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系高材生罹「最癢疾病」 皮膚癢到掉屑破皮
皮膚科醫師提醒,不要等到惡化才就醫,用藥也不應自行停止。(圖/皮膚科醫學會提供)
「好癢,皮膚到骨頭有上萬只螞蟻在爬!」異位性皮膚炎被稱爲最癢的疾病之一,臺灣異位性皮膚炎以兒童和青少年爲大宗,不少青春期學子因飽受皮膚脫屑、奇癢無比而失眠所苦,人際、學業都受到嚴重影響。皮膚科醫師提醒,其實現在健保已有給付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可讓中重度患者「癢感近乎消失」。
臺灣皮膚科醫學理事長,成大醫院皮膚部醫師趙曉秋指出,全臺約有30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10歲以上患者有38%病情易反覆發作。傳統藥物治療多采取外用藥膏與口服類固醇,部分病人擔心類固醇副作用,治療意願不高,常拖到急性惡化才就醫,稍有好轉又停止正規醫療。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暨發言人黃毓惠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屏障異常」和「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疾病,其中重度患者常因爲皮膚脫屑、傷口流血體無完膚、失眠焦慮,也常受到周圍他人的異樣眼光,生理與心理壓力都相當龐大,但過去20年來傳統治療對中重度患者效果有限,僅能改善3至4成的皮膚症狀。
26歲的賴同學,出生就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傳統藥物治療的改善程度有限,曾沮喪自覺像怪胎。使用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後,病竈快速完全消失,目前已長期用藥兩年,穩定控制,用藥安全性監測數值皆正常。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表示,健保自4月起新增給付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用於治療12歲以上異位性皮膚炎中重度患者。醫學會同時發佈醫病共享決策工具,幫助病人更加了解自己的治療方式。
國內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以兒童和青少年爲大宗,特別是正值青春期的患者,越早接受正規精準治療,越有益於成長髮育,避免引起長期身心壓力,擁有良好生活品質。
黃毓惠表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致病機轉相當複雜,尤其亞洲人種有多種免疫細胞與細胞激素參與其中,目前已有進階的口服免疫調節劑可以穩定控制病程。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從發炎激素分泌的源頭進行抑制,有效改善惱人的皮膚病竈及搔癢症狀。
黃毓惠說明,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目標以「病竈幾乎清零」或「癢感近乎消失」,幫助患者長期穩定控制病情。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每天只需要服藥一次,隔天就能立即止癢,經一定時間穩定治療多數病患能達到預期目標。健保將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納入給付,對病況嚴重病人是一大福音,特別口服用藥的方便性,可減少患者請假看診天數、舟車勞頓往返醫院的時間與金錢,相當適合青少年,對於害怕打針的患者,也提供更佳選擇。
臺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鍾文宏也提醒病友,現在有良好新藥能夠控制病症,只要1至2個月就能有良好治療成果,切勿受到不正確資訊誤導而中斷正規治療,對病情無益,甚至有害。
鍾文宏指出,臺灣門診病患人數衆多,醫生與病人溝通與討論病情時間較少,皮膚科醫學會推「醫病共享決策」,病患與醫生能加強溝通,尤其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更加了解疾病性質,以及治療方式或藥物,同時藉着醫生整體評估、搔癢數字評量表、溼疹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判斷治療成果如何,病人也能知道不同藥物的使用劑量、頻率、止癢速度、外觀改善程度、與副作用等資訊,最後在醫師與病患討論下,病人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