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拎得清,纔是真的靈!
上帝不響,
像一切由我決定……
——《繁花》
文丨舊故麻袋
來了,來了,《繁花》最終章終於來了!
聲色犬馬、時空交替的那個《繁花》,不聲不響,讓寶總重回阿寶,至於大家熱議關於川沙那塊地的價值,那就是二十年後的另一個故事了!
《繁花》有熟悉的王家衛常規三件套:鏡頭美學、矯情臺詞、神仙選角,再加旁白和字幕。王家衛的味兒,更足了!
朋友都幾次三番問我:爲啥不早點寫《繁花》,熱度都要過去了,電視都要完結了。
說對點了,我就是要等電視完結了纔開始寫,這是對一部好作品起碼得尊重。
你如果看我在一部電視剛播幾集就開始寫了,那一定是一部爛劇,不吐不快,給大家排雷;如果是放一半就迫不及待寫的,一定是部神作,想讓大家趕緊去看,別錯過。可若是遇到走心的、與衆不同的,我會選擇在它完結後再聊,畢竟有些事,不是一兩句話能說透的。
爲什麼說《繁花》經典?可不只是因爲它出自名導之手,更不是因爲這部劇的陣容強大,而是它把中國90年代初,經濟發展的脈絡梳理給了大衆,讓我們這代人看到了當時這個時代的熱血。
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在經濟條件並不友好的情況下開始走上騰飛之路的,又是如何見證一個個老闆憑藉自己的頭腦發光發熱的。黃河路,就是見證,在黃河路上混過的人,都是見證者。
就好比與《繁花》同一時代背景下的《山海情》,也同樣經典一樣。
90年代初,上海黃河路的繁華和紙醉金迷,是當時西海固人民想都不敢想的存在,在他們的認知裡,吃飽穿暖就是最幸福的日子,哪曾想還會有黃河路這種一晚上消費能高達到三萬多的地方。
《山海情》講扶貧,講國家如何將一個飛沙走石的荒漠變成勃勃生機的綠洲的故事。而《繁花》講繁華,講乘着市場經濟的春風,一代商人是如何在這個規則體系下玩轉存活的故事。一個是“活着”,一個是“活下去”,同樣的年代,不同的境況,同樣的經典。
回過頭看《繁花》,王家衛可不只描繪了黃河路的燈紅酒綠,還把不少筆墨放在了市井街頭的昏暗潮溼裡。畢竟黃河路的故事一出接一出,唱的那都是新鮮事,可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只有市井街巷纔是充滿煙火氣的日常。
所以,比起商戰的緊張和黃河路老闆娘們之間的競爭,我更喜歡玲子那個充滿人氣和人味的夜東京;比起阿寶和李李之間強強聯手的惺惺相惜,我更喜歡“碰哭精”和“十三點”之間輕鬆相處的點滴情誼。
初看《繁花》,以爲是阿寶這個主角作爲寶總的呼風喚雨,可越是看到後面,就越覺得,阿寶更像是綠葉,徘徊在綠葉身邊那些茁壯成長的鮮花纔是真正的主角。
咋咋呼呼的汪小姐成長爲能屈能伸的汪明珠;依附寶總嗜錢如命的玲子成長爲斬斷情絲後凡事靠自己的玲子;隻身一人來到黃河路打拼的李李成長爲寶總的後盾;用蠻橫無理僞裝自己到最後一無所有的盧美琳。主角是菱紅、是雪芝、是林太……
阿寶更像是個見證人,見證了這些人在這個時代中的摸爬滾打,見證了這些人在這個時代撐起了半邊天。
女性羣像讓這部劇有了更深刻的意義。
《繁花》還有一個獨特的地方,就是語言,很少有內地電視劇會出方言版,但《繁花》不同,普通話版不僅腔調不對,每個人物說話的語氣也不對,口型還對不上,平庸的很具體。
而滬語版,恰恰彌補了這些缺陷,無論是從上海話的腔調還是上海話的語言魅力上,都達到了堪稱“驚豔”的效果,地域張力拉滿。
特別是馬伊琍飾演的玲子,或許是之前看過她主演的《愛情神話》,所以聽馬伊琍說上海話特別親切。那種又嗲又糯的語氣,連罵起人來都有幾分嬌俏。
加上我本就是杭州人,對滬語的接受指數是100%,甚至劇中有很多方言說法,杭州也有,比如“十三點”、“花頭精嘎透”、“弄不靈清”、“伐得尬”……這些話,生活中就常聽父母講,所以滬語版與我而言就更覺得親切了。
《繁花》火的一塌糊塗,從某種程度來講是王家衛效應,但更大的原因是源自它的地道。
時代的地道,很多人說這劇拍的太港風,這話我要辯駁一下。90年代初的上海,被稱爲“小香港”,繁華、奢靡,有一夜暴富的故事,也有無數的傳奇,特別是黃河路上,那更是熱鬧非凡,可能燈紅酒綠讓你晃了眼,可能有部分誇張的成分在,但那確實就是當時的上海啊。
人物的地道,遊本昌的爺叔、胡歌的阿寶、唐嫣的汪明珠、馬伊琍的玲子、辛芷蕾的李李、範湉湉的盧美琳……無論從服化道還是臺詞人設上,都做到了地道,你或許再也想不出還有誰能代替遊本昌、胡歌、馬伊琍、唐嫣、辛芷蕾,他們像是被角色附了身,對人物的塑造和信念感極強。
鏡頭語言也是極美的,遠近得當,快慢得當,有些鏡頭不用旁白,不用臺詞,甚至不用演員的刻意表達,你就知道這個鏡頭要表達的寓意是什麼,王家衛的鏡頭養人,我從前不明白,現在才發覺。
年代劇被王導拍成了“天花板”級別,這讓之後的年代劇怎麼活,加上王導斥巨資,買下了很多當時那個年代的音樂版權,像張學友的《偷心》、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溫兆倫的《隨緣》、李宗盛的《我是一隻小小鳥》、王傑的《安妮》、草蜢的《忘情森巴舞》&《紅脣的吻》、費翔的《冬天裡的一把火》、陳勳奇的《再回首》、王菲的《執迷不悔》、Beyond的《光輝歲月》&《喜歡你》等等,這手筆,可不是小數目。
拍了這麼多年,花了那麼多精力和資金,王導的第一部電視作品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至少觀衆叫好又叫座,要相信市場永遠都是對的。
《繁花》電視劇雖然完結了,但裡面的人物值得被拿出來一品再品,之後會將劇中的一些人物單獨拎出來做專場,這周,我是“繁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