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安就職週年 細數竹市一年來點滴改變

新竹市長高虹安(後排右六)就職25日滿週年,她今天特別分享過去1年各項施政與建設成果。(陳育賢攝)

新竹市長高虹安就職25日滿週年,她今天特別分享過去1年各項施政與建設成果,從「老幼共好、新竹好學、產業創新、交通暢行、青年活力、智慧治理、宜居永續、健康安心、幸福友善、美感新竹」,盤點竹市1年來逐步踏實的改變點滴。

高虹安指出,目前竹市14歲以下的人口是全臺最多,65歲以上的人口今年約6萬7000人,在非六都中亦是長壽的城市,在「老幼共好」政策方面,竹市領先全國推出AMH卵巢功能檢測及凍卵補助,也放寬好孕專車搭乘資格,使用次數成長250%,生育津貼從2024年1月1日起每胎提高到3萬元,打造竹市優質婚育環境。

竹市「敬老卡」、「愛心卡」也擴大使用範圍,除新增運動中心場地租借、搭乘臺鐵、農會使用,近期再擴增國道客運使用。爲照顧弱勢長輩,市府開辦低收及中低收入戶長輩營養金補助每月1000元,更擴大原住民朋友福利,55歲以上原住民長輩即可領到2000元重陽敬老禮金,年滿百歲的長輩再加贈6000元。

高虹安說,市府也積極落實「幸福友善」施政藍圖,重啓愛心食材捐贈,提供給34處社區愛享冰箱及共餐食堂,至今已累積捐贈2萬3723公斤食物,服務8萬4670人次。

教育方面,竹市東區重劃區及科學園區周邊有大量移入人口,爲實踐「新竹好學、安心入學」,市府教育團隊,從幼教開始層層把關,逐年遞增公共化教保服務名額,調降幼教師生比至1比14,並規畫8條安心通學專車路線,減輕家長負擔,滿足孩子就學通勤需求。

另,市府積極檢討學區畫分,辦理「2023新竹市電腦輔助學區畫分研究」計劃,期望讓孩子們都能就近入學;也大力提倡通學步道,今年向中央積極爭取「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劃」補助,重新規畫校園周邊人車動線,改善並建設通學步道。

交通部分,市府每月定期舉行2次交通改善小組會議,疏解園區車潮;爲鼓勵民衆搭乘大衆運輸,新竹市主動邀集鄰近縣市,共同向交通部爭取「桃竹竹苗TPASS通勤定期票方案」, 10月正式上路後,首周即突破8萬人次。

市府同時積極改善公車經營環境,補貼市區公車駕駛每月4000元,保障民衆乘車權益;更與竹縣、科管局及陽明交大攜手推動縣市先導公車計劃,整合182路公車及園區巡迴巴士,打造新竹市首條全電動公車路線,力拚2024年上半年啓用。

她同時提到,在觀光方面,市府今年爭取文化部補助1.2億元,將文化資產有效保存與活化;此外,市府透過多項活動的舉辦,今年遊客較去年成長5.8%、各景點統計人次達1531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