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臺南南山公墓孩子!NGO團體用掃墓護囡仔墓

臺南市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等團體發起「關懷南山公墓孩子」的活動,爲囡仔墓掃墓。記者鄭惠仁/攝影

臺南市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等團體發起「關懷南山公墓孩子」的活動,今天多名老師、研究所學生帶着鐮刀、鏟子、鮮花拜訪囡仔墓,除協助清除雜草,也壓墓紙及送鮮花。這些團體強調,愈來愈多囡仔墓可能因爲沒人整理、掃墓被認爲無主而消失,希望藉此活動保護這些墳墓。

守護南山公墓教師應援團執行秘書吳延晃說,今天到南山公墓20多處囡仔墓掃墓,南山公墓是臺南最大,也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公墓,從荷蘭、明鄭、清代、日治到民國,這些因夭折、年小過世被葬於此的囡仔墓,最早曾發現遠至日治時期,因爲沒人整理、祭拜,遭土掩蓋。

近幾年來隨着都市化的發展,住宅區愈接近公墓,許多公墓因基於發展需要而遷葬,進到納骨塔,其中囡仔墓最沒人整理,年久後可能被認爲無主而遭葬,但臺南400不是大戶人家的故事,老百姓的墳墓也是墳墓、小列使老百姓的歷史也是歷史,大人物的墳墓要保護,小老百姓的墳墓也要保護。

吳延晃說表示,南山公墓有5萬多門墳墓,實際上更多,許多墳墓下仍有墳墓,這裡有如文史博物館,更是臺南400的另個篇章故事,必須受到保護,不因該爲了發展而遷葬。來爲囡仔墓掃墓,要讓人知道,此處囡仔墓是有人在祭拜,不能因爲時間久了,可能父母已過世或年老,乃至家人沒掛心了,不來掃墓了,就循程序讓它消失。

吳延晃印象最深刻的是有門看起來已葬了好幾十年的囡仔墓,原以爲沒主了,日前發現有兩名老太太來掃墓,經詢問墓中所葬是弟弟。但心想,若老人家世了,可能就沒人掃墓,也更堅定他們爲囡仔墓掃墓的信念。

雲科文資系碩二生蔡韋漢也來參加掃墓活動,他認爲,即使是囡仔墓也有精彩的故事,也是臺南400的故事之一,南山公墓應受到保護,不應被透過遷葬而遭到破壞。

臺南市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等團體發起「關懷南山公墓孩子」的活動,爲囡仔墓掃墓。記者鄭惠仁/攝影

臺南市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等團體發起「關懷南山公墓孩子」的活動,爲囡仔墓掃墓。記者鄭惠仁/攝影

臺南市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等團體發起「關懷南山公墓孩子」的活動,爲囡仔墓掃墓。記者鄭惠仁/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