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少子女化建言 託盟:一味發津貼恐損孩童認知發展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說,聯合國人口基金研究指出,普及公共化托育設施纔能有效抑制少子女化,國內策略卻非如此,導致政策愈執行生育率愈低。記者林琮恩/攝影

臺灣面臨少子女化困境,政府提出發放育兒津貼、延長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促進女性二度就業等政策方向。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今天發表少子女化對策建言,聯盟召集人劉毓秀說,聯合國人口基金研究指出,普及公共化托育設施纔能有效抑制少子女化,國內策略卻非如此,導致政策愈執行生育率愈低。

劉毓秀表示,政府應支持雙薪及單親家庭兼顧就業與育兒,擴充、普及公共托育設施,從託嬰至後續國教育都應該公共化,且需解決育兒家庭經濟安全及居住問題;另,應讓少男少女以合適管道覓得伴侶,消除婚育障礙讓更多女性願意步入婚姻,同時支持單親女性人工生殖,以多重面向解決生育率低的問題。

少子化讓可生育的女性人數下降,依國發會人口推估,2070年育齡女性僅剩總體人口四分之一。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黃喬鈴說,因應育齡女性減少,政府遏止少子女化的關鍵政策,應是幫助女性穩定工作,兼顧家庭,但近期政府卻提出協助婦女「重返職場」的措施,形同要求女性「先離職回家育兒」,如此守舊的思維,年輕世代無人願意買單,且根據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女性因生育離職至復職的就業中段時間,長達4年半,可見重返職場絕非易事。

政府推出育兒津貼政策,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曾說,要發給育嬰家庭每月3萬元。黃喬鈴表示,聯合國調查已顯示,育嬰津貼對提升生育率效果有限,還恐誘導貧窮女性,以生育換取津貼,讓其陷入不利處境,且國外研究顯示,缺乏高品質的家外專業托育服務,短期會影響兒童認知發展,長期更可能導致犯罪率上升,不利社會發展,「政府不該如此,陳時中政委既有龐大預算,應對症下藥,擴建公共托育資源,與有彈性的育嬰假。」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說,年輕夫妻不願生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經濟負擔過重,比起「膝反射式」方法津貼,政府應該正視年輕世代經濟負擔,源自於制度、政策設計不完善,未圍繞生養家庭設計,例如許多家長反應,課後安親班、寒暑假夏令營等花費甚鉅,政府應設法讓課後照顧公共化,減輕家庭安親負擔,並讓育嬰留職停薪制度彈性化,以減輕女性薪資損失。

衛福部社家署代理署長周道君說,將會持續推動0至2歲公共托育資源布建,增加托育量能,提供家長正向教養子女相關資源;綜觀國際政策,布建托育資源多是基於提升女性勞動參與率的立論,但由家長自己帶、送託嬰中心2方式應該並進。不論以何種方式育兒都要提供資源,讓孩子在好的環境成長。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今天發表少子女化對策建言。記者林琮恩/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