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遭性侵難開口 李昌鈺分享「洋娃娃」辦案經驗

兒童遭性侵難開口李昌鈺分享「洋娃娃辦案經驗。(圖/示意圖/取自pixabay)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兒童遭性侵會留下一輩子創傷,但礙於表達能力有限,往往無法描述受害過程。神探李昌鈺博士出席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首場研討會,分享辦案經驗,美國因知道幼兒語言困境醫護人員在面對性侵案時都會準備「洋娃娃」,讓幼童指出遭侵犯部位,再請鑑識人員進行被單、毛髮精液唾液分析。

李昌鈺表示,美國每年約有15萬名受虐兒,主要可分爲7大類型,除了犯罪外,還有精神虐待、藥物虐待、精神虐待、情緒忽視等。過去就有父母小孩哭鬧厲害,在奶瓶裡裝毒品餵食,讓幼童在小小年紀就成了吸毒犯,有些還合併有AIDS、肝炎病症,引發社會問題

▲李昌鈺博士分享親子犯罪採證。(圖/記者嚴雲岑攝)

李昌鈺提到,在不正常環境成長的幼童,身心靈都會受到影響,如果小時候接觸毒品,長大成爲毒癮者的機率就很高;如果小時候被虐大,長大也有可能會成爲施暴者,「這就是所謂的歷史會循環」。

李昌鈺說,幼兒性侵案施暴者常爲熟識族羣臺灣有亂倫個案,美國也有,有些還是父親祖父哥哥親戚一起性侵同一被害人母親爲了維護家族聲譽,往往會選擇隱忍,最後是老師發現學童個性變得孤僻、沉默寡言,通報警方後才揪出整起事件

李昌鈺說,兒童問題複雜、牽涉層面廣,林口長庚成立兒少保護專責機構,或多或少都有幫助。一旦醫院發現孩童出現可疑傷口,就可通報警方,讓鑑識人員與醫師一起進行蒐證。若幼童不幸死亡,就要通知法醫化驗有沒有毒物農藥、性犯罪與新舊傷,「兒少保護牽扯到整個社會,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解決」。

▲李昌鈺博士應邀至林口長庚兒少保護中心首場論壇演講。(圖/記者嚴雲岑攝)

長庚醫院自去年11月起,撥款擴大兒少保護工作,現已成立「兒少保護中心」,推動相關工作。林口長庚副院長黃璟隆表示,去年院內通報疑似兒虐及疏忽中重傷害與死亡兒童約141人次,能代爲提起獨立告訴者僅有4位,機率小於3%。

黃璟隆表示,希望藉由兒少保護中心的成立,教導第一線醫護人員與社工司法刑事觀念,能完成初步傷勢辨認、測繪,及時給予受虐兒少保護。近日院方也與警政單位合作,希望未來能開放檢察官到院偵查,在第一時間協助蒐證與勘察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