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頂上的曦光 封德屏

清水眷村出生的封德屏馳騁文壇超過40載 【圖‧封德屏】

【文‧黃慧鳳】

封德屏(1953~)成長於清水小鎮的眷村宿舍,士官長父親微薄的薪俸難以撐持一家七口的生計,母親堅毅地承攬洗燙美軍衣服、編織髮網、開雜貨店等不同工作,忙裡忙外的清麗身影如一道曦光,總讓屋內傳來客人的歡聲笑語、讓孩童期盼下一次高潮迭起的故事,也讓巷弄間飄散着紅燒魚、麻婆豆腐、泡菜炒牛肉的香味,留下客人完食後昂揚的嘴角。

眷村裡的俠女養成

一道道暖人脾胃的料理是母親口中的家常菜。而母親的家常卻曾飽受重男輕女之苦,嫁給單傳獨子的丈夫後生下了一子四女,算是對婆婆有了交待,卻不願子女受到同樣的委屈,叮囑女兒要讀書爭氣,給封家姐妹最大的支持。

在母親古道熱腸俠義性格的潛移默化下,封德屏是同儕口中愛管閒事的「雞婆」,時常協助課業與經濟弱勢的人。她喜於在教室擔任編劇導演,搬演行俠仗義的江湖戲碼,樂於讓同學手裡僅有米粒配蘿蔔乾的便當,塞滿眷村媽媽們的愛心。

課外書的文學啓蒙

重視升學主義的1960年代,閱讀課外書並不容易。封德屏小學3年級,就拿着五角偷渡租書店的小說回家。從小學到初中,幾個星夜寒暑翻閱了金杏枝、禹其民、瓊瑤等人的作品,閱覽了《孫中山傳》、《林肯傳》等不同類型的課外讀物,並在親友贈予的馮馮《微曦》裡,領略文學裡豐富的生命關照與內涵。時至今日,封德屏仍清晰地記得《微曦》裡的文字:「在崎嶇坎坷的人生旅途上,我正在艱難地向上爬,我倒下了,又爬起來,我不斷地倒下,也不停地重新爬起來……我虔誠地仰望着高峰頂上的那一點點微弱的曦光。」

封德屏從小就浸淫在文學作品中,出社會也選擇進入編輯領域。 【圖‧封德屏】

清水高中一年級暑假,封德屏參加臺中縣救國團舉辦的文藝營,結識臺中商專的白慈飄、僑光商專的張惠信、臺中一中的陳信元等文學友人。營期結束後持續與文友書信往來,激情未退,手心捧讀的至寶,與同學手中的教科書大不相同。她痛恨課室裡升學考試的氛圍,也不解男女交談的禁令,轉而投身到合唱團、土風舞社,擔任起學校寫作協會代表,以紓解心中的鬱悶。高二下,俠女性格的封德屏以女生最高票當選全校模範生,但學業總平均卻是史上模範生最低的80分門檻,看似輝煌卻晦澀的青春,幸好有文學的撫慰與陪伴。

臺北編輯路的探索試煉

大學時期封德屏負笈北上,在淡水暮色下築文學的夢,因經濟因素開始披星戴月半工半讀。19歲在《海外學人》工讀,21歲成爲《女性世界》編輯,緊接着《男性世界》、《儷人雜誌》的經驗,使她在1975年投入《夏潮》雜誌的籌辦,然而文化產業在市場機制裡不斷汰換。輾轉於《愛書人》及兒童雜誌後,1984年李瑞騰慧眼獨具的延攬她到《文訊》工作,過去的編輯經驗使她穩定有序地向前,並於1992年正式接任總編輯職位。

2003年2月國民黨無預警地終止經營《文訊》,封德屏思索了一晚,決定像當年母親一樣堅毅地爲《文訊》的存續奔走。在各界的募資響應下,財團法人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成立,《文訊》自此斷裂與再生,走出黨營的囿限與政治的色彩,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

同年《蘋果日報》進入臺灣市場改變報刊媒體的生態,《文訊》也在夾縫中求生,不斷尋求出路競標政府計劃。2004年起有系統地展開作家作品目錄,資料彙編的文史重建工程,朝自主與多角化經營發展。

道阻且長,負重前行

文學是滋養生命的夢土,仍需面對現實的考驗。2006年國民黨賣掉中央黨部大樓,棲身樓內的《文訊》與「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再次面臨危機,幸賴接手的張榮發先生承諾免收10年租金。然而風雨未曾停歇,2008年金融海嘯對出版業造成重大沖擊,封德屏不得不思索轉型的可能。2011年起開始經營「紀州庵文學森林」,將紙本的內容推廣到實體的空間,進行跨界推廣。熟料2012年張榮發基金會突然通知《文訊》必須提前搬離原社址,寄人籬下的《文訊》於是發起了作家書畫募款拍賣會,籌募租金以解燃眉之急。然而每個月16萬元的租金仍是喘不過氣的重擔,封德屏曾感慨的說:「大家有時都愛說我是俠女,但我寧願自己是能劫富濟貧的廖添丁」。

2017年《文訊》從6樓再搬到日夜不見光的地下室。道阻且長,封德屏持續點起燈火,毅然護守珍貴的文史資料,負重前行。

作家白先勇驚喜現身文訊40週年活動,讓封德屏感動落淚。 【圖‧封德屏】

任重道遠、行則將至

在封德屏手中,《文訊》從平面雜誌、圖書資料庫、世界華文對話交流中心到數位化跨領域平臺,以至於「紀州庵文學森林」的策展與經營,40年來累積了豐碩的成果,並持續向下個階段翻生、前行。

封德屏的青春年華與黃金歲月,心心念唸的不只是文學,而是文學生活裡的每一個人。不曾忘記在重陽節舉辦敬老的文藝雅集,總溫暖的提攜後輩,給青年作家表現的舞臺,爲高中生舉辦校刊大賽、編輯營隊。也爲了社區共好,走訪紀州庵6個裡,以不輪轉的臺語與社區居民對話,爲文學的多角化經營進行跨領域的嘗試與合作,舉辦了數千場活動,以藝文空間及講座活動給城市一個能夠休憩呼吸的文學森林。

封德屏引領的團隊,爲文壇豎立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行儀典範。那位古道熱腸的俠女在紀州庵現身,以作傢俬房菜留住來訪者的胃,薪傳着文學的火種,傳承着文學的倫理,在峰頂持續綻放着曦光,爲文學的未來照亮前行的道路。

【完整內容請見《文化臺中》第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