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興奮、意猶未盡!「李棟山縱走鹿場警備道」六日行 探索隘勇線和駐在所遺跡

【李棟山縱走鹿場警備道】高義蘭進-觀霧出

蟑螂家族的影片頻道 www.youtube.com/@cockroach-family

(一) 時間:2023年2月22日~2月28日

(二) 地點:佐藤山(2332m)、檜山(2525m)、結城山(2475m)、李棟山(1914m)

(三) 成員:蟑螂、阿諾、家成、李志漢

(四) 行程:

D0:臺南-板橋 D1:板橋-桃園高義-高義蘭山-泰平山-營地 D2:營地-李棟山-大混山-宇老-養老 D3:養老-薩克亞金(白石)-溪底營地 D4:營地-佐藤山-佐藤駐在所-檜山棱線 D5:營地-檜山駐在所-檜山-結城山登山口 D6:營地-高嶺駐在所-鹿場連嶺道越嶺點-結城山-茂義利(觀霧)-竹北-臺南

(五)紀錄

三峽大豹社被日本政府滅亡並佔領該地區後,泰雅族羣向「高義蘭」等桃園復興地區移居,1906年起,總督府擴大興闢密集的隘勇線向山區逼進。1911~1913年,佐久間左馬太花了三年時間佔領並鞏固李棟山的制高點,1921~1926年陸續將隘勇線擴建並延伸爲「霞喀羅越嶺道-薩克亞金警備道-鹿場連嶺道」,並在薩克亞金、田村臺、佐藤等駐在所設置「酒保」等空間與設施。

1924年之後,山區的抗日情勢逐漸獲得控制,這些越嶺道遂被轉型爲健行等路徑,像是1928年的大霸尖山首登、1931年的聖棱線首次縱走,都是運用這些山徑與酒保提供登山服務。這次,充分運用大衆運輸系統,蟑螂家族足跡跨越桃園-新竹-苗栗等縣市地區,從高義蘭山--泰平山--李棟山/監督所--大混山/砲陣地--宇老--養老--薩克亞金(白石)駐在所--佐藤山/駐在所--檜山/駐在所--結城山/高嶺駐在所—茂義利(觀霧),探訪上列隘勇線與連嶺道等遺蹟,尤其,在地圖錯誤的情況下,依據多年來對於駐在所的區位特徵認知,現地判斷地形立即調整規劃路線,探險與找尋駐在所遺址,過程超級興奮。六天、意猶未盡。

D1:板橋-桃園高義-高義蘭山-泰平山-營地

北部的大衆運輸系統超級完善,由李志漢規劃轉乘捷運與多班公車,十點前抵達桃園大溪採買午餐,步行穿越老街傳統市集,當然不能錯過特別的黑豆乾。再轉乘「臺灣好行」公車系統,進入復興區高義蘭部落,讚歎完善的公車系統,免除長途跋涉與接駁的煩惱,如果自己開車,鐵定暈頭轉向、費心耗神。

午餐過後,開始重裝沿着產業道路步行。初春的陽光溫暖,加上各種豔麗的花草相伴,心曠神怡。山坡上排列整齊的水蜜桃植株開始吐露新芽,準備迎接嶄新的季節,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很難與百年前泰雅族羣武裝抗日遭屠殺的慘烈肅殺氛圍相提並論。產業道路尾端的果園主人提供水源,做最後的補給。14:30設定棱線的方向,離開產業道路踏上山徑,爬升180公尺,15:40抵達高義蘭基點,高度1597m,是這趟旅程的第一個基點。

踏着和緩的棱線,16:50經過泰平山標定點,高度1708m沒有基點,是馬美、李棟山、高義蘭等方向的岔路,如果天候不佳,是撤退下山的替代路線。我們的狀況很好,也備了足夠的用水,續向前推進找適當的營地。經過山溝與鞍部,都沒有水源的跡象,17:30擇定1610m高度的寬敞鞍部紮營,蟑螂檢查現場廢棄的水管,竟然承接了大約兩公升的水,哈,意外收穫,足夠我們今晚煮飯和泡茶囉。

D2:營地-李棟山-大混山-宇老-養老

位屬雪山山脈的一等三角點,李棟山高度1914m,是大漢溪與頭前溪兩流域的重要分界,更是環顧宇老、馬美、巴陵等泰雅部落的制高點。1911~1913年,佐久間左馬太花了三年時間佔領並鞏固該制高點,建造了李崠隘勇監督所。離開營地,循着平緩棱線,10:20步入隘勇監督所的遺址。20年前,三隻小蟑螂還在小學與幼稚園的年齡,曾經利用過年北上回孃家的假期,安排造訪該一等三角點,對於山頂上的「城堡」備感好奇,當時不明瞭監督所的歷史意義。再度造訪,仔細的觀察了厚重的磚牆與四個角突出的山砲發射臺,對於部分的建材質疑,可能爲後來的二次建造。

休息過後,順着棱線下坡,11:40通過南向往馬美的棱線岔路。重裝繼續向西,12:15抵達大混山與馬美的另一岔路,斑駁的舊指標標示往「竹60」錦屏後山產業道路登山口50分鐘。時間很充裕,午餐過後,輕裝沿棱線往西,路面明顯的緣石邊坡爲「煤源-大混山隘勇線」遺蹟,日治時期做爲補給李棟山戰地物資的重要路線,大混山西北接煤源山,另一支線西南往道下山,當年「理番政策」日本政府在北部佈設的隘勇線與警備線堪稱爲密密麻麻。

13:10環狀繞行大混山周圍後返程,14:20回到岔路悠哉的吃點心聊天,李志漢說:到宇老要買幾罐可樂解渴。阿諾仔細端詳釘在樹幹上的舊指標,驚訝發現斑駁磨損的字跡:往登山口是150分鐘,不是50分啊!快速整裝,依循航跡方向快步向下衝,不能錯過唯一的一班公車啊!20分鐘連續陡下200公尺落差,依這樣的速度應該來得及趕公車。但是,萬萬沒想到,接下來橫切繞行溪溝的路徑進度很慢,時有碎石坍方地形,偶而需要高遶又下切溪谷,耗費很大的氣力16:05接回南北向的棱線,也就是上午11:40所通過的第一岔路直接南下的山徑,路徑寬、比較明顯又有路標。

指標標示我們所走的橫切通往大混山砲陣地路徑「超級難走」,呵呵,我們領教過了。今天的目標是下到宇老觀景臺搭公車,與家成在公車上會合,一起到霞喀羅古道的養老入口過夜。不能再混了,喝點水、扛着重裝繼續陡下,快馬加鞭17:05抵達公路登山口,總算鬆口氣,與表定的公車時刻17:30還有25分鐘,措措有餘走到觀景臺。一輛汽車通過登山口,中年老兄好奇我們的重裝吧,下車詢問我們爬甚麼山?怎麼走?我們仍擔心表定時限,表明不需要搭便車,結束對話後往觀景臺移動。

突然,接到家成電話:老貝你們在哪裡?怎麼沒在觀景臺公車站,公車通過觀景臺了。啊?!表定的開車時間還沒到啊!原來司機認爲沒有乘客下車,公車站也沒有人等候,就直接pass繼續前進了。老貝:快請司機停車,公車在哪裡?我們馬上追上!就這樣,三位揹着重裝跑在公路上,氣喘吁吁的跑了500公尺,看見下方轉彎處的小巴士。好佳哉,司機大哥停車上廁所,經家成向司機說明,等候我們上車。司機大哥不好意思地頻頻道歉:下次要叫這位小姐(家成)提早告訴我啦!小巴是當地社區居民重要的運具,司機大哥與車上的乘客相互閒聊家常,兼具傳遞訊息與順路載運貨物的任務。小巴經過秀巒,爲了彌補剛纔的小差錯,將公車開到養老部落,年輕乘客們下車買飲料,我們下車向司機道謝、準備步行進入養老登山口。

上路前,李志漢跑進雜貨店,買了可樂和啤酒,準備今晚解饞。天色已暗,雜貨店老闆熱情的表達要開車送我們到登山口,並同意我們直接在他的攤位遮雨棚下露宿,哈哈,今天是小確幸的一天。

D3:養老-薩克亞金(白石)-溪底營地

2020年的元旦,蟑螂和阿諾兩個人從養老到毒龍潭探險,三年後,增爲四人再訪霞喀羅。將攤位地面收拾乾淨,06:15踏上古道入口。日治時期在新竹桃園山區所闢建的理番道路當中的「五峰-大湖警備線」實際上包含三條警備道:五峰-石鹿之間稱爲「霞喀羅警備道」、石鹿-秀鑾稱爲「薩克亞金警備道」、井上-鹿場大山(樂山)稱爲「鹿場警備道」。我們正在行走的這段系由林務局整理規劃養老-石鹿的路段,命名爲「霞喀羅古道」,實際上應爲「薩克亞金警備道」的一部分,是目前非常大衆化的健行步道。

「五峰-大湖警備線」包含下列三條警備道

通過原建於大正十年的白石吊橋,爬升200公尺11:50抵達白石駐在所遺址。舊稱「薩克亞金駐在所」,薩克亞金(Sakayachin)是泰雅族語,意指「可用做磨利刀峰的亮白石頭」。臺灣光復後,薩克亞金駐在所改名爲「白石派出所」,並於1969年改建成今日的模規。1989年最後一名員警撤走後,白石駐在所才告廢棄。

已經過午,續走大衆化的步道也無法抵達石鹿大山(霞喀羅大山)。家成認爲,在非賞楓季節請那麼多天假,更不應該走傳統的大衆化路線,12:30決議往南,往佐藤與檜山方向探險。大正11年從田村臺駐在所延伸出「鹿場警備道」,位於石鹿大山-佐藤山棱線西面,我們目前走的路徑在棱線東面,平均高度在1900m腰繞,是連通「薩克亞金警備道」的薩克亞金(白石)駐在所與「鹿場警備道」的佐藤駐在所、這兩大「酒保」地點的重要通路。

13:35經過一處藍白帆布搭建的獵寮,睡袋與瓦斯罐散落一地,環境髒亂。續跟着1900m等高線往南繞行,畢竟離開傳統路線,就離開了寬敞的步道,坍方、高遶、倒木等障礙是免不了的,隨時定位確認方向與目標,纔不會走冤枉路。

經過幾處溪溝都沒有水源的跡象,15:30望見下方一處亮亮的,疑似一漥水,於是下切到溪底紮營。老貝往下游方向,果然找到水源,溪底的溫度很低,然而平坦營地再加上水源,今晚就早早打混囉。

D4:營地-佐藤山-佐藤駐在所-檜山棱線

離開溪底續向南行,沿途幾株高大的檜木總吸引我們擡頭仰望。高度由1900m平緩上升到2250m,也是佐藤山-檜山的棱線鞍部,異常的潮溼陰冷的體感。將重裝留置鞍部,09:00輕裝往北上棱線,寬敞平緩且潮溼樹林的棱線,要校正與注意前進角度,避免迷失方向。10:05通過岔路,先往西北爬升100公尺,10:30登上佐藤山。回到岔路點,轉向西南陡下250公尺,望見下方寬敞的平臺,無疑的就是傳說中的佐藤駐在所,基地着實寬廣的令人讚歎。由駐在所往西,跟着2050m高度走了一段鹿場警備道,雖然倒木等障礙多,並不難走。

在溪溝取了一日的用水,12:15續向西南方向推進,計劃採逆時鐘方向繞一圈O型回到重裝的鞍部。13:30返抵鞍部,鞍部寬敞平坦,但是潮溼泥濘不舒服,更何況時間還早,決議揹着水向前推進。往南的棱線與剛纔北邊、往佐藤山的地形與地貌截然不同,坡度陡升,岩石、坑洞、樹林、高密的芒草,一面爬坡避開這些障礙,一面四處搜尋可以紮營的地點。16:00在偏離棱線的二葉松樹林中,找到一處小小平坦基地,卸下重裝整理營地、埋鍋煮飯啦。

D5:營地-檜山駐在所-檜山-結城山登山口

昨晚睡覺前,攤開地圖、四人聚首討論今天的行程是否要探訪檜山駐在所,老咩指着地圖上標示「檜山駐在所」的點提出質疑,日治時期設置駐在所的地點有幾個共通的特徵,位於突棱、兼具視野和通訊的需求、接近水源、與前後的駐在所距離大約相當,老咩認爲圖面標示錯誤,並提出檜山駐在所可能的點。

揹着重裝,撥開高又密的箭竹叢林,爬升到2470m高度,與檜山只剩50公尺的落差了。老咩與家成再度覈對座標與方向,認爲由這條支棱下切300公尺應該可以到達駐在所,和老貝商量、我們採輕裝去確認駐在所的地點,並設定往返的折損點。老貝在前方手持柴刀開路,老咩時時看圖校正前進方向,家成緊跟在後留下記號,四個人與濃密的箭竹林纏鬥。坡度持續下降,望見溪谷的水流,愈來愈有信心。經過一區高聳粗大的檜木林,樹上還有林務局的查緝標誌。

下到2250m,散亂遍地的檜木樹段與查緝盜伐的紅色噴漆,下方的地形異常平坦,引起好奇。續下降50公尺,看見疊石邊坡與酒瓶,賓果,找到了,找到檜山駐在所了,大門與警備道的疊石邊坡非常壯觀,太興奮了!證實老咩的認知與判斷正確,地圖標示錯誤。欲罷不能,順着警備道遺蹟往南試着走一段,偶有小崩坍但不難走,老貝說:下次安排走全段的鹿場警備道啦!返回岔路,11:50重裝登上檜山,沒有基點。老貝嘗試到附近高點找找,仍沒有基點。家成掏出壓箱的一罐可樂,大家共享,感謝山神,我們主要的目標都完成了,快要下山囉。

午餐過後,13:00抵達大鹿林道東支線,遠方突出的境界山吸引目光,於是輕裝往東支線的東向走走看看,看見一棟燒燬的建物,兩根門柱與地面形成三角形,老貝稱之爲「燒燬的教堂」,哈。擡頭望見境界山陡直聳立,據說這是日治時期攀登伊澤山的路線,等有機會再來探一探吧。踏上東支線重裝前進,是裝備的重量減輕,還是心情比較輕鬆,腳步的速度快多了。林道上下的樹林裡面分佈很多帳篷,水泥工寮沒有人使用,15:20決定在工寮打地舖。

不多久,兩位年輕人也準備進來工寮過夜。相談得知,他們是網路揪團的一羣年輕人,其他夥伴在樹林紮營。用三天時間,完成武陵四秀、大霸羣峰、東霸山與結城山,明天單攻境界山之後,登檜山與佐藤山、從霞喀羅出養老。蝦米?我們從養老走三天來到這裡,他們一天就殺出去,還外加單攻境界山!真是後生可畏,年輕人的體能與速度讓我們望塵莫及。住工寮的這兩位,坦言被操了三天、雙腳快要廢掉了,自願放棄第四天的行程,明天脫隊從大鹿林道往觀霧撤退。

兩位年輕人掏出生鮮的肉片、一些蔬菜與麪條,請我們幫忙吃掉。他們說,每天都累得半死,根本沒有力氣煮熱食,只靠啃行動糧撐過來。明天決定撤退,今晚總算可以吃飯喝湯,多餘的生鮮食物分享給我們。感謝年輕人給我們加菜。

D6:營地-高嶺駐在所-鹿場連嶺道越嶺點-結城山-茂義利(觀霧)-竹北-臺南

點着頭燈輕裝出發,上午目標爲古道越嶺點與結城山,下午16:00到觀霧搭臺灣好行公車下山。我們的這種行程與那隊年輕人相比,真的是太混了。爬升到2300m高度,高嶺駐在所的平坦基地是最明顯的地形特徵。往西北可接上結城山的棱線,我們選擇東北方向,繼續沿着鹿場警備道前進,06:40通過結城山的另一登山口,續循着平緩的古道向前推進。

07:20通過越嶺點,溫暖的陽光穿過樹林,地面明顯的邊坡緣石、保安林界的水泥樁與電報的礙子等是警備道的證物。續往東試探古道的路況,雖有幾段坍方、路基流失,小心通過是沒問題的。老貝又說:下次可以安排走全段。

順着古道往回走,從岔路循着棱線登結城山,途中經過廢棄的鋼索,是伐木留下的設備。09:15登上結城山,是這趟旅程的最後一個基點。採逆時鐘方向O型回到高嶺駐在所,10:10回到水泥工寮。一面整裝打包,一面煮麪填飽肚子,10:50重裝上路,準備趕公車囉。

多虧李志漢預訂了車票,臺灣好行的觀霧線這個月纔開放,每日兩班次,採預約制、座位有限。這趟旅程完全仰賴完善的大衆運輸,當然行程與時間也要掌控的穩當,感謝老天爺給我們六天好天氣,感謝同行夥伴們互相支援、行程順利。公車抵竹北高鐵站,家成往豐原、李志漢回臺北,蟑螂與阿諾往臺南,結束豐富的古道之旅。

#蟑螂家族跟着故事走進山林,也帶回我們自己的故事【與泰雅族故事的連結】

泰雅族抗日故事1 《霞喀羅R型縱走》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20/01/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