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育野生荸薺 澎湖尖山電廠讓能源與生態共融

200名親子在尖山電廠重溫早期採荸薺的農事田園課。(許逸民攝)

採收的澎湖荸薺。(許逸民攝)

消失已30年的澎湖野生荸薺,近年在澎湖尖山電廠廠長歐致誠的帶領下,利用廠區一角落當溼地,進行野生荸薺覆育工作。日前尖山電廠舉辦「澎湖好風光-荸薺覆育採收及音樂會活動」,開放200名親子重溫早期採荸薺的農事田園課,並品嚐消失多年的特有美味,同時致贈湖西鄉公所及南寮社區荸薺種苗,希望能全面覆育澎湖荸薺。

荸薺生長於沼澤與池沼區,其中湖西一帶水源較爲充沛,是荸薺生長的極佳環境。然而澎湖荸薺和臺灣本島品種不同,本島的球莖約像龍眼大,澎湖的比較迷你,只有粉圓一般大小,口感也不同。

即將榮退,結束40年臺電人生涯的歐致誠說,荸薺是湖西鄉在地野生種的特有作物,早年在湖西境內的埤塘與荸薺窟等溼地都可見,可惜70年代初期,因引進繁殖力超強的福壽螺,導致外來危害佔領池沼,野生的荸薺生長環境受到危害而消失近30年。因此在2015年時向長期覆育的郭春風引進澎湖在地種,在尖山發電廠內溼地展開澎湖野生荸薺覆育工作。

湖西鄉長陳振中便回憶說,荸薺是40年代民衆的最佳回憶,當時小販會踩着老式腳踏車來穿梭村裡叫賣,1小杯在5角1元間,口味香甜,咬在嘴裡更是甘脆飄香,也因味道深得民衆喜愛,自然而然形成一種特殊的產業。可惜在引進福壽螺後,溼地遭佔領危及成長而消聲匿跡,目前僅剩林投與潭邊等少數民衆種植。

陳振中指出,他在16年前就任鄉長時,曾率先進行復育工作,但當時算是失敗的,現在又回任鄉長,見臺電覆育有成,決定再一次選定南寮埤塘等地來進行荸薺的覆育,期能再見荸薺的風貌。

臺電公司表示,臺電自107年啓動環境月,每年6月配合環境月各廠區都會舉辦活動,今年選定離島的澎湖來舉辦,澎湖尖山電廠推出採荸薺活動,真正結合了生態與能源「共好、共生、共融」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