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 構建“12345”辦學模式

安徽省阜南農林科技學校位於皖北著名的“教育之鄉,文化小鎮”——阜南縣王店孜鄉。學校是安徽省中職示範校、中等職業學校B類達標驗收校,先後獲評國家籃球示範校、國家足球示範校、安徽省職業技能定點培訓機構、安徽省農民工定點培訓學校、阜陽市花園式學校、阜陽市綠色環保學校。

多年來,阜南農林科技學校一直堅持服務地方經濟,圍繞綠色食品產業鏈這個支柱產業,突出學校涉農特色。經過多年探索實踐,現已形成了學校緊密圍繞“一個目標”“兩個方向”“三個層面”“四種途徑”“‘五育’並舉”的“12345”辦學模式和育人實踐。

錨定一個目標:爲黨育人、爲國育才

阜南農林科技學校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發揮地處國家優質商品糧基地、土地廣闊的鄉鎮優勢,努力培養愛黨、愛國、愛阜南、愛農業,紮根肥沃土地、助力鄉村振興的現代智慧型農民。

明確兩個方向:升學與技能並重

阜南農林科技學校爲更好地實現對口升學、優質就業,明確了升學與技能並重的方向。

近年來,學校辦學成績不斷提升,學生紛紛升入理想高校。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服務當地經濟發展是學校的基本定位。如在技能競賽方面,學校在2024年1—4月已獲省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植物嫁接和化工生產技術賽項作爲安徽省技能大賽代表隊備戰即將舉行的國賽。在職業培訓方面,學校面向社會開展技能培訓,近3年學校開展職業培訓年均7000餘人次,培訓人數是在校生人數的2.06倍以上。

涵蓋三個層面:“三全”育人、“三教”改革和學生三素養

爲了貫徹落實“三全”育人、“三教”改革,學校把着力培養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作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現實要求。

實施“三全”育人。學校管理機構健全,設有黨建室、德育處、教務處、總務處、學生處、教研室、辦公室、實習實訓處、財務室、專業系部各類職能部門,領導班子遵循職業教育規律,通過教代會民主審議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起“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機制。全體教師除日常的課堂教學外,還積極參與到食堂、宿舍、基地實踐等管理工作中。學校建成千兆級網絡體系,建設了集教務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後勤服務、行政辦公於一體的智慧校園系統,讓教師能夠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高效育人。

推動“三教”改革。學校將教師的專業成長作爲重點工作來抓,現已建成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優良、適應需要的高質量教師隊伍。學校定期舉行“同做一張卷,師生共成長——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等活動,面向教師團隊開展一體化教學培訓。教材是教學的載體,學校創新優化教材建設體系,對接主流生產技術,吸收行業發展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積極開發校本教材,目前園林技術、作物生產技術、畜禽生產技術、會計事務、計算機應用技術5個主幹專業均有5本以上特色鮮明的校本教材。學校着力推動教學方法創新改革,打造高效課堂;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以網絡環境和數字資源爲支撐的教學新方法、新途徑、新模式,打造25門精品課程和25門網絡課程,實現現場教學與網絡教學的結合,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和育人資源;建有專門的教學研究機構,常態化開展教研工作,研究教學方法的創新實施。

提升學生素養。價值理念、關鍵能力、必備品格是影響學生個人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的核心三要素。學校立足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塑造價值理念。注重加強學生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通過學校管理和學生自我管理,督促其養成文明、科學、健康、規範的日常行爲習慣,如端正坐姿、禮貌問候師長等;一日三餐踐行光盤行動,定期開展儀容儀表檢查、違禁品檢查等活動。

培養關鍵能力。加強校內共青團、學生會等學生組織的隊伍領導、管理與建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開展形式多樣、新穎活潑的社團活動,培養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通過學雷鋒日、五四青年節、職業教育活動周等活動,發揮學生的專業技能、特長;開展各類社會服務活動,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組織開展校級學生職業能力大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積極性。

涵養必備品格。大力實施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組織學生“走進田間、走進企業、走近大師”,培育學生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邀請知名企業家、技能大師、能工巧匠和勞動模範舉行報告會、座談會,引導和陶冶學生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砥礪奮進、追求卓越的職業品格。

打通四種途徑:“崗課賽證”貫通落實

學校堅持探索和實施“崗課賽證”融通育人模式,助推職業教育類型發展,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和社會影響力。

深化校企合作。2018年,學校參與組建安徽國防職業教育集團;2023年,參與建立阜南職業教育集團。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學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結合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實際,制定並實施《現代學徒制實施方案》;與安徽昊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蕪湖德力西電氣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同實施“現代學徒制”聯合育人模式。

優化課程體系。學校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緊密對接阜南縣產業發展需求,將企業崗位所需的基本職業素養和核心技能融入到課程中。目前已建立5個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主幹專業,擁有2個省級優質專業,建有1個現代智慧農業專業羣,每個主幹專業建有5門網絡課程和5門特色鮮明的精品課程。

重視技能大賽。學校將技能比賽相關內容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把技能競賽流程融入到實習實訓中,將技能競賽獲獎選手作爲學習標兵,大力倡導“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連續成功舉辦4屆技能節,每屆參賽學生人數均超過在校生總數的60%。

強化職業證書通過率。學校以產業需求爲導向,紮實開展“1+X”證書試點工作,畜禽生產技術、計算機應用等專業取得X證書比例的人數達到90%以上。如2022年11月,畜禽生產技術專業學生參加了家庭農場畜禽養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通過率達94%,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參加Python程序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初級)考試並全部通過。

實現“五育”並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髮展規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以德爲首。學校着力打造“以文化人、分層遞進、三全六化”的可持續發展特色德育模式,形成學校、家庭、企業、社會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德育體系。每週一舉行主題教育升旗儀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法治教育等活動,通過宣傳教育、演講比賽、作品展演等形式,將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到學生的日常活動中,形成特色鮮明的德育文化。

以智助力。學校深入實施一體化教學,出臺科學、規範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圍繞阜南縣產業發展需求與學校辦學定位和特色,不斷優化專業佈局;注重加強文化基礎教育,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門公共基礎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好公共基礎課程,通過改革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業評價等方式推動教學創新,爲智育提供全面保障。

以體爲基。學校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將體育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上好體育課,將體育課程與職業技能培養相結合,培養本領過硬、身心健康的技術人才。日常開展課間陽光跑操活動、課間眼保健操活動,確保學生每日進行一小時以上的體育鍛煉;常態化開展足球、籃球訓練和比賽活動;定期舉行田徑運動會、武術健身操比賽等體育競技活動,弘揚陽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校園體育文化。經過持續不斷努力,學校在打造“體育強校”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以美爲尚。學校以打造美育品牌爲目標,開展以美育爲主題的跨學科教育教學和實踐活動,將藝術課程與專業課程有機結合;定期舉辦“農林好聲音”“歌唱祖國 傳承經典”校園歌曲大賽等活動,展示學生在美術、舞蹈、音樂等方面的優秀作品;常態化開展“爭做時代新人”演講比賽、“職教生心中的黨的二十大”徵文活動等,舉辦元宵燈謎會,打造書香校園,在校園內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凸顯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教育成效。

以勞爲本。首先,學校發揮“涉農”優勢,堅持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重點依託特色農業實訓基地,向學生開展基地實踐課。每學期開展的勞動教育必修課不少於16學時,讓學生在農業勞動實踐中掌握農業知識與技能,培養具備先進農業知識和強健體魄的現代農業人才。其次,學校依託社會志願服務活動,加強學生的勞動教育。一是推動農業科普宣傳:組織學生以設置展板、現場講解等形式,向公衆普及農業知識,提高其對農業的認識和關注度。二是落實環保行動:組織學生參與植樹造林、清理垃圾等環保活動,提高學生的公衆環保意識。三是開展社區服務:帶動學生爲周邊社區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如幫助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羣體,開展義務勞動等。再其次,學校設立小教官管理巡查崗、衛生撿漏崗、食堂加工與服務崗等崗位,舉辦“冬至包餃子”“端午包糉子”等活動,讓學生參與校內勞動實踐。

櫛風沐雨育英才,協力奮進新徵程。數十年來,阜南農林科技學校承載着學子的求學希望與家長的信任和寄託,全體教師踔厲奮發、實幹篤行,在一片荊棘泥沼中開闢出一條生機勃勃的特色辦學之路。學校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爲目標,着力構築“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職業教育願景,助力每名學子成長成才。在求生存、謀發展的緊要關頭,學校迎來了“創A”的寶貴機遇,這事關學校的整體發展、事關師生的殷切期盼。在創建的征途上,“阜南農林人”的辦學初心不會改變,將始終懷着爲黨育人、爲國育才的決心勇毅前行。

(阜南農林科技學校校長 聶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