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就得有“一根筋”的勁頭

來源:科技日報

【創新談】

隨着2024年諾貝爾獎相繼揭曉,獲獎者的科研經歷成爲公衆津津樂道的話題。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維克托·安布羅斯和加里·魯夫坎,以表彰他們發現微小RNA(核糖核酸)及其在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殊不知,微小RNA這條賽道曾經“比冰山還要冷”。約翰·霍普菲和傑弗裡·辛頓獲得物理學獎,他們在使用人工神經網絡實現機器學習方面作出基礎性發現和發明。然而,人工神經網絡曾經被視爲“一條走不通的路”。

這幾位諾獎獲得者的經歷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一開始研究方向並不被看好,研究成果也沉寂無聲,但他們不動搖、不放棄,以“一根筋”的執着和堅守,甘忍多年寂寞、一路披荊斬棘,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這讓人不禁想起,有着類似命運的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卡塔林·卡里科。她剛開始研究信使核糖核酸(mRNA)時,被同行認爲“走入死衚衕”,一次次申請經費,一次次被拒。由於沒經費、沒成果,卡里科被降級降薪、請出實驗室,挪到動物飼養室辦公。後來,mRNA疫苗在新冠防疫中大放異彩,其畢生心血也終於獲得了世界的認可。

對科研目標的篤定和對科學高峰的攀登,我國科學家更是堪稱典範。人民科學家袁隆平歷時20年,克服重重困難,“一根筋”地尋找珍稀樣本,最終使全球數千萬人受益於中國的雜交水稻種植技術。“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朱光亞也是“一根筋”,他曾說:“我這一輩子主要做的就這一件事——搞中國的核武器。”他一生都在詮釋這樣一種做科研的態度:堅持自己的主張,直到實現它。

從事科學研究,就得有股子“一根筋”的勁頭。創新先驅者通常是孤獨的,正如諾獎得主丁肇中所言:“只有極少數人把大多數人的觀點推翻以後,科學才能向前走。”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對科學探索的純粹追求和堅持己見的“一根筋”,就很難頂住壓力,到達光輝的彼岸。相反,如果功利主義地對待科研,則很容易因爲同行的冷落而沮喪,或者因爲權威的否定而動搖。

我們倡導“一根筋”,是希望涵養這樣一種科研文化:對認定的方向目標、自己認爲有意義的事情,就要堅持下去。“一根筋”並非站在寶塔尖的大科學家的專屬特質。我們應當鼓勵和引導廣大科研人員專心致志地開展研究,同時在評價機制上減少功利性因素的干擾,尤其要營造寬容失敗、勇於求真的學術氛圍,給更多“一根筋”的科研人員提供施展拳腳的舞臺。(楊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