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暴雨淹一片!吳德榮曝「關鍵成因」:下在臺北也會淹

高雄昨日下午暴雨,多個地區傳出積水災情。(圖/記者吳奕靖翻攝)

記者胡順惠臺北報導

高雄市19日下午下起大雷雨,同一時間竟有6個測站雨量超過100毫米,更傳出上百件淹水災情。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接受ETtoday訪問時說,「這是氣象設站以來第一次觀測到」,這場雨不管下在哪一個縣市都會淹水,即使是全臺排水標準最高的臺北,只要時雨量超過78毫米也會淹。

▲▼高雄昨日淹水情形。(圖/上圖爲金鉑先生用品提供、下圖爲地方中心翻攝)

吳德榮表示,這次南臺灣雨量之所以會這麼大,主要是因爲南部沿岸形成「颮線」、季風低壓西南氣流被引進通過臺灣,大家前幾天都將重點放在很弱的輕臺丹娜絲」,其實19日下午雨量纔是最強的,重點應該放在大低壓西南風進來的時間跟強度

「颮線」通常在梅雨季節比較常見。吳德榮解釋,19日的氣候因素也有利於颮線形成,主要是因爲西南氣流,有西南風在大氣底層海面產生摩擦力,出現垂直風切,大氣就會產生旋轉,再加上現在氣溫海溫更熱,因此更不穩定,昨日的環境比梅雨季更不穩定。

吳德榮說,除了「颮線」,19日還有季風低壓產生逆時針環流,但大家都把重點放在很弱的「丹娜絲」颱風,重點應該是大低壓西南風進來的時間跟強度,昨日纔是雨量最強時機,這也是爲什麼高雄6個測站時雨量超過100毫米。

▲颮線於19日下午在南部沿岸形成、並移入南、高、屏,高雄同一小時有6測站時雨量超過100毫米。(圖/翻攝三立準氣象·老大泄天機

高雄這場豪雨造成上百處傳出淹水災情。吳德榮表示,這場雨不管下在哪個縣市都會淹水,高雄的排水系統原本設計負荷的時雨量才60毫米,就連全臺排水標準最高的臺北也只能負荷78毫米,不過只要系統健康就能排掉,幸好持續時間不長,不致造成長時間積水。

至於高雄同一時間出現6個測站時雨量超過100毫米。吳德榮說,這種狀況相當罕見,是氣象站設站以來第一次觀測到,以前即使颱風來,只有1至2個測站超過100毫米。

據瞭解,氣象局定義「豪雨」標準爲,3個小時累積雨量達100毫米、日雨量超過200毫米。吳德榮指出,這次高雄測站1小時就超過100毫米,還同時6個測站都超過,可說是前所未見,就是因爲「颮線」讓降雨相當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