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關注疫情快喘不過氣 婦人引發恐慌症
陳修弘指出引發恐慌症民衆個性多半多思、多憂、急性子,與性格有關。(聯新國際醫院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桃園市胡姓婦人數月前居家防疫期間,非常關心疫情與疫苗,經常觀看電視及網路新聞,也和親朋好友傳LINE分享討論,整個人變得情緒不穩緊張兮兮,還不時轉向先生碎碎念,激動時會發生氣結喘不過氣,夫妻關係陷入緊繃。先生要求她就醫尋求協助,看了胸腔內科、心臟內科,身體檢查皆無異狀,因此轉到身心科,醫師診斷爲恐慌症。
在第一次看診領藥後,胡女士隔天還是感覺呼吸不過來、睡不着,抱怨藥物沒效用。經醫師耐心細心解說,衛教舒緩呼吸技巧,胡女士打開心結,遵照醫囑按時服藥。數日後病情漸趨穩定,她的先生也重獲家庭溫暖。
聯新國際醫院精神科醫師陳修弘表示,這類自覺吸不到空氣的過度換氣病人,通常是急性發作送急診再輾轉到其他科別,歷經各種檢查排除生理因素後,最後纔來到身心科。這類病人通常女性多於男性,且多過2至3倍以上,通常個性是多思、多憂、急性子,與性格有關。
陳修弘指出,心因性的吸不到氣或過度換氣,是恐慌症的症狀之一,當病人遭遇重大挑戰或劇烈變動,心理壓力驟增,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交感神經過度活躍,造成心跳加快,需要更多氧氣,卻反而自覺吸不到氣而加快呼吸,二氧化碳被排出過多而引發頭暈、胸悶、胸痛、手腳發麻等症狀。如果病人無法緩和呼吸,會使症狀惡化,甚至意識不清、昏厥,應立即送醫治療。
恐慌症引起過度換氣的治療,陳修弘醫師從飲食、生活作息、藥物三方面說明。建議病人飲食須均衡營養,避免含咖啡因或提神飲料等刺激性食物。生活作息宜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勻稱調節呼吸。
治療藥物分爲治標和治本用藥,依療程做搭配運用。治標用藥如:鎮定劑或乙型阻斷劑,當病人有感於恐慌症快要發作或不舒服時的短期服用,服用約2至3個月後可經醫師評估停藥。治本用藥如:血清素相關藥物,副作用少,不會產生依賴性,需規律服用,建議至少持續服藥1年,可大幅減少復發機率。穩定用藥期間如因防疫不進醫院,也可透過視訊門診按時拿藥。
陳修弘說,過去曾有績效優異的保險業務員,因恐懼搭飛機而無法參加公司的國外旅遊獎勵,後來經過數個月的治療,已能搭乘臺灣往返東京的短程航線,之後持續穩定治療及服藥,並應用生理回饋療程學習的技巧,1年後經醫師評估停藥再也沒有復發。陳醫師說,恐慌症病人持之以恆與醫師配合治療,可避免及克服恐慌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