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文旅如何“景”上添花?
盛夏時節,在四川省阿壩縣壩上農耕生態景區,油菜花盛開,遊客紛紛駐足觀賞。
“今天已經三波遊客了,這不剛吃上午飯。”下午1點,導遊小張隨手抓起一份盒飯,擺擺手顧不上多說什麼。
上半年旅遊市場有多“火”?一組數據能給出答案:國內出遊人次27.25億,同比增長14.3%;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2.73萬億元,同比增長19.0%。爲接好旅遊市場的巨大流量,各地紛紛端上特色“文旅大餐”,不斷創新旅遊供給,爲中國經濟“景”上添花。
近日,人民網記者走近旅遊行業從業者,從他們上半年的“小賬本”中一窺各地文旅“花式寵客”之道。
經濟賬:“小而美”的縣域遊成新寵
正值暑期旅遊旺季,陝西省紫陽縣途家民宿房東苟雲華不到7點就開始忙碌了。摘菜、炒菜、煮雞蛋、蒸饅頭……伴隨着鄉間清新的空氣,苟雲華的一天開始了。
午餐後,有客人陸續退房,苟雲華一邊安排管家打掃,一邊接待新客人入住。“無縫銜接”,好一陣忙活。
今年以來,縣域旅遊以其獨特的資源、深度的人文交流、高性價比的消費感受,正逐步成爲旅遊市場的“新寵”。數據顯示,暑期四五線城市及下轄縣酒店預訂量漲幅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忙碌之餘,苟雲華給記者盤了盤賬,今年暑期,來紫陽旅遊的人明顯多了,客房入住率從平時“住不到一半”到現在“幾乎住滿”,收入也比去年暑假多了一成左右。
隨着當地政府針對旅遊產業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出臺,苟雲華也準備在暑期過後給民宿來個“大升級”。“把河邊二層樓推掉,改爲主題酒吧;現在的大廳改成咖啡館、圖書室、會議室;再把現在屋後的8間房改成3個院子。”他興奮地比劃着。
據瞭解,爲了打造新興民宿旅遊目的地,紫陽縣政府出臺了包括“對創建全國甲級、乙級、丙級旅遊民宿予以補貼獎勵”在內的多項利好政策,涵蓋規劃設計、配套設施、金融支持和審批服務等方面。
客流多了,民宿火了,縣城更美了。得益於基本公共服務和旅遊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像紫陽這樣“小而美”的縣城和遊客來了一場“雙向奔赴”。
產業賬:“雅而潮”的新國貨添新韻
“來西安,總要穿一次漢服吧。歡迎大家來店裡選購呀。”在電商直播間,線下漢服體驗館“唐潮十三嘟”的主播楊婷正賣力吆喝着。
“想過能火,沒想到能那麼火。”說起營業“戰績”,這個95後頗爲自豪。據介紹,上半年,她所在的大唐不夜城店營業額就達到了1500萬元,剛過去的7月單月就有500萬元。
在楊婷看來,大唐不夜城的火爆與漢服產業的興起相輔相成。近年來,西安緊跟消費趨勢,瞄準“漢服”出臺多項政策,並將其作爲帶動當地旅遊業煥新、產業鏈擴容的切入點。
抖音生活服務發佈的數據顯示,如今,在大唐不夜城街區及周邊,分佈着上千家大大小小的漢服體驗店。
與此同時,西安已形成覆蓋漢服設計、製作、銷售、租賃、妝造、拍攝等全流程的產業鏈。遊客在這裡可以“絲滑”享受從造型選擇到妝造拍攝的一站式服務,不僅延長了賞遊時間,更豐富了沉浸體驗。
國潮當紅,成爲拓展文旅融合新業態的重要機遇。如同西安,不少地方正藉着“景區+傳統妝造”“旅遊+民俗體驗”的新消費場景積極拓展新賽道、培育優勢新產業。
人文賬:“古而新”的文化遊煥新顏
文旅融合是完善文旅生態、豐富人文價值的重要體現。推動文旅項目融合發展不僅要算經濟賬、產業賬,還要算文化傳承和精神供給的人文賬。
在常州古運河畔,有“江南名士第一巷”之稱的青果巷坐落於此。近年來,青果巷精心打造名士博物館羣落,主動向遊人敞開這“修舊如舊”的古建空間,至今已吸引了遊客近3000萬人次前來打卡。
爲何要“修舊如舊”?工作人員表示,就是要最大限度保護傳統建築,儘可能讓這裡的歷史根脈代代相傳。
“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關係每一個人。潛心鑽研發掘文化內涵是一種傳承,但更爲尋常的是遊客隨手拍下一張照片、一次推廣,這些都是對文化傳承與保護的貢獻。”在青果巷從事講解工作的巢駿禕這樣說到。
2023年,從小在青果巷附近讀書長大的他選擇回到這裡。一年來,循着成長的記憶,他看到過去青磚黛瓦的江南古街巷,正在創新融合中轉變爲“城市會客廳”,成爲龍城常州“不得不來”的城市地標。
如今,過往遊人在茶餘飯後來到此處信步賞遊:名宅故居、橋坊碑石、古井碼頭、戲樓劇場……一座座傳統建築錯落分佈,如歌如訴。
如何原汁原味展現青果記憶,巢駿禕有着自己的“獨門絕技”。
他介紹,“在這裡,人與人之間都會在成長生活中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繫。”以一個人物爲基點向外延伸,就能羅列形成一幅樹型圖。
以名士古建爲骨,以運河文化爲魂,這裡的一點一滴最終匯成一幅“運河青果圖”。衆多非遺業態、消費場景和沉浸體驗,讓青果文化看得見、摸得着、品得出、帶得走,往來行人得以沉浸其中,共享詩意江南的文化盛宴。
深入街頭巷尾,在現代化演繹下,文旅融合正在全國各地推開一扇扇 “文化之窗”。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