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警告風險...陸債市火熱人行監管引議 官媒:不幹預依市場化原則交易

近期大陸債市火熱,大陸央行旗下「金融時報」24日引述業內人士稱,只要機構本着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進行交易,金融管理部門不會直接干預。圖/美聯社

大陸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低迷,但債市表現卻意外出彩,促使監管機構加大調控力度,卻也引來干預市場的說法。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主管的媒體「金融時報」24日引述業內人士稱,監管主要從「宏觀審慎」和「合規」的角度推進,只要機構本着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進行交易,金融管理部門不會直接干預。

大陸債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截至今年7月末,債券市場餘額達167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長9.8%,穩居全球第二位。債券市場交易活躍度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現券交易規模達260兆元,年增33%,換手率1.6倍,較去年同期增長21.5%。

不過,大陸當局最近幾周叫停了債券市場的長期瘋狂漲勢,並壓制了交易量,並多次警告魯莽購買的風險。報導引述專家稱,「這些行爲都是爲了避免單邊一致性行爲可能的系統性風險」。

業內人士指出,大陸債券市場是實體經濟的重要融資渠道。理財資管等產品大量增持長債,既有資產配置的需要,背後也有博弈央行降息預期落地、炒作獲利的想法。這種一致性行爲可能會造成「擁擠交易」,甚至引發「踩踏」,這是讓金融管理部門更爲警惕的事。

對於今年的「債牛」行情,央行從宏觀審慎角度出發多次提示風險,旨在阻斷單邊行情放大風險。專家稱,「我們應更重視投資人教育,提醒債券市場是有漲有跌、投資是存在風險的」。

至於近期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對部分機構違規行爲的公告,被認爲是央行以行政手段干預市場,報導引述業內人士稱,真正讓監管部門出手的是機構存在違規甚至違法、犯罪行爲,「只要機構是本着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進行交易,金融管理部門不會直接干預」。

報導稱,今年以來,債市走勢被市場高度關注,長債殖利率一度持續下行。不過,隨着央行多次提示債市風險,債市多空博弈加劇,市場上短期博弈炒作的行爲開始減少,債券市場供給可望進一步趨於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