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北上”不喜歡掃碼點餐?香港的士爲什麼不支持移動支付?專家及業界代表熱議大灣區“軟聯通”

新快報訊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五週年之際,港澳遊客爭相北上,內地品牌扎堆赴港澳營商、港澳企業則積極拓展大灣區市場,並在本土市場積極開展數字化改造迎合內地遊客的消費習慣……港澳與內地正“雙向奔赴”,呈現出“硬聯通”日漸完善、“軟聯通”加速推進的繁榮景象。不過,雖然粵港澳全方位“軟聯通”已取得不少成果,但現實也存在部分卡點、難點及堵點。

7月3日,由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主辦的“第四屆全球灣區發展國際學術會議經濟發展與社會治理”於深圳前海舉辦,在圍繞“大灣區數字融合發展”議題的圓桌論壇,多位專家和業界代表匯聚一堂,帶來關於大灣區“軟聯通”的新趨勢、新思考。

“目前,人流、物流都很方便,接下來則是資金流、信息流”,在香港太平紳士、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特約教授洪爲民看來,讓數據流動起來,才能真正做好大灣區融合。

對於“港人北上”熱潮,香港中小企業聯合會主席鄭仲邦認爲“不僅是因爲性價比高,也有數字化生態便利的優勢。”

方德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首席投資官夏春則建議更多港澳本土企業完成數字化的“突破”,通過微信生態等工具去開展私域轉化。

“香港的士司機爲什麼不支持移動支付?”

大灣區“軟聯通”成效顯著,多位專家認爲尚存卡點

去年年底,廣東省政府印發《“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方案中提出,加快推動粵港澳政務服務一體化,打通三地政務服務鏈條和數據流動堵點,優化統一身份認證、電子簽名互認互通,實現更多居民和企業高頻服務“跨境通辦”。圍繞粵港澳三地居民通關、支付、求職、醫療、教育、旅行等場景,提供暢行大灣區的一站式便捷體驗。

不過,現實也存在部分卡點、難點及堵點。比如香港民衆對於個人隱私及數據安全的看重,“當前跨境數據的困難,包括不敢共享、不願共享、不會共享。”洪爲民教授直言。

爲此,洪爲民建言,推動香港成爲國際的數據安全港,將各地數據安全存放於香港,加上相應政策的陸續落地,跨境數據流通的卡點或將迎來更大突破。

香港出租車對於移動支付接受程度低的現狀,也是現場熱議的內容。對此,洪教授大倒苦水,“作爲一個不帶錢出門的人,在香港打車特別痛苦,”他剖析了背後原因,一是習慣問題,的士司機不找零與移動支付找零的機制存在衝突,其次是報稅等歷史原因,此外,從司機角度出發使用移動支付需要結算週期,遠不如現金直接到手方便。

對此,微信支付跨境業務港澳臺區域負責人陳張維表示,微信支付團隊深入調研過香港的士行業,他說改變香港的士司機的支付習慣,不能僅從用戶視角出發,也要考慮司機感受,一些小的產品改動,可能有助於突破這些“卡點”,“比如通過鎖屏狀態下的語音播報,讓的士司機更快知道自己收銀的結果,以產品的細微處去觸動司機慢慢接受新型支付方式。”

此外,微信香港錢包WeChat Pay HK提供人民幣與港幣合併的的士司機收款碼,內地遊客與香港本地乘客可以分別以WeChat/微信掃描的士司機的收款碼,並支付人民幣與港幣,WeChat Pay HK會將款項合併爲港幣結算給司機,讓司機免除另行換匯的麻煩。

港澳中小企必須、也渴望學習內地數字化及私域運營經驗

香港中小企業聯合會主席鄭仲邦表示,調研600多箇中小企業後發現,香港很多比較傳統的企業越來越接受數字化,發展網上平臺,其中有超七成願意開展數字化升級。

儘管如此,他坦言,相比內地,香港(數字化轉型)走得太慢了,思維有點保守,尤其是上了年紀的這些企業家他不願意去改變。“中小企業必須要學習內地不同的企業,去多做電商,去多跟一些平臺合作。”

鄭仲邦建言說:“香港企業需要跟內地學習數字化及私域板塊,將粉絲流量轉化爲長久生意,因爲藉助網絡平臺可以24小時跟客戶無縫交流,形成情感連接並帶來消費。” 同時,香港在私域人才方面存在顯著缺口,需要面向內地積極引進。

微信小程序境外業務負責人薛塏泳表示,爲幫助港澳本土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微信也在持續深入當地企業及用戶調研實際痛點,並從多語言支持、提供服務聚合入口、能力對齊等多個維度發力,因地制宜地幫助中小企業降低門檻,基於小程序等數字化工具完成業務升級。

洪爲民指出,商家在服務“港人北上”消費時,要特別注意消費習慣不同的問題。他舉例說,“其實香港人是不喜歡掃碼點餐的,我自己也不喜歡。這不是方不方便的問題,是態度的問題。香港人說,‘我是來買服務的,你讓我點餐,是我做了你的工作’。掃碼點餐,快餐店我是可以接受,因爲香港是給10%的服務費的,他會問‘我的服務費去了哪?連點餐都我自己做,難道我進去炒菜嗎?’”

如何更好迎合“港人北上”消費熱潮及國人“特種兵”旅遊習慣?

香港入境事務處統計,2023年,香港居民“北上”達5334萬人次,平均每人7.2次。深圳廣州“含港量”飆升,直接拉動了各種消費的增長。這個春節達到了高峰,港人微信香港錢包的內地交易筆數增長近5倍,交易金額增長超3倍。

是什麼吸引香港人北上呢?“性價比真的很高,在香港吃個茶餐廳要80塊,而深圳用三分之一的價格就可以吃到不錯的餐飲。另外,服務實在是太好了,環境空間也很大,消費時心情也好。因爲香港租金很貴,有新奇的地方給小朋友去玩,所以這就是港人爲什麼願意北上的原因。”鄭仲邦說。

另外,“港人北上消費也是因爲有微信等這麼好的平臺,讓香港人可以先用小程序下單再過去自提,非常便利,所以部分門店中,週日或假日的生意人流中香港人佔七成,涵蓋餐飲、娛樂、美容等。”鄭仲邦笑稱,“週末很多港人在爲灣區周邊城市貢獻消費。”

薛塏泳介紹說,面向港人,Wechat“發現頁”有固定的跨境遊入口,可以方便快捷地看到廣深非常值得推薦的餐飲機構、生活娛樂的場所,他們可以通過小程序服務快捷做預約、信息查詢、團購券等服務。還有就是“灣事通”小程序,它除了吃喝玩樂外還有醫療資源的共享,包括民生交通公共服務的小程序,這個小程序可以切換不同的城市,也在上線更多的服務,不斷完善功能。第三部分是小程序團隊目前在做的、面向港澳的常住居民和訪客提供的“境外服務專區”,當用戶IP在香港或澳門時,用戶即可通過「微信-發現-小程序-附近服務」,快捷找到附近的在港澳提供服務的小程序,這裡涵蓋了包括工具、出行等不同的場景服務。

“就像前兩天通車的深中通道,以及此前的港珠澳大橋,微信小程序也是一座橋,一邊連接着消費者與商家,一邊連接着港澳及內地市場,縮短着線上距離,達成提升體驗和互利共贏的實踐目標。”薛塏泳說到。

“現在數字化的融合以及灣區人員交流愈發緊密下,我們看到更多商家願意真金白銀地去探索和投入。” 微信支付跨境業務港澳臺區域負責人陳張維看到這一趨勢,並表示,“接下來,微信支付會重點佈局中小場景或行業化的應用,希望能讓支付更‘煙火氣’一點,因爲現在大家都有‘特種兵’的旅遊習慣,當用戶前往街頭巷尾或者深度遊的景點都能用到微信支付,同時讓小商小販們知道不僅可以快速收到現金,還能延展出豐富的服務,這也是我們希望突破的一個點。”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李小瑛認爲,灣區的數字融合是大勢所趨,“不管它是否足夠完美,現在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以積極的姿態擁抱它、適應它,並在此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才能在未來數字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獲得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