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企業實行共享員工,央媽親手撕下了遮羞布!

作者 | 燕公子

新鮮,真新鮮!

以前只知道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員工倒還是第一次聽說。

正值春招旺季,國內部分企業突然開始推崇“共享員工”——即不與員工簽訂固定合同,只就某一項目進行短期合作,一個員工可同時被多家公司所同時“共享”。

近日,央視《天下財經》節目就重點介紹了”共享員工“模式,大讚其“靈活高效前景廣”,還請了共享工程師趙鬆鬆現身說法。

趙工喜氣洋洋地說,自己同時在做的項目量有六到八個,現在的整體收入比之前提高了約40%至50%。

據宣傳報道,在這種用工模式下,不僅被“共享”的員工也可以實現收入增長,企業也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是妥妥是雙贏福音。

目前最受老闆們青睞的共享職業分別爲程序員、設計師以及財務人員。

看着電視上彷彿推進了什麼重大改革、一片歡騰未來可期的氛圍,我的腦子裡不由出現了一個成語和一個歇後語:

自欺欺人,彌勒佛講新聞——報喜不報憂。

第一,企業的用工支出減少了,可是被共享的員工到手報酬卻增多了?錢哪來的,天上掉下來的嗎?

一個工程師,以前只服務一家公司,可能同時也就做1到2個項目,拿的是百分之百的報酬。現在被共享,同時做6到8個項目,報酬增長了百分之40到50。

羊毛還出在羊身上,傻子也會算這筆賬。所謂的共贏真相,無非是幾家公司一起搞了個打包團購價,榨乾員工的剩餘價值。

要知道,一個員工同時入職多家企業是會被定爲“詐騙”的,現在反過來,多家公司“共享”同一名員工,薪資還嚴重與實際勞動付出不對等,怎麼就值得鼓勵了?

第二,員工的用工風險、基本保障是由用工主體承擔,那共享員工之後呢?工作穩定性、養老保障、醫療保障、生育保障等誰來承擔?

如此赤裸裸的資本剝削,竟然也能被評價爲“靈活高效前景廣”,太諷刺了,形同虛設這麼多年,勞動法的最後一塊遮羞布,終於被央視親手撕下了。

第三,必須啓動共享員工模式的前提基礎,是崗位數量大大大於就業人口,人力資源供不應求。

比如以前村裡只有一頭牛,而作爲重要的生產資料,全村必須對這頭牛實行“共享”,這家用完了那家用。

但是以咱們現在的就業環境和就業待業的龐大人口基數,用的着幾家公司共享一個員工這麼摳搜嗎?有啓動“共享”模式的緊迫性嗎?

要知道,在毫無保障、監管和補充的情況下就開始盲目上馬“共享員工”,本質上就是對《勞動法》的全盤否定。如果咱們確實有這個緊迫性,事急從權也未嘗不可。

但在就業難的大環境下,放任這種衝擊《勞動法》的共享用工模式野蠻生長,最後一定會產生更大的就業率衝擊,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也會大大增加。

因爲,一個工程師做了幾個人的活兒,那被“節約”下來的幾個人便沒了工作,本來就內卷無度的打工人,勢必在卷生卷死中難以自拔。

說完了深層的負面因素,再來說一個淺層的——“享”字的含義是享受、享用,把員工作爲“共享”的賓語,十分不妥。人不是物品,不是牛馬,不該也不可被誰“共享”。

你看街上的共享單車,有多少是完好如初的,又有多少是傷痕累累缺胳膊斷腿的,就該知道“共享員工”到底合不合適。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前兩天看到的另一條新聞。

3名公職人員到棗陽市一家酒店開房打牌,退房時老闆明明退了押金,可他們堅稱未退,其中1人衝進櫃檯踢打老闆,還叫囂“你算什麼級別,棗陽市副市長才和我平級”。

而旁邊另外2人在勸解時,竟然說“你現在別鬧,以後再慢慢弄他”。

現場畫面看得人實在火大,如果非要說是“共享員工”好制度,那就建議先從這幾個人開始推行吧。

一來,領導幹部本來就該起到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二來,也省的他們閒得發慌,捏着官印到處無事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