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倉殘骸下的集體記憶:貝魯特大爆炸後的重建之路

圖/美聯社

▌穀倉殘骸下的集體記憶:貝魯特大爆炸後的重建之路

「搖搖欲墜的穀倉,該拆或不拆...」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大爆炸案距今已過8個月,當中遭到爆炸大規模摧毀的穀倉,雖部分殘骸建築仍屹立在港口之上,但已呈現隨時會倒塌的狀況。專家們在經過鑑定評估後,發現穀倉的混凝土嚴重受損,結構也明顯地「不穩定且搖搖欲墜」,建議立即拆除。然而「拆或不拆」穀倉的問題從去年底便引發一系列爭議,尤其爆炸案受害者,認爲穀倉是政權草菅人民、貪腐的重要標誌,因此保留穀倉,才能保留黎巴嫩人對爆炸案的集體記憶。

貝魯特港口在2020年8月4日發生大爆炸,起因爲囤放在港口將近6年、高達2,750噸的硝酸銨所致,爆炸瞬間殃及附近千棟建築物、造成200多人死亡、超過6,000多人受傷,至少30萬名市民流離失所。因人爲疏忽、不該發生的爆炸案重創原本就受疫情和經濟所困的貝魯特,加上儲存當地約85%穀物的穀倉遭爆炸摧毀,讓黎巴嫩面臨岌岌可危的糧食危機。在憤怒民衆上街抗議,加上國際施壓的雙重夾攻之下,總理迪亞布(Hassan Diab)在事發短短一星期內宣佈內閣總辭,退以「看守內閣」的方式繼續運作,看守總理一職也由薩德(Saad Hariri)接任。

不過這依然無法緩解民衆之憤怒,甚至還引發逃避咎責一說。而由此延伸出來的問題是:爆炸之後經過8個月,貝魯特現在怎麼樣了?穀倉又何以成爲重要標誌?

居民埃利(Elie Hasrouty)的父親不幸在爆炸中死去,其父親生前幾乎都在貝魯特的穀倉負責卸貨工作。埃利在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說道,穀倉是「恥辱的印記」,用以提醒人民——貪污腐敗的政治家要爲這場悲劇負責。然而,政府委託指派的一項研究卻對此表明,穀倉隨時面臨崩塌威脅需即刻拆除,進而引起雙方激烈爭論。

「完整的塔狀穀倉是非常堅固的。但其原理就像雞蛋一樣,只要蛋殼稍微破碎,它就會變得非常脆弱,接下來要碾碎它也不會是問題。」一位加入政府委託小組的土木工程師表示。他說道,儘管穀倉從遠處「看起來」依然十分堅固,但其遭摧毀的根基已經導致穀倉出現垂直裂縫,倒塌與否僅是時間問題。

圖/法新社

圖/路透社

如何處理穀倉已讓各界爭論不休,而黎巴嫩前旅遊部長法迪(Fadi Abboud)更在此議題上火上澆油。該名前部長提議:既然如此,何不將穀倉變成旅遊景點呢?此舉進一步引發受害者家屬憤怒抗議,認爲法迪出言不遜,欲「商業化」地消費人民的傷痛,還想借此賺大錢。「想都別想!」一位受害者女性家屬抗議,她的消防員丈夫在爆炸案中壯烈犧牲,「政客永遠都別想從烈士的犧牲中獲益!」

事實上,穀倉雖重要,但也僅是貝魯特重建問題上的其中一角,當中仍有許多待解決的棘手問題。例如:儘管許多救援組織在事後馬上進駐貝魯特,提供人道救援,但僅能解決燃眉之急;而雖然相關小組也已展開修復工作,包括重建社羣、文化古蹟修復等,但進度依然緩慢。長期而言,若要治本和有效地解決問題,一切還是得回到黎巴嫩政府和人民本身:誰該爲此爆炸案負責?仍受疫情和經濟所困的政府該如何重建貝魯特?

根據《路透社》在4月初的獨家報導,其引用消息人士的說法表示,德國有意提供黎巴嫩政府數十億美元的資金來重建貝魯特港口,包括資助爆炸地區的清理工作和重建設施,但前提是該國必須要組建一個有能力的新政府。這意味着,黎巴嫩必須展現徹底改革的決心,才能進一步吸引支持和投資。但關鍵也在於自爆炸案以來,黎巴嫩未能成功組建新政府(至今仍由看守內閣掌權),而原本有望突破僵局的看守總理薩德也在今年3月中旬組建新政府失敗,讓重建之路再次遙遙無期。

圖/法新社

同時,讓狀況雪上加霜的還有爆炸案後迅速惡化的民生問題:極速攀升的失業率、不斷惡化的經濟狀況,以及隨之而來的飢餓問題。在爆炸中炸燬的穀倉是黎巴嫩全國糧食儲備重地,因此穀倉遭摧毀讓嚴重依賴糧食進口的黎巴嫩陷入糧食危機。

爆炸案前,黎巴嫩就已面臨經濟危機,其貨幣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貶值近80%,嚴重削弱當地的糧食供應以及生產食物的主要原料。相關問題進一步導致農民無法得到補助,幾乎等於切斷國內自產糧食的管道。貨幣貶值和糧食短缺已讓黎巴嫩苟延殘喘,再加上爆炸案發生且炸燬主要穀倉後,一切種種因素導致當地食品價格持續飆漲,其食品價格的通貨膨脹率在去年12月飆400%。

對於一般沒有賺取外匯、中下階層的黎巴嫩家庭而言,他們的收入價值瞬間縮水、失去相應的購買能力,肉類品已遠遠超過這些家庭可負擔的範圍,只能轉而購買穀物和小扁豆,同時越來越依靠人道救援和非政府組織的援助。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糧食計劃署警告,就飢餓熱點地區而言,黎巴嫩已經被列入全球20個最需要緊急援助的國家。其發言人表示,雖然黎巴嫩的狀況不像敘利亞、葉門或蘇丹如此嚴重,但是因其國內糧食安全狀況迅速惡化,且貧困和失業率迅速增加,因此需要國際組織立即干預,提供援助。

至今,儘管有相關的資源和資金注入,但貝魯特的重建工作仍停滯不前,許多在當時遭摧毀的建築依然保留在爆炸案發生的那一刻,就像在港口的穀倉一樣。「我不想忘記自己的憤怒。」其中以一位居民表示。對這些受害者而言,穀倉雖然提醒着失去親人的悲痛,但同時也是一個警示:黎巴嫩需要徹底改革。

圖/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