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向海新通道 世界級運河雛形漸顯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記者王璐)《經濟參考報》6月28日刊發文章《構建向海新通道 一條世界級運河雛形漸顯》。文章稱,開山劈谷,一江春水向“南”流!
北起廣西南寧橫州市平塘江口,逶迤向南,直下北部灣,全長134.2公里的平陸運河項目工地上,近2萬名建設者、6200餘臺(套)大型機械設備奮戰正酣。經過近兩年的建設,土石方已開挖過半,投資額接近一半,一條世界級運河雛形徐徐展現,建成後將成爲廣西及西南地區通往東盟地區運距最短、最便捷的水運出海通道。
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第一條通江達海的運河工程,總投資約727億元;國內設計通航等級最高的運河,可通航5000噸級船舶;國內土石方工程最大的交通工程,大約是三峽工程的3倍——未見平陸運河真容之前,就已被這樣的“大名頭”所吸引。而站在該工程第一梯級樞紐——馬道樞紐邊坡向下望去時,纔有了深切體會:
曾經橫亙東西的分水嶺,如今已被開闢出地面以下60多米深的巨型基坑,數百臺機械設備忙碌作業,正在進行船閘主體結構施工。遠處,上游引航道已建成並綠化的2號邊坡格外亮眼,其邊坡高度達188米。
“差不多有60層樓那麼高!”平陸運河馬道樞紐項目負責人黃海波比劃着說,“這是目前全國在建最高航道邊坡。”
這裡地層巖質遇水易軟,如何確保邊坡穩固?運河建設者創新施工工藝,設計出高強度、耐腐蝕的28根抗滑樁、50多米長的預應力錨索等新型支護結構,成功“綁定”山體,還將自感知光纖錨索等植入其內部,24小時監測邊坡的健康狀態。
在平陸運河建設中,諸如此類的“前所未有”比比皆是,大名頭背後是大創新,省水船閘便是其中之一。
平陸運河三大樞紐均爲省水船閘,其中,馬道、企石樞紐是世界在建規模最大的三級疊合式省水船閘,如此可比普通船閘省水60%左右。
“如何省水?”面對記者的疑問,平陸運河工程建設指揮部指揮程耀飛指着船閘模型解釋起來,“當船從上游進入船閘後,需降低水位下行,利用連通器原理,水從閘室泄入省水池進行儲存;當船從下游進入船閘後,需升高水位上行,再將省水池的水補入閘室,如此循環利用,最大限度節約用水。”
這一看似簡單的原理從紙面落到地面,先後進行了幾十項數字模型試驗、成百上千次物理模型試驗,才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
世界在建最大的內河省水船閘,閘室內供船舶停泊的水域長度達到300米,寬度34米;世界最高水頭的省水船閘,運行時馬道樞紐上下游最大水位落差接近30米,相當於9層樓高;世界運行速度最快的省水船閘,企石和馬道樞紐船閘啓門僅需約1分鐘,閉門約30秒,1小時可通行6艘5000噸級船舶。
平陸運河不僅是一條科技運河,也是一條生態運河。
在靠海最近的第三梯級樞紐——青年樞紐,記者注意到一條不同尋常的“回家路”。
“過去由於欽江舊青年水閘阻隔,下游魚類失去洄游遷徙路徑。爲此,青年樞紐建設過程中特意採用垂直豎縫式魚道和鰻魚道結合的形式佈置了‘魚道’。”廣西平陸運河建設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黎明鏡介紹說,“魚道雖小,但生態效益大,這也是我們力爭將平陸運河建設成爲世界級保護水平的生態運河的一種追求。”
當下,平陸運河三大樞紐均已進入了船閘主體施工階段,整個項目力爭於2026年12月底主體建成。而虛擬空間裡,有個“孿生兄弟”正與實體工程同生共長。
在平陸運河建設調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打開“數字孿生智慧運河”平臺系統,點擊鼠標,邊坡監測、設備管理、環境監測等情況一目瞭然。
“這是我們打造的全國首個全生命週期數字孿生智慧運河。”平陸運河集團工程管理部部長何俊輝介紹說,從建設到運營,數字孿生智慧運河將伴隨運河全生命週期,實現運河動態“一圖總覽”、工程建設“一屏掌控”、決策指揮“一腦智控”。
例如,當前正值廣西雨季,智慧運河接入了沿線12個水文站的數據,指揮人員可根據汛期水情對人員設備進行調度。
如此酷的智慧範兒,讓人不禁期待起來,平陸運河開通後將是怎樣的景象?
輕舟“易”過萬重山、直掛雲帆“向”滄海,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常務副主席許永錁如是形容。據測算,西南地區貨物經平陸運河出海,比現行水運通道出海里程縮短約560公里,預計每年可以節省52億元的運費。
據透露,廣西同步規劃建設平陸運河經濟帶,促進石化化工、裝備製造、金屬新材料等臨港產業集聚發展。運河建成後,5000噸級江海直達船可從西江內河港口直通我國沿海港口和東南亞主要港口,更好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