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暴增至1500億美元后 OpenAI考慮轉換成一種新穎的公司模式

財聯社10月10日訊(編輯 史正丞)在上週完成66億美元融資,將估值進一步翻倍至1500億美元后,美國科創公司OpenAI正忙着解決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曾引爆公司董事會內亂的治理結構。

根據週三的最新報道,OpenAI董事會正在考慮採用一種叫做PBC(公共利益公司)的新穎公司結構,核心目的有二:降低遭遇惡意收購的風險,以及確保公司靈魂人物奧爾特曼不再受到外部干擾。

爲什麼要換

衆所周知,目前OpenAI採用的是Nonprofit(非營利實體)+LP(有限合夥)的架構。接受外部投資的OpenAI LP是商業運營實體,採取了理想化的“有限盈利”模式,對微軟等投資者設置了100倍回報的上限。OpenAI Nonprofit通過擁有OpenAI LP的控制權,來確保商業部門的活動不偏離最初的公共使命。

然而隨着AI成爲時代主旋律,這套體系已經被證僞。在商業利益、AI競賽的壓力下,這套結構根本無法平衡技術發展和人類福祉,反倒埋下了重重矛盾。

隨着公司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9月底宣佈離職,加上前首席科學家蘇茨克維5月辭職,總裁布洛克曼正處於不明原因的“無限期休假”,那個憑藉ChatGPT和GPT-4拉開這一輪AI時代的OpenAI四人管理團隊目前只剩下奧爾特曼1人。

(2023年3月13日,4人在舊金山總部辦公室裡拍下這張標誌性合影)

爲什麼是PBC ?

對於商業社會來說,公共利益公司(PBC)是一個非常新穎的公司模式。在美國企業最喜歡的註冊地特拉華州,直到2013年才通過有關設立PBC公司的立法,並在2020年做過一次修改,使得該結構更具有吸引力。

簡單來說,PBC結構融合了傳統公司追求盈利的目標。公司不僅需要掙錢,還要兼顧社會、環境等公共利益目標。顯然,“造福社會”這個目標本身非常模糊,但這一雙重使命給董事會抵禦外部干擾提供了保護。

在美股數千家上市公司中,大概只有不到20家PBC,背後的原因不難理解——在這種結構下,如果董事會不完全按照股東利益來行事,面對訴訟壓力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舉例而言,在這種結構下,董事會更有能力來抵禦敵意收購,即便擺在桌面上的報價能夠爲股東提供最大程度的短期財務收益。在傳統公司中,如果董事會拒絕了有利於股東利益的收購提議,股東可能會對董事會提起訴訟,認爲其沒有履行信託義務。

對於渴求資金,又擔憂遭到社會輿論、監管壓力和外部干預的AI公司而言,這種新型結構反倒正中需求。所以馬斯克的xAI、OpenAI主要競爭對手Anthropic都採用了這種結構。

據接近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PBC結構的一個關鍵好處是有可能阻止激進投資者的要求,以及不必要的收購。這意味着如果微軟等現有投資者想要突襲OpenAI,可能最終會吃癟。

同時,這種將平衡股東、員工和社會利益均列爲信託義務的結構,也能爲奧爾特曼領銜的管理層提供一個“安全港”,既能抵禦聲稱公司盈利能力不足的股東,也能在應對監管審視時,展現重視公共利益的那一面。

得克薩斯大學法學院教授Jens Dammann解讀稱,PBC結構是一種故意設計成讓現任管理層和董事鞏固自身地位的模式。如果你能向人們傳達你是一個優秀企業、一個道德上安全的企業,而幾乎不受到任何約束,這對企業家來說一定很有吸引力。

仍將保留非盈利實體

據悉,目前OpenAI董事會正在討論變更架構的事宜,尚未做出決策。在這項重組提議中,OpenAI依然會保留一個非盈利實體,獨立存在且擁有PBC的股份。這個非盈利實體能夠接觸到公司的研究和技術,但將專注於追求“OpenAI造福人類”的使命。

熟悉內部考量的人士透露,這個實體將會由奧爾特曼以外的高管來管理,專注於開發技術、構建產品以及“爲實現商業成功所需做的一切”。

對於這一報道,OpenAI迴應稱:“我們將繼續專注於構建惠及每個人的人工智能,並與我們的董事會合作,以確保我們在實現使命方面處於最佳位置。非營利組織是我們使命的核心,將繼續存在並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