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一錘子買賣“一錘子”

原標題:給一錘子買賣“一錘子”

網上曾有人調侃,老婆餅裡沒老婆,夫妻肺片裡沒夫妻。大家聽了,一笑了之。可若羊絨衫裡沒羊絨,真皮沙發裡沒真皮,恐怕誰都笑不出來了。

最近,有記者從不同直播間購買了號稱百分之百全羊絨的衣服,拿到專業機構檢測後卻發現,衣服不含任何羊絨。無獨有偶,安徽的王先生曾在帶貨直播間購買了兩個“真皮沙發”,客服還拿出質檢報告背書。可實際上,那張報告並非檢測機構所出。經過再次檢測,兩款沙發均爲“聚氨酯革”,也就是人造革,不是直播間宣稱的牛皮革。

俗話說紙裡包不住火,是假貨早晚要露餡,消費者發現被騙,自然也就不會再買。但對不少造假的商家來說,或許他們做的本就是“一錘子買賣”。

傳統商家都在想方設法籠絡回頭客,爲何一錘子買賣卻能在網絡平臺做得風生水起?一方面,這源於買賣雙方的信息差。對線上商品,買家們看得見,卻摸不着,買不買全靠自己的眼緣和別人的介紹。即便消費者購買後發現有假,客服還可拿出“高大上”的質檢報告背書,於是多數人頂多退款了事,難以獲得賠償。另一方面,平臺監管不到位,也給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直播間行了方便。有的直播間狡兔三窟,一個賬號被封就換個賬號圈錢。更有甚者發貨後就跑路,等買家按商品鏈接再找回去,發現頁面不見蹤影,早已查無此貨。在網絡平臺換號、開店的成本比開實體店低得多,如果平臺不能及時識別、監管,不法商家改個名字,換個直播間,就能照割“韭菜”。

對於那些專做一錘子買賣的奸商,真該給他們“一錘子”。倘若任由賣假貨這股歪風盛行,吹散的不只是一兩家店鋪的口碑,更會吹散整個電商平臺的信譽,而市場上劣幣驅逐良幣,消費者也會失去一個便捷、多元的購物渠道,造成的是多輸局面。

如今,“大消費”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消費市場更大,消費渠道更廣,消費業態更新,電商平臺的各種營銷模式在“大消費”帶來的新機遇中應運而生。特別是線上網絡打破了線下的空間界限,讓商品的流通不再侷限於一隅,而是走向世界。巨大的流量撲面而來,對造假者們來說,黑心錢掙得越多,受到的流量反噬就會越大。而“大消費”的背後,對應的是高品質,帶來更多機會的同時,人們對商品品質的要求也更高。無論哪個平臺,無論什麼模式,堅守誠信,堅持貨真價實,都是永遠不變的經營之道。(楊建楠)

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