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隻港股基金“大回血”,港股節後調整仍有高性價比

10月16日,港股市場仍在震盪中前行。截至當日收盤,恆生指數微跌0.16%,近6個交易日跌幅超過12%,彈性更大的恆生科技指數的區間跌幅則達到18.27%。不過即使有所回調,港股市場仍在這輪行情中收穫不小,上述兩大指數近一個月累計上漲16.8%、26.51%。

在部分基金重倉的港股提振下,不少港股基金賺錢效應顯現,多隻投資港股的基金產品漲幅超過30%,部分科技、互聯網等方向的指數基金反彈幅度居於前列。與此同時,在港股ETF方面,近一個月來,資金主要加倉爲跟蹤港股通科技、恆生科技、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的相關產品。不過已有部分產品出現“落袋爲安”的跡象。

儘管港股走勢出現動盪,但不少機構人士仍抱有信心。有業內人士受訪稱,近期的調整在預期之中。展望後市,作爲“估值窪地”的港股市場吸引力在逐步顯現,在流動性改善和基本面改善的雙擊下,港股市場有望延續反彈行情。

反攻提振業績

9月中旬以來,港股市場先於A股啓動上升通道,恆生指數實現多日連漲,9月10日至10月7日期間上漲超過34%;恆生科技指數區間漲幅甚至達到56.73%。然而,節後港股市場在波動中持續下挫,截至10月16日,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自8日以來分別下跌12.18%、18.27%。

記者注意到,多隻基金重倉股的股價表現也同樣跌宕起伏,部分中資券商股尤爲明顯。以節後回調最多的招商證券(06099.HK)爲例,10月8日至16日,該股累計下跌56.14%,在此之前的10個交易日裡上漲幅度超過330%;中信建投證券、東方證券、中金公司、中國銀河等公司也有類似情況。

整體而言,基金重倉的港股在這輪行情中仍有所表現。據第一財經統計,公募基金在二季度共重倉了317只港股,截至10月16日,其中有78只個股自9月10日以來上漲超過30%。其中,易米研究精選A的獨門重倉股融創中國(01918.HK)區間漲幅達到227.66%,被5只基金重倉的萬科企業(02202.HK)則上漲103.05%。

在這之中,獲得100只及以上的基金重倉持有的港股有8只,其中,被316只基金重倉的美團-W區間上漲46.04%,被百餘隻基金納入重倉股之列的小米集團-W、快手-W、中國神華漲幅則在15%、22%之間,上漲12.02%的騰訊控股則有734只基金重倉持有。此外,信達生物、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移動的區間漲幅則不到10%。

在港股市場大漲的帶動下,不少港股基金的賺錢效應顯現。Wind數據顯示,在9月10日至10月15日期間,有56只(僅計算初始基金,下同)投資了港股的主動權益基金區間上漲超過30%,其中華泰柏瑞新經濟滬港深A上漲42.23%,華泰柏瑞港股通時代機遇A同樣上漲39.36%。

在純港股股票指數基金方面,剔除9月新成立的基金,在9月10日至10月15日期間,即使有所回調,已有數據的170只產品仍實現全員上漲,平均漲幅爲20.26%。其中,有四成產品在這一區間裡上漲超過20%。最高者是易方達中證香港證券投資主題ETF,累計上漲49.75%;廣發中證港股通非銀行金融主題ETF、摩根恆生科技ETF的區間漲幅也在30%以上。此外,多隻跟蹤恆生科技指數的基金反彈幅度居於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近一個月的行情帶動下,港股基金的業績整體得到反彈,但港股市場此前回調許久,因此仍有多隻產品的基金淨值在“水面”之下,有一些甚至已經“腰斬”。第一財經據Wind數據整理,截至10月15日,有11只純港股股票指數基金產品的復權單位淨值低於0.6元。

這些基金的名字中大多帶有“恆生”“港股通”“科技”“醫藥”等關鍵詞。如博時恆生醫療保健ETF、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鵬華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ETF等產品自2021年成立以來的累計回報已經“腰斬”,均淪爲“4毛基”。這些產品的規模並不小,顯然也“套住”了不少偏愛港股的投資者。

港股行情能否持續?

儘管港股市場近來波動加大,但仍因其較高的性價比,吸引着各路資金通過ETF流入。從上述範圍中的港股ETF來看,截至10月15日,近一個月來有64.5億元資金淨流入,其中,跟蹤港股通科技、恆生科技、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爲資金加倉的主要方向,“吸金”均超過10億元。

如大成恆生科技ETF淨流入12.11億元,景順長城中證港股通科技ETF、華寶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景順長城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分別“進賬”7億元以上。

不過,也有部分ETF產品在市場震盪中“落袋爲安”。例如,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在節前上漲區間淨流入近5億元,在10月8日至15日淨流出5.77億元。此外,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易方達恆生H股ETF等產品節後“失血”較多,分別淨流出26億元、10.8億元。

資金進場疊加產品淨值上漲,部分產品的規模速度增長迅猛。如博時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的最新份額爲16億元,而在上月同期只有0.28億元,近一個月增長4.7倍。此外,易方達恆生港股通新經濟ETF、銀華中證港股通消費ETF、景順長城恆生消費ETF、鵬華中證港股通科技ETF等產品同樣增加2倍以上。

此外,科技、互聯網等方向同樣備受關注,多隻百億元級別的港股ETF在近一個月增加了20億元以上。如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從267.19億元增至311.8億元,華夏恆生科技ETF則同樣從204.95億元增至246.59億元,二者近一個月的規模增量均超過40億元。

“節前的一輪上漲主要得益於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以及市場對美國降息週期的預期,這些因素共同提升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同時,‘估值窪地’的港股市場也更容易吸引資金流入。”中歐基金基金經理羅佳明對第一財經說。

羅佳明分析稱,特別是在港股通資金缺席的國慶期間,市場的活躍度依然保持高漲,這表明了海外投資者和香港本地資金的參與度顯著提高。後續調整也在預期之中。“一方面,市場在經歷快速上漲後,自然會出現獲利了結的需求;另一方面,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升也打亂了投資者對美聯儲降息節奏的預期”。

站在當前時點,招商基金投研人士認爲,從數據來看,海外交易型資金流出帶來的第一波脈衝式下修已結束,但在流動性改善和基本面改善的雙擊下,港股市場有望延續反彈行情,估值或將震盪修復。其中,市場預期國內宏觀環境有望明顯回暖,作爲與宏觀環境密切相關的互聯網平臺企業將明顯受益。

滬上一位基金投研人士與第一財經交流時表示,港股市場從2021年初見頂以來,調整幅度非常充分,目前估值也是歷史低位,性價比較高。此外,據其團隊觀察,互聯網等港股市場的權重公司已經顯示出經營趨勢的拐點,基本面也能夠支撐港股未來的表現。

“目前,港股市場估值水平的吸引力在逐步顯現,中期來看市場或在波折中上行。”恆生前海港股通精選混合基金經理邢程告訴第一財經,影響香港市場定價的分子端盈利水平和分母端流動性因子均有望得到邊際改善,較低估值水平不僅將爲市場抵禦外部波動提供緩衝,也有望使港股市場對潛在的增長修復和政策信號更爲敏感,從而提供更大的彈性。

廣發中證港股通非銀行金融主題ETF基金經理羅國慶也對第一財經表示,從流動性角度看,港股資產對全球流動性敏感以及國內經濟預期敏感,9月美聯儲超預期降息50BP使得全球資金開始考慮再均衡問題,這對於港股資產而言構成流動性利好。其次,從經濟基本面看,近期密集的穩增長政策出臺則有利於國內經濟預期的改善。

“經過短期的快速上漲,港股非銀的估值修復行情進入到中後段,後續行情需要國內政策落地後基本面數據的改善來推動。”羅國慶認爲,從基本面角度看,保險對國內經濟預期的敏感度更高,主要體現在經濟預期如果扭轉,利差損、保險的負債端擴張都會有所改善,因此在全球流動性改善、國內經濟預期改善的背景下,港股非銀更具進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