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老齡化”隱患凸顯 分類定期體檢防風險

隨着我國大量房屋進入“老齡化”階段,安全隱患日漸突出,自建房屋倒塌、外牆脫落等造成的人員傷亡問題時刻敲響警鐘,急需房屋定期體檢制度的建立,以防患於未然。

“房子像人一樣也會變老,老了也會生病,這就需要建立房屋定期體檢制度,按照房屋建造的年代、功能類型確定體檢頻次,及時查找和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消除發現的安全隱患。”在國新辦8月2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王勝軍如是說。

2023年,房屋體檢、養老、保險三項制度試點工作開始。2024年以來,三項制度建設在重大會議中被頻頻提及。作爲三項制度的第一環節,房屋體檢工作非常重要,這對於提高我國房屋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給房屋做體檢是第一步,體檢就是要發現問題和房屋潛在的風險隱患,提供‘缺什麼補什麼’的思路。”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

那麼,如何進行房屋體檢?都有哪些體檢項目?體檢頻次如何?體檢的資金從何而來?

寧波房屋體檢從18項增至50餘項

“自去年住建部開始試點房屋三項制度建設後,寧波房屋體檢從原先的18項,增加至50餘項。”中國人保寧波分公司負責三項制度建設試點的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

去年9月20日,住建部城鎮房屋安全管理三項制度框架培訓暨試點工作現場會在寧波召開。據瞭解,參會代表參觀了寧波市鄞州區丹鳳新村和江北區永紅家園現場觀摩了寧波“保險+服務”的實施情況,瞭解人工動態巡查點全流程服務以及自動化監測設備等新技術的應用情況。

丹鳳社區是寧波率先試點房屋體檢的小區之一。通過房屋安全信息平臺,丹鳳社區以“網上問診+線下就診”的方式,對房屋安全開展全方位“健康巡檢”。同時,根據技術指南對社區房屋進行分級管理,按照不同等級開展動態監測工作。

該工作人員介紹,從2014年起,寧波市已經對城鄉房屋開展了三輪體檢,全市11200餘名網格員按照《寧波市城鎮房屋安全日常巡查檢查工作指導意見》《寧波市城鎮住房安全動態監測技術指南(試行)》和《寧波市房屋安全排查技術指南》,從房屋外觀、沉降、傾斜及結構裂縫等18項指標,對276萬棟房子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第一時間上報相關部門進行處置。

“在住建部此次試點建設三項制度之前,寧波的房屋體檢共有18項,包括房屋外觀、沉降、傾斜及結構裂縫等多項指標,體檢頻率是5年一次,費用由財政出資。”這名工作人員指出,22個城市開展試點之後,寧波的房屋體檢項目增加至50多項,體檢頻次也更加多了。

據瞭解,寧波的房屋體檢覆蓋範圍較廣,包括城鄉住宅的所有房屋,體檢內容更全面,涉及安全性、耐久性、舒適性。更爲重要的是,進行智慧化管理,在過去幾年,寧波利用智能技術監控了106棟重點房屋。

以丹鳳社區爲例,共有住宅77棟,通過行業監管、屬地管理基層網格、保險巡查,開展全方位“健康體檢”。按照體檢技術導則,對72棟三級、5棟二級的房屋實行分級管理,進行動態巡查和監測工作。

房屋體檢的試點過程中會出現哪些問題?如何解決?該工作人員表示,房屋定期體檢中,居民不配合,入戶工作難以開展,存在的盲區、死角。爲保障房屋使用安全,寧波市在開展房屋定期體檢的試點過程中,除了強化日常房屋安全體檢宣傳工作,還通過多種渠道鼓勵居民羣衆自發地向第三方專業機構反饋房屋問題。目前已收到居民反映的近千例房屋安全隱患。

今年5月,寧波城鎮房屋安全管理三項制度試點方案上報住建部。

青島、南通等城市試點房屋體檢

目前,全國22個城市正在開展房屋三項制度試點工作。

去年,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11部門聯合印發《青島市房屋定期體檢制度試點工作要點》,率先提出建立房屋定期排查、精準診斷、分類整治等長效機制,爲房屋提供全生命週期安全保障,形成“安全責任人自查、網格排查、部門聯查、第三方定期檢查”的常態化體檢工作機制,力爭在2024年年底前建立起完善的房屋定期體檢制度。

今年8月30日,《杭州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草案)》提交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其中指出,探索設置房屋定期體檢制度,定期摸排房屋使用安全隱患。

在房屋三項制度試點城市西安,去年11月份召開了西安市城市房屋體檢課題組研編工作啓動會,組織編制完《西安市城市房屋體檢辦法》及《西安市城市房屋體檢技術導則》。此外,廈門市也於近日出臺了《廈門市房屋安全體檢技術導則》(試點版)。

未在22個試點城市之列的江蘇省南通市,8月13日宣佈,近日南通市城鎮房屋定期體檢制度試點方案獲批,試點工作即將全面開展。根據試點方案,南通市將開展政策研究,制定城鎮房屋定期體檢實施辦法和城鎮房屋定期體檢技術導則,推進長效機制建設;開展信息化建設,依託全國第一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數據成果和底圖,建設房屋體檢信息管理系統,提高房屋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京津冀房地產研究院院長、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秀池認爲,房屋定期體檢意義重大。房屋的種類很多,既涉及住宅,也涉及工業商業等各類產業用房及公共設施用房。住宅是家庭的最大資產,也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所,因此,房屋的安全事關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及社會公共安全;作爲產業用房及公共設施用房,則事關各類經濟生產活動能否順利進行。

“因此,房屋定期體檢能夠起到防患於未然的作用,使百姓住得更安全,也能保證生產生活順利進行,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也有利於經濟社會長治久安。”趙秀池說。

如何進行房屋體檢?

值得關注的是,應該如何進行房屋體檢?都有哪些體檢項目?體檢頻次如何?體檢的資金從何而來?

一般來說,房屋體檢包括結構安全、設施設備、環境適應性檢測、法律合規性檢測等多方面。諸如在結構安全方面,檢查房屋有無沉降、裂縫等問題,牆體、樑柱、樓板等承重結構是否有裂縫、變形或損壞。

與此同時,在設施設備上,檢查電路是否有損壞、老化、漏電等現象,電梯運行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排水管道、下水道等是否有漏水、堵塞等問題。

另外,還要檢查外牆、屋面等區域的防水層是否完好,外牆皮是否存在空鼓、裝飾層是否鬆動以致脫落的現象;評估消防通道、滅火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消防設施是否完善。

體檢頻次如何?從一些試點城市可以看出一些操作辦法,但是仍需要更多試點城市探索經驗。

以青島爲例,在體檢頻次上,居民自建房實現重點管控房屋每月巡查1次、強化管理房屋每季度巡查1次、常態化管理房屋每半年巡查1次、颱風等特殊天氣不定期巡查,確保監管到位。舊、危房爲重點,專業人員定期檢查。對隱患房屋或疑似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應及時組織專業力量或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定期檢查。當房屋超過設計使用年限三分之二時,應至少每5年進行1次專業檢查;超過30年且無設計使用年限的經營性自建房,應至少每3年進行1次專業檢查。對鑑定爲C、D級且實施加固處理後的房屋,至少每2年進行1次專業檢查。

在趙秀池看來,針對不同的房屋應該制定不同的房屋定期體檢制度,對於人員密集場所房屋、房齡較長的房屋要增加體檢的頻率。各城市應該制定房屋安全管理的法規制度,強制各類房屋進行定期體檢。

爲了更好地對房屋進行體檢,業內人士建議引入智慧化管理。以北京市東城區爲例,針對轄區平房院落多、房屋老舊、汛期房屋滴漏問題時有發生的實際情況,在房屋體檢後建立房屋滴漏隱患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在線申報,加快隱患問題報送和處置流程。

此外,在房屋體檢後,可以給房屋建立編碼,搭建信息庫,並進行分類監測,實現全生命週期管理。

至於房屋體檢的資金來源,業內人士表示,“三項制度”中的房屋養老金制度,將爲房屋體檢提供資金支持。

趙秀池表示,房屋體檢的資金來源籌集是值得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住宅房屋體檢的資金可以來自於房屋養老金的公共賬戶,同時建議引入房屋保險制度,將房屋體檢與房屋保險有機結合,使房屋安全的事後補救變爲事前防範,更好地保障各類房屋的使用安全。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段文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