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報告書的亡國感興奮劑

(軍聞社)

新出爐的《110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引用美軍與共軍艦艇對峙照片,非常不恰當。臺灣的戰略位置正巧扼控進出南中國海與太平洋的制扼點,同時也扼控着東北亞進出南中國海的必經之路,佔有重要戰略位置,但中華民國卻不知有效運用海軍在場(存在),以彰顯這個海域是在我國的掌控之下;對海權不瞭解也就算了,我國的國防報告書弄一張美國海軍的照片,那真是連國格都沒了。

報告書稱,近年中共頻繁對我操作多元化灰色地帶威脅,不僅消耗我方戰力,亦動搖我民心士氣,達成其「不戰奪臺」之目標。我們輕易地將中共所有的行動都視爲是「對我操作灰色地帶威脅」,在軍方眼裡當然是料敵從寬,但在政客的眼裡,這種資料經誇大和渲染後正是絕佳的「亡國感」興奮劑,放到任何政治議題都有效,軍方應小心不要輕易被利用。

報告書中對共軍情報監偵能力的敘述,我認爲在廣域電子監偵與衛星偵察涵蓋之下,情報船、電子偵察船就不太可能再常態部署,而應是臺灣有重大演習或是新武器測試時重點加強針對性派遣。

共軍的聯合封鎖能力已具備對我重要港口、機場及對外航道實施聯合局部封鎖,截斷海、空交通路線能力,影響軍備後勤資源整補與作戰持續力。臺灣如遭多樣性封鎖,如同生命線被截斷,唯攸關國家存活的最重要威脅卻在國軍當前防衛作戰構想中隻字未提,連過去政府應付百姓們誇口說要讓「敵人封不住」的宣傳大話都省了。

報告書指出,如何發揮海島防衛的地理優勢,成國軍不對稱作戰投注的方向,但具體的發揮海島防衛的地理優勢與投注的方向看似無關。譬如共軍航空母艦攻臺的戰術海域,或攻臺兩棲護航支隊編隊海域是不容有害兵力接近,壞其大事的,要想反制共軍的區域拒止,我們越要千方百計地接近該海域。若共軍航空母艦攻臺在距臺350浬時發起打擊,如要阻止他們發起打擊,我們的兵力就必須遠到距臺250浬以上就發起攻擊。也就是要「向外拓展防衛空間」,那麼更遠距離的監偵能量及戰力也就不能忽視。

「總體國防力量」出現在報告書中,極易讓外人想到臺灣要搞的全民總體戰是黨、政、軍、民一體化,沒有民主,而是實施軍管、專制。民主國家是不可能搞「全民總體戰」的,放棄民主就要被美、日所有民主國家背棄。我們可以修法使後備軍人的動員率最佳化,但絕非全民皆兵。

國防部在報告書中將後備動員改革列爲當前建軍重點,絕對是正確的。但單憑後備動員改革並不能有效堅實軍力,因爲這些兵原先的訓練役就過於寬鬆,多存着應付心態,這種基礎的士兵因先前沒有長期與部隊融合,教召天數就算增加到14天,仍難具戰力。

報告書中可見不少真假洋和尚們發明的新名詞漫天飛舞,如「灰色地帶」,而真正的關鍵詞「戰力完整」卻只偶爾露出邊角。其實,在面臨共軍第一波的攻擊後,國軍能保持「戰力完整」纔是最重要的。否則,難道我們只能等待國際外援?

(作者爲海軍退役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