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歌》霸榜,婚姻家庭劇有了新三觀

作者|阿po

最近《凡人歌》的劇情裡,沈琳放下曾經中產太太的身段,做起了伺候人的月嫂工作,彈幕沒少勸說“趕緊開公衆號”——沈琳的扮演者殷桃,在剛播完的另一部婚姻家庭劇《小夫妻》中,角色也是重返職場的全職太太,靠着創業做公號大V混的風生水起。

甚至連上一輩的女性面對困境也都有了”出走的決心“,比如說《小夫妻》的女主母親就與老閨蜜們同遊世界;男主母親受兒媳公衆號文章影響與老伴離婚;《小日子》的女主母親也離開大男子主義的老公。

也不能怪觀衆分不清,確實到了2024年,婚姻家庭劇再度霸佔熒屏、引發熱議。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表格

和前一代婚姻家庭劇裡刻板印象的“防出軌、打小三、婆媳大戰”不同,新一波劇情套路呈現了另一種圖景:全職太太再就業,生完二寶拼三寶,婆媳姑嫂無需撕X、彼此做了女性後盾,但因爲經濟下行生活降級,最後發現能活着就挺不容易。

確實,如今婚姻家庭劇的主角主要年齡層爲28-40歲,翻譯成更容易理解的標籤就是85後到95後。

新一代人的婚姻家庭劇,一方面有着諸如“不想在出租屋裡生孩子”、“35歲事業焦慮”、“老人環遊世界不帶娃”、“體制內男女友”等新式話題,另一方面家長裡短一地雞毛的傳統夫妻問題依舊存在、解法不同。

婚姻家庭劇算得上國產現實主義特色“閤家歡”題材,可是爲什麼總是很難“歡”起來?這一屆婚姻家庭劇又“變”了什麼?有沒有一款可以對乳腺很友好的婚姻家庭劇?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聽了聽創作者們的意見。

新視角與新議題

《凡人歌》在各大榜單上的數據一路走高,如今已經斷層霸榜數日,網友盛讚其“不再搞出軌小三那套狗血”,其實“那套狗血”在近幾年的婚姻家庭劇裡都不太看見,早已作古。

《好事成雙》的編劇錢晶晶告訴小娛,這是一個時代變遷後,當下人們價值觀與個性的變化。

“現在的婚戀關係處於新舊婚戀腳本的衝突與更迭階段。我們媽媽這一輩拿了舊戀愛腳本,會重視小家庭的集體,爲孩子和家庭奉獻,即便丈夫出軌也能隱忍;年輕人拿的新戀愛腳本里,大家都更注重自己的感情與個體的感受。”

如果從現在年輕觀衆的視角看過去婚姻家庭劇,女主角對家庭和婚姻都是服從的,只有靠丈夫出軌、小三上門這些外部衝突爲女主角製造困境,多少有點“沒苦硬吃”的意思。現在的女性面對這種外因,只會覺得“男人多的是,換一個就好了”,不會陷於“男人出軌是不是我的錯”的內耗之中。

所以隨着年輕人本身的價值觀變化,婚姻家庭劇也有了視角上的大轉變。從“苦苦維繫兩個人之間婚姻”,延展向了兩個方向:一種是更聚焦個體性格的女性主義,一種是更放大到社會變化下的家庭變化。

《凡人歌》是後者,其中三對婚戀人物的關係變化無關人倫秩序,而是通過下行的經濟大環境,爲家庭與個人都帶來階級滑落的危機,從而考驗夫妻戀人的價值觀、金錢觀、工作觀的新三觀是否一致。

王驍飾演的那偉作爲家庭的經濟支柱,其事業變化帶來的家庭危機從來不是家庭成員之間的信任危機,所以“離婚”從來不在他的生活課題裡;私企的高薪金融經理謝美藍和物慾極低的體制內老公沈磊,原本就因爲女方母親重病去世留下心結,在兩人經濟差距變大之後再度爆發;及時行樂的李曉悅與“卷王”那雋,則頗有前一對“性轉版”的意思。

《凡人歌》中三對夫妻戀人的職場狀態

社會經濟危機是“後經濟時代”所有婚姻家庭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最大問題,《凡人歌》第一次將這個問題具象化到了三對婚戀關係的人物組身上,並且給出三種不同的解法。

“我覺得婚姻家庭劇裡面臨的問題,確實來來去去就是一些相似的問題,但是每一個階段或者說每一個時代,對於這些問題的解法是不一樣的,這是這個題材如何破局的氣口。”錢晶晶認爲。

《凡人歌》找到了“後經濟時代”的破題口,《好事成雙》則是用到了“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的新女性思維破題口,將“渣男出軌打小三”的傳統思維轉變爲“渣男出軌打渣男”的現代思維,更聚焦個體感受的當代年輕人,在婚戀中的價值觀是主張“誰犯錯就制裁誰”,絕對不再“受害者有罪論”。

面對這個新課題,開場影業製片人以剛剛做完的《好運家》爲例告訴小娛,男女主角開局即離婚,沒有第三者的外因推動、沒有社會環境變化的外力壓迫,甚至很多人不認爲這是值得離婚的問題,但兩個人在一起不開心了就分開,也像是當下人們選擇“及時行樂”的一種方式。

能把個體感受做清楚的婚姻家庭劇就很不容易了。大有可唯負責人、《好團圓》總製片人張爲爲認爲,關鍵是把來源於真實生活的人物關係做透徹。

“很多生活劇裡做的所謂一地雞毛,單純是做出了事件,如果你沒有很好地從人物出發,讓人感受到這些事情形成原因,那麼觀衆的共情感就會很弱。”

另外,婚姻家庭劇中,除了婚戀關係,還有亞洲人最重視的家庭關係,《好運家》中的婚姻關係是讓人物迴歸原生家庭關係的推手,代際關係的衝突與磨合也是重要議題,《煙火人家》則更爲直接地將女性組成的家庭代際關係作爲焦點。

中國的婚姻關係,造成問題的原因與出了問題的後路,都與家庭關係、代際關係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恰逢時代變化而被放大的代際衝突,也難免成爲眼下此類題材的最佳議題。

女性角色的“爽”與現實困境的“不爽”

“你知道我在外面賺錢多辛苦嗎?”這句臺詞從婚姻家庭劇的女主角嘴裡說出來,觀衆網友的反應都是“你都不知道有多爽”!

《小夫妻》截圖

電視劇作爲女性受衆比例較大的娛樂產品,婚姻家庭題材的女性受衆比例更大。流媒體時代側重to C用戶思維推導內容創作方向,於是新版婚姻家庭劇的最大變化,是女性用戶中心制:女性角色從人設上“站起來”了。

最直觀的就是女性角色即便婚後接受了“全職媽媽”的家庭分工,也具備了遇到困境可以隨時復出賺錢的工作能力:

《好事成雙》裡林雙拿的是不容忍丈夫出軌、立刻反擊,並且很快事業有成,有人人仰望的霸總追求;《凡人歌》裡沈琳生孩子之前是月入兩萬以上的人力總監;《我們的婚姻》裡沈慧星婚前是頂尖大學高材生;童瑤近幾年的都市劇幾乎全部是“江浙滬獨女”劇本,但凡結婚都屬“下嫁”。

全職媽媽人到30+想重回職場在現實中有多困難?再轉頭看這些劇情裡的“全職媽媽”從“隱忍女人”變成了“女性隱士”,都是爲愛大隱隱於市的女性精英,何嘗不是一種“女頻爽文”?

甚至“爽”到不僅年輕女性、中年女性婚戀遇到問題時,堅持切割問題婚姻不內耗,連帶着長輩女性也要一起“覺醒”。

《小夫妻》中原本以帶孫子爲餘生主業的女主母親,在灑脫老閨蜜們的影響下,快速自我鬆綁,與老閨蜜們同遊世界;男主母親一生活在大男子主義老公的陰影之下,受兒媳公衆號文章影響,臨老與老伴離婚(有種《出走的決心》之感)。恰巧同一位演員在《小日子》裡,也“教育”了一名受氣親家自我覺醒,離開大男子主義的老公。

《小日子》裡女性意識“卷”到奶奶婆婆也要“覺醒”

“《好事成雙》的定位就是有現實質感的女性爽劇,小說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網感,鮮明尖銳地表達了一種很新的女性價值觀,我們在改編時花了很多筆墨加重對兩位女性角色現實困境的描寫。”編劇錢晶晶向娛樂資本論坦言。

《我的砍價女王》原著作者睡懶覺的喵,從事小說作者兼編劇的工作,對這一做法非常認同,“我們在做婚戀故事的時候,靈感是來源於現實,但解法是高於現實,用夢幻或者喜劇的外殼和現實深刻問題結合起來,就會更接地氣。”在她的婚戀家庭小說《重生之撿錯男神》中,在遇到很多婚姻家庭現實問題時,丈夫會更多的採取符合女性觀衆爽點的解決方式,這種男性做法非常少見,甚至被平臺分類爲“科幻片”。

只不過,婚姻家庭劇裡,女性角色“爽”的前提是先經歷“不爽”的困境。

睡懶覺的喵表示,“如果沒有矛盾只看平平淡淡的生活,那這部劇就沒有拍的必要了,無論後面是溫情還是爽感,都是建立在人物跌到谷底的基礎之上。”

《凡人歌》23集截圖

總共40集的《凡人歌》,在23集夫妻雙雙做着底層工作、發表情包互相慰藉之前,都還是“牛馬社畜見者心酸,中年夫婦聞者落淚”的“乳腺殺手”情節,幾乎每一集都在爲主角們的中年困境與家庭煩惱而窒息。

《好事成雙》因爲女主聯手反殺渣男不夠徹底而“傷”過觀衆乳腺;《女士的品格》裡無法理解女性婚育焦慮的超絕鬆弛感老公把女觀衆氣個不輕;《燦爛的轉身》御姐新戀人把墓地當新房送愛人的直男爛梗也是能夠讓所有看了劇的女觀衆想上去扇他巴掌;更不要說《煙火人家》強控制慾媽媽和叛逆女兒的代際關係;還有很多女性標籤的婚姻家庭劇裡,主角們人到中年經歷失婚失業失去親人的三重打擊。

《女士的品格》裡不理解妻子的“小丈夫”

也難怪網友“邊看邊罵”,並且大部分此類題材的播放數據不會太差,似乎因爲可以爲網友帶來不少話題討論空間。錢晶晶笑言,“生氣也好,開心也好,生活的苦悶還是需要通過一些情緒去發泄,這些劇還是可以提供不少社交價值與情緒價值。”

倒是婚姻家庭題材幾乎要和女性題材劃等號,大男子主義的男性在婚姻家庭劇中逐漸絕跡,八年前《小丈夫》裡姐弟戀的年少老公還是孤品,八年後的劇裡處處都是“小丈夫”,而且是綜合能力或者經濟條件要矮老婆一頭的那種“小男人”,男性視角也在不斷削弱。

張爲爲認同這一現象,而作爲創作者可以做的只有,“我們在創作這類題材的時候,同樣很在乎男性角色的塑造,不會單純地將男性角色寫成反派工具人,而是渣男也好、好男人也罷,他走到這一步的過程都會盡量呈現出來,把人性的複雜呈現出來。”

開場影業製片人則認爲,不一定要標記太強烈的女性標籤,以羣像劇的態度去創作,“《好運家》我們就不希望拿性別矛盾和女性主義口號做話題,希望相對真實地呈現出夫妻雙方都能理解的婚姻關係。”

下一步還有哪些可能性?

“輿論大環境給予婚姻的負能量太多了,女性對男性失望,男性又覺得戀愛成本太高,大家對婚姻都開始失望和逃避。”睡懶覺的喵認爲,這或許在提示婚姻家庭題材的另一種方向,“抖音婚姻情感賽道以前都喜歡突出誇張夫妻之間的矛盾,但現在慢慢也開始出現一些講述夫妻溫情向的賬號了,這類賬號粉絲的反饋非常不錯。”

從《去有風的地方》到今年《我的阿勒泰》,充滿治癒效果的返鄉劇成了年輕人追求的新方向,爲什麼婚姻家庭劇不可以治癒?《凡人歌》收視上升的轉折就是依靠夫妻之間的理解與互助。

“以市場角度來說,大衆看多了生活困境之後,反焦慮的情緒也很旺盛,大家都不想累個半死回家看個電視看得更煩了,所以我們在做《好運家》的時候也希望通過重組家庭的溫馨,讓觀衆對生活增加一些信心。”開場影業製片人敏銳地提及“反焦慮”情緒,看多了原生家庭矛盾之後,也許可以理想化地讓大家感受一些“有父母真好”“有兄弟姐妹真好”的暖心情緒。

從創作風格來說,或許接下來婚姻家庭劇的基調會逐漸走向“暖色調”。

從創作切口來說,《凡人歌》已經開始放棄討論婚姻中夫妻雙方的對錯問題,轉而探究生活方式的選擇。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如今婚姻家庭劇展現的主體人羣80後到95後也覆蓋了15歲左右差距,幾乎是一代人的年齡,那麼根據細分年齡層所產生的不同價值觀,亦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探究空間。

比如錢晶晶認爲,婚姻制度可能會式微,但不會消亡,它有可能走向很多元化的方向:多孩家庭與同居丁克家庭會同時存在,甚至同居不結婚。生不生孩子也已經不是社會責任感而是個人私密問題,他人無權過問。

睡懶覺的喵也認爲,“90後到95後有很多夫妻已經不再是傳統的生活模式,她們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經濟分開、娛樂分開,甚至提防彼此。你說他們之間有愛,肯定是有的,兩個人還會互相取暖,只是取暖的方式和90前已經大不一樣。”

這類題材出爆款好劇難,要做到突破和創新更是難上加難。張爲爲直言,家庭劇應該先真實地還原生活本來的樣子,做好“繼承”之後再談“創新”。

確實,世上的人有千姿百態的過日子方法,生活也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所以想要客觀展現生活,就還有很多的模樣可以拿出來欣賞。

除開這些傳統創作模式的考量,國產劇走向高度精品化的時代,不同的類型化創作或許也可以納入考量範圍。

在一些網友感慨《貧嘴張大民》式的家庭喜劇絕跡時,《一宅家族》《家有姐妹》等家庭情境喜劇時而出現,愛奇藝“小逗劇場”和騰訊視頻“板凳單元”未來是否出現婚姻家庭題材的故事也說不定。

在微短劇領域紅極一時的“妻子的復仇”題材,在長劇領域也早已出現《白色月光》《妻子的選擇》《婚姻攻略》等婚姻懸疑劇的強類型樣板,以《隱秘的角落》《漫長的季節》知名的導演辛爽非常擅長生活懸疑劇的做法,當代諜戰劇《對手》更因爲婚姻家庭部分過於寫實而出圈。

強類型劇在元素融合與視聽新鮮感上有很大的優勢,流媒體時代,視頻平臺也希望鍾愛的精品短劇集可以出現更多元的新題材。

張爲爲表示,除了劇本之外,視聽方面的質感也很重要,“《好團圓》的劉棟導演就會通過運鏡和構圖,把人物困境從極具壓迫感、擁擠感的鏡頭氛圍裡呈現出來。”

當婚姻家庭題材也可以做出不同強類型劇的時候,網友就不用再羨慕《邊水往事》《新生》裡纔有的絕妙鏡頭審美。

婚姻家庭,無論新式舊式,都是中國人永恆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