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改選 盧秀燕動向成關鍵

國民黨預計今年8、9月改選黨主席,黨內評估,臺中市長盧秀燕動向將是關鍵。圖爲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參與國慶升旗,盧秀燕給予熱情擁抱。(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預計今年8、9月改選黨主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可望繼續連任。黨內評估,目前黨內就是三顆太陽,朱立倫之外,還有立法院長韓國瑜、臺中市長盧秀燕,韓政治能量強,但國會議長必須維持中立,不可能選黨主席,因此盧秀燕動向成關鍵,盧若參選,將撼動朱立倫主席地位,但盧也傾向市政優先。

目前國民黨內政治能量最強的三顆太陽,包含朱立倫、韓國瑜以及盧秀燕。朱立倫掌握黨機器,今年最重要任務是迎戰綠營大罷免,並佈局2026地方選舉,若成功擊潰綠營大罷免,黨內另外兩顆太陽又無意角逐的情況下,朱立倫續任機會相當高。

不過,黨內也有不少「反朱派」伺機而動,目前僅有中常委孫健萍表態參選主席,反朱派仍在尋找更有機會扳倒朱立倫的力量,連聲勢回漲的韓國瑜都被看上,被拱參選黨主席,不過韓國瑜作爲立法院長必須嚴守中立身分,除非辭掉院長,否則不可能參選黨主席,最可能就是扮演好2026輔選機器的角色。

最可能威脅到朱立倫主席地位的是被看好參選2028總統的盧秀燕;據瞭解,盧秀燕身邊兩派意見交鋒,一派認爲在卸任市長前接手黨務,很難兼顧,恐遭綠營圍剿,不利將來更上一層樓。

另一派則力主「坐轎要自己擡轎」,黨內將過去幾次敗選歸咎擡轎人非坐轎人,因此盧若有意攻大位,就應下來擡轎,2026選舉更是其政治能量的試金石,若是大勝,將有助她2028攻下總統大位。藍營地方派系也多傾向盧參選黨主席,不過據瞭解,盧仍傾向專注在市政工作上。

不具名藍委認爲,依照過去國民黨選舉,總統候選人吳敦義、韓國瑜與侯友宜皆不是黨主席,整合與戰術攻防都曾出現扞格而影響團結,雙頭馬車最後吞敗,而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與賴清德總統,皆是黨主席參選總統才選上,因此不少黨內支持盧秀燕者皆主張,要選總統就該先拿下黨主席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