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遭受重創的蘇軍,是如何從死亡邊緣,轉型成爲勝利之師
衆所周知,在蘇德戰爭初期,蘇軍蒙受了極爲慘重的損失。從1941年6月戰爭開始,至當年年底,在納粹德軍勢如破竹的“巴巴羅薩”行動的猛擊之下,蘇聯喪失了其戰前國防兵力的約一半,達270萬人,超過70%的坦克和自行火炮,55%的大炮與迫擊炮,以及83%的作戰飛機被擊毀或繳獲。
然而,在幾乎崩潰的情況下,蘇軍卻在1942年至1943年逐漸擺脫了連戰連敗的不利局面,並最終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力挽狂瀾,一舉扭轉乾坤。那麼,遭受重創的蘇軍是如何走出失敗的陰影?他們又是怎樣從死亡邊緣涅槃重生爲一支銳不可當的勝利之師的?
向對手學習
納粹德軍的突然襲擊,將蘇軍舊有的編制結構瞬間砸得粉碎。在經歷了一系列失敗後,蘇軍意識到他們並沒有爲戰爭做好相應的準備。看似強大的機械化軍,實則臃腫且笨拙;各集團軍中的兵種比例嚴重失調,不具備獨當一面的戰鬥力;已經過時的騎兵部隊佔用了大量資源,卻根本不能在機械化戰爭中發揮積極作用。
爲此,蘇軍開始注重向他們的對手、當時世界上最擅長作戰的德軍學習,索性將原有的編制體制推倒重來,以使軍隊變得更適合戰鬥。
1941年12月,蘇軍最高統帥部開始根據開戰半年來的經驗教訓,裁減集團軍中的兵員數量,將過多指揮層級和機關、步兵部隊剔除,並增設坦克旅、反坦克炮兵旅及工兵、防空、運輸等技術性兵種部隊,同時嘗試組建集坦克、騎兵、摩托化步炮兵於一體的快速集羣。雖然從紙面數據上看,新建集團軍與集羣的實力相比戰前各集團軍大幅“縮水”,但多兵種的合理配置,卻使其具有極高的任務彈性,相對較小的規模也更容易被那些戰時狀態下倉促提拔、缺少經驗的指揮官所掌握、運用,從而能夠使紅軍更有效地培養出一批高質量的指揮人才。
1942年初,蘇軍開始進一步改革編制體制,原先龐大但無用的機械化軍被解散,取而代之的是效仿德軍裝甲師和摩托化師而組建的15個坦克軍與機械化軍。這些新裝甲力量隨即在戰鬥中表現出比以往編制更強的戰鬥力,促使統帥部在當年夏季又新組建了8個坦克軍與機械化軍。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又開始嘗試組建第一批4個新的坦克集團軍,效仿並用以對抗德軍引以爲傲的裝甲軍。這些作爲“試驗田”的部隊爲蘇軍積累了寶貴的機械化作戰經驗,並隨即被大範圍推廣。在充實了後勤保障與空軍配合後,到戰爭後期,編制和使用上完全成熟的各坦克/機械化軍及坦克集團軍已成爲蘇軍摧枯拉朽的鋼鐵重拳。
日漸成熟的指揮人員
由於受國內一系列政治運動的影響,戰前蘇軍軍官、特別是高級將領的軍事素養的確無法與其德國同行相比。開戰初期的一系列慘敗,很大程度上要拜他們生疏的戰略戰役掌控和拙劣的戰鬥指揮水平所賜。因此,蘇軍統帥部不得不率領紅軍全體指戰員在戰爭中學習怎樣進行現代化戰爭,包括對戰略戰役的掌控能力,戰術戰鬥層面的組織保障,以及後勤、培訓、教育、宣傳乃至各種保證軍隊能夠在戰爭中獲勝並持續高強度運轉的方法。這個學習過程儘管代價高昂,但卻最終令紅軍受益匪淺。
戰爭伊始的失利,使斯大林下決心打造一個精幹、高效的戰略指揮機構,即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大本營有效整合了國防部、內務部、總參謀部及紅軍各個總局和必要機構的力量,從而對戰爭的進行施以及時且專業的指導。總參謀部專門成立戰爭經驗運用處(後升格爲局),專門收集、整理戰鬥文書、行動方案、分析報告與戰役總結,並針對當前戰局第一時間出具相應的建議,這成爲各級指揮部門制定條例與訓令的重要依據。
同時,1941年9月,蘇聯開始實施全境普遍軍事培訓與教育,統帥部和國防部大幅度改革並擴充軍事教育體系,數百所各類院校和68個培訓機構應運而生,軍事指揮進修人員數量在1942年比1941年上升67%。除了培養軍官外,各院校還作爲一個智庫,負責全面分析作戰行動及最新的戰役戰術理論,爲各級軍官、特別是指揮員編訂作戰條令提供重要參考。
蘇聯還特別注重從傷愈歸隊人員中選拔優秀者進入指揮員研修班,同時組織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參謀人員成立戰地培訓團,向各部隊指揮員傳授作戰技巧,並實地組織諸軍兵種合成訓練。國防部各兵種總局、局也直接指派專員至各兵團、部隊開展教學與訓練,並參與編寫兵種戰術手冊與教令。
1942年10月至1943年9月,蘇軍總計接收畢業或結束培訓的各級軍官(包括指揮員、政工人員和參謀人員)36萬名,其中高級指揮員(上校及以上級別)1.25萬人,另有25萬軍官從預備隊中選調或傷愈後參加研修班畢業等待分配。
在經受戰火的洗禮後,這些蘇軍指揮員的軍事素養得到了極大提升,反過來又促使蘇軍各部的戰鬥力和技戰術水平得到了質的飛躍。連他們的對手、在當時最爲善戰的德國人也不得不承認:“戰爭期間,他們(指蘇軍)一直在進步,高級指揮官和參謀人員變得能夠因地制宜、積極主動和隨機應變……對於優秀的戰術家來講,這些素質至關重要。”(《坦克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裝甲兵使用的研究》)
裝備與理論的雙重換代
戰前,蘇聯在新式武器的研發上成就頗多。儘管戰爭的爆發打亂了蘇聯原有的武器換代步伐,但經歷了工業大遷徙之後的蘇聯軍工還是很快消化、吸收的戰前軍事科技的先進成果,並依託戰時體制迅速向各部官兵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卓越的T—34坦克源源不斷駛向前線,替換了大量老舊的T-26及BT系列;“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日益成爲紅軍官兵最爲青睞的壓制火力;雅克系列和拉系列戰鬥機的問世,徹底淘汰了不堪大用的伊-15/16系列戰鬥機。
更爲關鍵的是,蘇軍的新式裝備完全是根據戰爭需要而研發建造的,其通過巧妙的系統設計,在主要技戰術指標上取得了能夠抗衡乃至超越德軍同類武器的性能,而對其餘標準則在保證可靠使用的情況下儘量壓縮。這樣的武器雖然看似“粗糙”,不如德軍那些“高大上”的裝備更吸引人的眼球,但它換來的卻是幾倍於德軍同型裝備的產量,最終以“平民武器”壓倒了“精英武器”。
指揮力量的脫胎換骨、裝備水平的不斷提升、官兵經驗的日積月累,最終使蘇軍戰略戰役理論的發展突飛猛進,並超越了德軍同行。1943年夏庫爾斯克戰役之後,蘇軍開始有計劃地實踐其戰前就已經醞釀的“大縱深戰役”。蘇軍往往在幾百乃至上千公里的寬大正面上,同時或連續投入十幾個方面軍實施多場不間斷的進攻和突破,從整個戰線上對德軍施加巨大的壓力。正是這樣的“千刀萬剮”,最終嚴重削弱了德軍的實力,併爲其在1944年的災難埋下了伏筆。
與此同時,在戰爭中逐漸成長併成熟的蘇軍統帥部和各級指揮員對這些戰役的策劃、協同和控制越來越嫺熟,即便是單個方面軍或集團軍的作戰運用水平也明顯提升。這更加清楚的表明,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蘇軍都已經具備了向死對頭髮出致命一擊的能力了,接下來唯一的問題就在於這一擊將在何時發起。
總之,因爲遭受了驚人的失敗,蘇聯不得不着手構建一支新型軍隊以抗衡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爲了避免覆沒,蘇聯領導層和蘇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努力,通過在建設什麼樣的新軍隊和怎樣運用新軍隊兩方面不斷取長補短、師夷長技,加上自身的巨大付出與犧牲,最終讓他們得以徹底走出失敗的陰影,並從1943年起不斷從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
作者:林森 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徐焰《鐵血蘇德》
2、戴維•M.格蘭茨《泥足巨人:蘇德戰爭前夕的蘇聯軍隊》
3、戴維•M.格蘭茨《巨人重生:大戰中的蘇聯軍隊1941-1943》
4、馮•梅倫廷《坦克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裝甲兵使用的研究》
5、保羅•卡雷爾《東進》
6、傑弗裡•羅伯茨《斯大林的戰爭》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