m。至少在網吧觀看奧運會開幕式時,其分辨率可以與標清電視拉平,但仍然會出現大量馬賽克。

本來,目前的家庭寬帶是不按照流量計費的。用戶不滿視頻網站偷跑流量,不是因爲這會造成明確的經濟損失。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這種操作在事前沒有經過用戶的同意,也不保證其他用戶個人文件或隱私的安全。

但是,如果視頻網站能夠提前明確告知,且亮出安全措施的話,相信有很多人是願意通過自願參與的方式,來提升所觀看內容的畫質,並且少掏錢的。

PCDN可以用於任何大文件或高流量的傳輸。有些用戶家中使用京東雲等設備,可以自動將任務分配給附近的用戶進行文件互傳,還能通過這種方式賺錢。有些人自願註冊後就讓家裡的設備閒時掛着,每月可以賺到八九十塊錢,基本上抵消了寬帶費支出。

然而……運營商對此採取了重拳出擊的態度。國內運營商將PCDN行爲定義爲“利用中低值業務……分流高值業務的流量,造成收入損失”,必欲除之而後快。

如果用戶之間通過大量互傳來滿足需求,運營商的收入將會大幅減少。在如今一切走流量的模式下,原本還能產生利潤的運營商C端服務,如彩信、彩鈴,甚至話音業務都在逐步萎縮。運營商依賴與優愛騰芒B等大型客戶的CDN交易來獲取主要利潤。

像這樣的報道我們恐怕都時有耳聞。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中國大陸5G基站總數達404.2萬個,已實現“縣縣通千兆”“鄉鄉通5G”。在這背後,2015-2021年中央財政補貼累計投入200億元,推動農村地區光纖寬帶網絡建設。貴州省2014-2017年投資超過340億元用於網絡建設,僅2017年前三季度就已完成投資100.5億元。根據“前瞻研究院”數據,2019-2026年間,全國5G基站累計投資將達2.6萬億元左右。

如果沒有互聯網企業客戶的支持,運營商不僅難以將5G服務普及到偏遠農村,甚至連城市服務也可能會大幅縮水。

因此,限制普通家庭用戶走PCDN,促使企業通過轉移支付分擔流量成本,也可以看作是普通人爲網絡基建做貢獻……吧。

爲啥不光明正大地降畫質?

實際上,國外的視頻服務不止這兩家,還包括一些使用量不太多的平臺,如Vimeo、Dailymotion等。此外,在其他類型的社交網絡平臺,例如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上,也時常涉及到視頻的傳輸。

這兩年,幾大流媒體平臺在降本增效、開源節流方面,主要的舉措是公開推出更多價格檔位,如通過用戶廣告、單片付費,或者明確降低分辨率的方式,爲用戶提供費用更低的套餐。

其中一個關鍵詞是FAST(Free Ad-Supported Streaming Television),意思是由廣告支持的、免費的流媒體頻道,就是傳統廣電的電視臺換了種表述——也是流媒體以前靠點播試圖“打倒”的對象,等輪到自己了才知道真香。

FAST頻道在廣告設置上與傳統有線頻道類似,如果內容更受歡迎,廣告投放也會增加。國內視頻網站經常被詬病的“廣告中間插電視劇”現象,其實並不是國內獨有,尤其是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YouTube廣告插播的頻率比以前更多,甚至達到讓用戶難以忍受的程度,但忍不了,也得忍。

有人曾提問“爲何B站客戶端會檢測用戶在屏幕前是否活躍”。有回答者說,他某天深夜用YouTube聽音樂,睡着後醒來,發現正在自動播放着一個長達40分鐘的廣告,還沒播完。看來要催眠的話,廣告比正片管用。

但是,國外的視頻網站恐怕在公司倒閉的前一秒,也不會選擇對已經標稱某種畫質的視頻,後期又降低其碼率,替換爲更低的質量,然後瞞着用戶。

所以,這可能還涉及到不同地方互聯網發展路徑體現的文化問題。例如,現在像B站這樣的國內視頻網站允許用戶右鍵點擊視頻播放器時顯示幀率、碼率等具體信息。這其實是借鑑了YouTube的做法。

尤其是在2000年代中期,當時YouTube還使用Flash播放器,就已經爲高級用戶提供了具體的視頻屬性展示,用戶在向公司反饋錯誤信息時也能方便截圖提供數據,便於排查問題。

如果按照國內的開發原則,這類信息本來要儘量減少暴露給用戶,因爲暴露得越多,可能帶來的麻煩也越多。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爲什麼這麼長時間以來,這個視頻畫質問題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至少對於2023年2月就曾經做過同類統計的娛樂資本論而言,我們也會觀察到同樣的現象。

答案顯而易見,國內觀衆大多數並不在乎畫質。

2023年,我們平均每天消耗短視頻內容的時間已經超過兩小時,長視頻也超過1個半小時。我們的時間在“電子榨菜”中度過,但消費平臺從手機到平板的小屏幕居多,用電視看的情況都不算太多。再好的畫質,怕是也無法在這樣憋屈大小的地方得以施展。

有些觀衆可能根本沒有合適的設備來體驗高畫質,比如四五年前,當時正是電視面板白菜價的時候,很多人的大電視都是那時候買的。那時候就可以三千出頭買到50-60寸,現在加一點點錢就能上70寸,可以說一直是白菜價。

不過,對大面板的追求一方面使得廠商在消費者不注意的地方減配,另一方面抑制了以舊換新的需求,導致長期看,電視機市場萎縮。

中國製造了全球75%的電視機,五年前,中國電視銷量爲5000多萬臺,而這一數字到了2023年時只有3700萬臺。五年時間,縮水1300萬臺。

今年8月,中國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同比下降6.6%,中國電視出貨量已經連續7月同比衰退。專家表示,壞消息是國內電視機銷售臺數下降,“好消息”是企業投產的屏幕面積增加。

從2020年到2024年,國內電視尺寸從接近50寸的平均尺寸,增長到今年的超過60寸,每年大概漲2英寸。在大尺寸趨勢下,預計電視產品“需求面積”每年增長6%左右。

專家還表示,電視機廠商可以考慮出海,非洲、印度等國家地區的電視產品的平均尺寸還很小,“還有約一倍的增長空間”。

全行業追求性價比,電視機本來使用頻率就不算多高,更是不能免俗。大部分屏幕大但價格低的機型,啥視界啥映畫都是不支持的,或者效果會很奇怪。在播放HDR、杜比視界等增強畫質技術時,系統都會提示因爲硬件配置不足,而退回到1080p。

即便如此,根據影視颶風的實際對比,基於H.264編碼的1080p已經能夠在靜態畫面上實現極爲細緻的“數毛”效果,也不一定非得上到4K才能做到。某種程度上,國內標的“4K”之所以被推崇,一方面固然是營銷話術容易讓人心理滿足,另一方面先放大再縮小,畫面才能勉強恢復到之前的效果,就是個權宜之計。

這又涉及到另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於清晰度、碼率的標註。所謂的“高清”(HD)以及“超清”的定義,國內從3G時代開始就已經歷了無休無止的注水過程,可以說就是一團漿糊。

與海外視頻網站不同,最早在2007-08年前後,360p或480p被稱爲“標清”,而720p則稱爲“高清”。到1080p時,視頻網站的稱呼開始分化,稱之爲“超清”“原畫”或者“藍光”。當然,以上說法沒有一個是名副其實的。按照廣電的定義,只有4K或8K以及滿足一定的碼率下限,纔有資格被稱爲“超高清”。

如果我們關注的焦點就僅僅在畫面大小上,對其他顏色、對比度、清晰度等既不能量化,也沒有感知,這些指標被壓縮就是必然的。或許影視颶風在片尾的呼籲,實際上也是希望消費者將碼率這個數字指標作爲今後判斷商品質量的另一個簡單易懂的指標,由此倒逼平臺。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區別是橫亙在境外頭部視頻網站和國內之間的,例如上傳片源時,對多聲道、多語音軌、隱藏式字幕/實時字幕的完整支持……

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缺乏一個洞察用戶,併爲用戶做分級銷售的機制,讓重視碼率、幀數、對比度、清晰度指標的用戶得到高清視頻,併爲此多付錢;讓不在乎這些的用戶,用更便宜的價格追劇下飯吃瓜。

在這個過程中,做到坦誠且精準的銷售,不要誤導消費者,纔是根本。想“既要又要還要”,只會哪邊都做成半吊子,忘了商業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