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還有地下河!地方打造「枋溪地圖」 重現地下水文故事

枋溪地圖以浮世繪風格製作,是一幅超廣角的空中鳥瞰圖。(中西區公所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臺南市中西區有條古老河道,靠着涌泉,常年在地下流動至今,2017年因政府在清水寺1項工程打開溝蓋,意外重現世人眼前,地方人士展開一連串「尋找枋溪」系列活動,2日發表一幅具有浮世繪風格的完整枋溪空中鳥瞰圖。

枋溪在50年前還是府城重要河道,是老臺南人記憶中的「大溝仔」,靠着地下涌泉形成水流,從延平郡王祠由南向北流,在公會堂(吳園)注入德慶溪。

臺南市中西區公所發表枋溪地圖卷軸,重現府城地下河枋溪的沿線河道。(中西區公所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隨城市發展,枋溪在40多年前陸續被柏油路、水溝蓋蓋住,逐漸被民衆遺忘,但沿水溝蓋仍可聽到溪水流動聲,在雨季甚至水流湍急。

枋溪地圖以浮世繪風格製作,是一幅超廣角的空中鳥瞰圖。(中西區公所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這條几乎消失在府城民衆記憶的溪流,2017年因爲清水寺一項工程,打開水溝蓋重現,引起文史人士的熱烈討論,地方重現枋溪的聲音不斷,也展開枋溪紀錄片拍攝,舉辦講座、走讀,並有想像枋溪的寫生活動。

中西區公所與聚珍臺灣團隊合作設計,製作以「枋溪」爲主角的超廣角浮世繪風格地圖,2日在清水寺枋溪前舉辦《臺南枋溪地圖》發表分享會,告訴民衆,府城不只具有地上文化資產,地下也有不能被遺忘的故事,尋訪府城不能被遺忘的水文故事。

臺南市中西區長汪慶龍表示,枋溪曾是當地居民的生活記憶,沿溪居住的老臺南人都還記得在門前舖設石板,小孩子過石板時,不小心跌入溪中是常有的事。

復原枋溪卻有實際難度,臺南市水利局認爲打開枋溪,牽扯箱函與家庭廢水排放問題,需要先整治,再維護,預估工程極大。

地方人士認爲,不管枋溪是否有重現之日,臺南人不能遺忘城市至今還存在一條重要的地下水道。枋溪地圖將作成摺頁,公佈在中西區公所臉書粉絲頁,並舉辦活動讓民衆拍照打卡,即可獲贈1份限量枋溪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