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零跑汽車朱江明:有限資金,也能撐起400億市值|年終特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易思琳 北京報道

2024年12月8日,爲了慶祝零跑成立九週年,零跑組織公司內部近5000名工程師一起拍了一張合照。拍攝當天,朱江明穿了和2019年零跑首款產品S01發佈時一樣的襯衫、鞋子、外套。

朱江明非財務出身,大學本科就讀於浙江大學電子技術專業,但身爲浙江義烏人的他,對錢很敏感。朱江明的節省體現在方方面面,他會自己在零跑總部樓下旁邊的羅森便利店買5元一桶的方便麪,也會自己下樓和員工一起買10元一杯的瑞幸咖啡。

創始人的個人特質會投射在他所創辦的公司上。用有限的資金做更大的生意,成爲朱江明一貫以來最擅長的風格。

1993年,朱江明創辦了杭州大華電子設備廠,即後來的大華股份。創辦大華時,朱江明的啓動資金只有5000元。如今,大華市值550億元、市佔率是安防領域全球第二名。

這個風格也延續到了他的第二份創業——零跑汽車。

在零跑汽車的每個月,朱江明都會看“三張財務報表”。他不僅看零跑自身的財務情況,也會密切關注並分析其他車企的財務狀況,尤其看現金流、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

“對方做得好的地方學習,做得不好的地方就儘量避免。”朱江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一位零跑員工評價,“這是刻在義烏人骨子裡的基因。”

技術降本,是省錢的最好方式。成立9年,零跑汽車自研了中央集成式的電子電氣架構、新能源的動力總成、整車架構、智能座艙等。一位零跑高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2022年堅持的全域自研,讓零跑的單車BOM成本下降了1萬多元。

2024年,價格戰打了一整年,對車企最大的考驗之一是成本控制能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更能扛過慘烈的價格戰。零跑號稱“半價理想”,C16對標理想L8,C10對標理想L7。11月,C16、C10分別賣了7945臺、7185臺,分別佔零跑月銷量的19.8%、17.9%。

零跑和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創立時間相近。今天來看,零跑無疑是2024年跑出來的黑馬,但相比其他新勢力,零跑的開局更爲曲折。

成立9年來,零跑共經歷了兩次至暗時刻,一次是2019年-2020年,一次是2022年IPO。

2019年,零跑發佈首款雙門轎跑車型S01,但這款車銷量慘淡,發佈第一年僅交付1000臺車,疫情疊加資本市場寒冬,不止零跑,蔚來、理想等新勢力車企也都在生死線徘徊。

2020年,朱江明及當時的零跑管理層都在“四處找錢”,全年接待、拜訪投資人共計89批,但沒有一分錢入賬。

第二次至暗時刻是IPO前後。小鵬、理想都在2021年赴港IPO,分別募資了140億港元、118億港元。但零跑上市時間更晚,在一年後的2022年9月。按照零跑原來的計劃,上市時間應該在當年7月,募集至少100億港元,但零跑實際募資金額是70億港元。

“整整少了30億元,這很成問題。”朱江明向21世紀經濟報道回憶。港股上市那一天,每一位零跑員工拿到的慶祝獎勵只有一罐可樂。

募資金額不達預期,朱江明從自身做起——暫停給自己發工資。

但朱江明並未質疑IPO的決定,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必須要上市,如果那個時間節點不上市,後面再上市就難了。”2022年,資本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投資開始收斂、變得保守。

朱江明沒有浪費每一次危機,並將危機轉化成了零跑乘勢而上的機遇。

2020年4月,杭州千島湖,零跑召開了一次中高層閉門會議,核心問題是商討公司接下來3年的戰略目標、技術路線。閉門會結束後,零跑確定了三件事——做增程、2023年成爲造車新勢力前三名、做整車智能化。

當時市場上還只有理想ONE一款車是增程車型,而這一技術被外界認爲是“落後技術”。

但閉門會上,大家都通過了要做增程的決議,理由很簡單——同一個平臺開發兩種動力形式,一是可以產生市場增量,二是也不用增加過多研發費用。這也讓零跑成爲除理想外,最快跟進增程路線的車企,爲奪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搶佔了先機。

確定做增程的同一年,朱江明承諾,會用自己的錢給公司所有員工發放3年內的工資。

當前,消費需求不足,人民幣基金投資相對保守。12月12日,由百度、吉利共同出資的極越汽車被爆現金流斷裂,在現金流斷裂之前,極越也四處融錢,但沒有如願找到大的戰略投資者。

但在2022年,零跑IPO募資不及預期,朱江明搶先一步找到錢,找到了更大的全球市場。

IPO之後近一年的時間裡,朱江明去了2趟歐洲,跟全球前5名大型的車企集團包括大衆、Stellantis集團都進行了接觸,最終零跑在2023年年中敲定了和Stellantis的合作。

朱江明性格低調、穩健,“挺好”是零跑汽車CEO朱江明在內部給予員工的最大誇獎。但對2024年,朱江明打出了“至少8分”。截至2024年11月,零跑總計銷量超25萬輛,是所有新勢力中唯一提前完成年銷量目標的車企。

但零跑仍然活在危機中。2023年底,零跑就已經做好了2025年的產品規劃——C系列還有一款新的SUV面向市場、主打10-15萬元市場的B系列也會在明年完善產品型譜。對於2025年,朱江明對零跑汽車抱有樂觀預期——“年銷量至少50萬臺、毛利率得達到10%。”

12月下旬,21世紀經濟報道專程去了一趟杭州,和零跑汽車CEO朱江明進行了專訪,以下是專訪實錄,內容經過摘編:

創始人信心很重要,敢爲零跑出資20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最近極越爆雷,值得人反思的一點是,創始人創業跟職業經理人還是不一樣。零跑的至暗時刻,你當時接受採訪時說自己出了25億元。

朱江明:不是,我們總共加起來出了20億元。有一些是我們自覺投的,有一些是不自覺,因爲沒有人投了。

21世紀經濟報道:你今年8月還增持了超億元零跑股票,還說十年不會減持。

朱江明:創始人的信心還是很重要的。

21世紀經濟報道:現在這個時間點,找錢難度大嗎?

朱江明:很難。2022年9月IPO,我就已經意識到,要趕快找錢。還不能找金融資本,要找產業資本。當時IPO只募集到70億元,在我看來,很成問題。

21世紀經濟報道:當時IPO募資不達預期,你們做了哪些調整?

朱江明:一、找車企合作,拿到Stellantis的融資;二、調整組織。

21世紀經濟報道:找錢,你還是很敏銳的。爲什麼想到找外國車企合作?

朱江明:當時環境下,拿到政府投資並不容易。但那個階段,外國車企又比較焦慮,比如歐洲車企電動化策略更爲激進、北京車展期間外國高管組團拜訪中國企業,他們希望實現中國研發本地化。

21世紀經濟報道:開源完了之後,你怎麼節流的?

朱江明:IPO前,在零跑,我就給自己發過一年工資,平均下來每個月的工資只夠扣稅、交社保。IPO之後,所有的高管降薪10%。

21世紀經濟報道:給高管降薪,有人反對嗎?

朱江明:沒有人。

21世紀經濟報道:你學生時代什麼哪門課最好?

朱江明:計算機。

21世紀經濟報道:計算機最好,爲什麼對錢會這麼敏感?

朱江明:我一直在創業,在做生意。我沒有學過財務,但我對報表可能比別人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徹。我每個月都看財務報表,不僅看我自己的,還要看所有競爭對手的報表。

我重點會看資產負債率、利潤、應付賬款。車企現金流很多很正常,但那都是供應商的錢。用現金流減去應付、貸款,纔是他的錢。

21世紀經濟報道:省錢的好處是能活下來,但如果非常在意賬本,會覺得有些事情你現在不做的話,到時候別人做了你就沒機會了?

朱江明:核心還是看投資回報率以及回報週期。

21世紀經濟報道:怎樣纔算健康的回報週期?

朱江明:分情況。比如要佈局零部件自研,那回報週期需要在五年以內,纔是健康的狀況。

先人一步做增程

21世紀經濟報道:C11跟C10的純電賣得好。今年11月,C11跟C10純電版本銷量分別是7914輛和7206輛,但這兩款車的增程車型分別爲2000輛左右。但是C16的增程賣得更好,銷量爲3917輛,超過純電的3255輛。爲什麼是這樣?

朱江明:可能受理想的影響,六座出行對充電的擔憂會更大一些。我們C16第一個版本純電續航520公里,這也是造成C16純電賣得少的原因。2025年1月C16會有一個版本是580公里續航。隨着這個純電續航的增加的話,相信能回到純電、增程會實現五五開的比例。

21世紀經濟報道:零跑的純電賣得比增程貴,以前是貴一萬,但現在可能就貴五千,純電和增程的價差在不斷縮小。零跑的增程和純電怎麼定價?

朱江明:現在電池價格在下降,整體的成本結構發生了變化,純電和增程的成本差異不大。增程還要交一筆燃油費,算上燃油費,增程的使用成本其實要比純電更高。

21世紀經濟報道:零跑什麼時候開始決定做增程?

朱江明:2021年。當時純電的基礎設施還不成熟,增程也很有前景,非常值得去做,有比較大的市場空間。

21世紀經濟報道:可是2021年的時候,大家都會說增程是落後技術。

朱江明:技術不存在落後還是不落後。前段時間我去意大利都靈汽車博物館,發現事實上電動車比燃油車更早面世。技術先進或者落後都是根據當時的發展階段來看的,只有是否適合當時發展階段的區別。

21世紀經濟報道:爲了這個決策有開過關鍵的會議嗎?

朱江明:有,整個技術團隊內部一起討論決定的方向。我們當初的判斷是,在C級以上的車型裡,每一個平臺開發兩種動力形式的車,一是可以產生市場增量,二是研發費用也最低。最多增加一兩個億。

21世紀經濟報道:拍板之後,第一件事幹了什麼?

朱江明:找技術解決方案,看市面上有哪些做增程發動機的供應商。發電系統是我們零跑自己做,發動機需要外購。

差點停了的產品,成了爆品

21世紀經濟報道:我們盤了一下零跑的銷量,發現有款產品表現很好——C11。一款3年前的車,上個月賣了7914臺,是零跑旗下賣得最好的一款SUV,給零跑貢獻的銷量僅次於T03。這款產品是當初是如何立項的?

朱江明:12月,C11可以賣到12000多臺。

C11立項的時候,配置要比現在更高。後面覺得難度比較大,又有疫情,本來想這個項目停掉的,一直在猶豫到底是隻做一個T03還是C11、T03一起做。2019年,整個市場形勢不太好,2020年市場對汽車的投資越來越謹慎,後面我們就把車型做了一些簡化。

21世紀經濟報道:爲什麼在2020年初想停掉C11?

朱江明:當時想衝高,做一款25萬級的產品。後來因爲S01賣得不好,預見到衝高難度比較大。

受資金的限制,我們需要聚焦。如果要做更大的車,就意味着要同步進行兩個不同的平臺,資源沒辦法形成複用,也需要公司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資源。客觀講,當時的零跑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21世紀經濟報道:爲什麼C11是放在25萬元區間?

朱江明:發佈T03之後,我們團隊一直在討論——到底先做A級車還是先做B級車。先做B級,衝高更容易;先做A級,可以先保住銷量、規模。現在回過頭來看,兩種模式都沒有誰錯誰對。後面確定了我們先從B級車開始做。

21世紀經濟報道:所以你們的選擇其實還是優先做A級車,而不是B級車。

朱江明:後面項目就恢復了。我們還是決定可以通過降低配置,優化設計結構來把這臺車做到15萬元級。這樣做,雖然難度很高,但帶來的銷量會更大。15-20萬元這個區間,比20萬元以上肯定要好賣很多。

21世紀經濟報道:做C11這款產品的時候,你最在意的三個維度是什麼?

朱江明:配置要高、價格要親民、智能化程度領先。我們這三點都做到了。

21世紀經濟報道:C01是你們的第4款車,是一款電動轎車,在2022年9月上市。爲什麼銷量表現不好?

朱江明:我們後來覆盤,是這款產品的定位、發佈節奏出現了差錯。C01對商務需求來說,過於時尚;對年輕、運動的轎跑愛好者來說,又不十分具有個性化。低配的C01,4個多月纔出來,先出的高配版本量又賣得少。

從C11到C01,我覺得我們擅長做15-20萬元價格帶的車,這個價格帶未來也是銷量最大的價格帶,當時就決定要先把這個價格帶做透。在這個銷量最大的價格帶,我們希望在現有的銷量上能乘以2。現在零跑的銷量是3.2萬臺。

21世紀經濟報道:C16當時是怎麼立項的?

朱江明:我們原來隻立項了C10,後來想做一款6座車,把這個車拉長一點。有了這個想法以後,團隊一合計確實不錯,投資比較小。原來該不變的東西都不變,零部件通用化率很高。

21世紀經濟報道:C16和C10的平臺一致,爲什麼一定要做6座?

朱江明:6座車很有市場。那時候我們覺得要快速要出一個六座車。C16是六座,C10是5座,從用戶看來完全不一樣。

21世紀經濟報道:C01這款車雖然起初賣得最貴,但是數字最小。零跑的命名規則是怎樣的?

朱江明:0開頭代表轎車,1開頭代表SUV,和BBA的命名規則不一樣。

21世紀經濟報道:C系列後續還有一款SUV,從整體的產品規劃來看,C系列總共5款車型,4款都是SUV,只有一款是轎車,也就是C01。爲什麼後面在這個價格段只出SUV不出轎車?

朱江明:在中國電動車市場,SUV市場份額能佔到60%。C系列的價格段,轎車更偏商務,SUV更偏家庭。A級車裡,轎車就會更多一點。C01馬上要改款,在重整旗鼓。我們每款車,1萬臺以上纔算達到銷量的及格線。

21世紀經濟報道:感覺做電動轎車,都挺難的。做轎車到底難在哪裡?

朱江明:一是本身轎車相對來說更成熟,在燃油車時代,原來的那些燃油車企在轎車上更有優勢,因爲量足夠大、有了很大的市場佔有率。這個時候,你想去競爭,難度很大。未來兩廂車或者SUV,在坐姿等方面舒適性會更好的。

21世紀經濟報道:理想出牌的思路先出旗艦,再慢慢出相對來說更小的車型。零跑爲什麼思路是先出一個比C11略小的車C10,再出一個略大的車C16?

朱江明:我們總共是A、B、C、D 4個系列,C系列難度不像D那麼大,也不像B偏低端。剛開始,零跑還沒有形成品牌,先出25萬元級的車,量起不來。如果先從最低端開始,品牌向上的難度相對更大。C系列所在的價格區間,既對零跑品牌有一定支撐,同時銷量還不小。

入門做T03是一個好的開始,否則量起不來。如果當時選擇先出A系列,再出T03,是最好的選擇。但當時對行業判斷也沒那麼清晰。

自研思路和比亞迪不同,更偏向三電領域

21世紀經濟報道:你在自研這塊思路是怎樣的?

朱江明:我覺得未來汽車上不可能有那麼多盒子,不可能有那麼多控制器。集成化,是趨勢。我們受到手機行業的啓發。以前一部手機的電路板上有很多芯片,現在手機拆出來就一顆芯片,功能是以前功能機的10倍、20倍。

21世紀經濟報道:零跑是業內比較早做控制器的集成的,當時大家還沒有趨之若鶩,你當時是怎麼做出這個判斷的?

朱江明:集成度會越來越高,這是從原來做電子企業時給更多客戶提供產品過程中得出來的經驗。這也是零跑跨界造車的優勢。

21世紀經濟報道:零跑會優先把一些非核心的部件先自己先做集成,背後是什麼邏輯?

朱江明:舉個例子。我們的音響,那天我問高通,有沒有車企用高通的8155或者8295來做音響的調音,他說目前爲止還沒有。但是零跑現在調音,就是用高通的芯片進行調音的。

21世紀經濟報道:零跑自己做音響比供應商能節省多少成本?

朱江明:至少能節省一兩百塊錢。

21世紀經濟報道:自研的效果跟很成熟的企業做出來會擔心體驗上有差別嗎?

朱江明:體驗上只有更好,自研纔有意義。

21世紀經濟報道:零跑的自研和比亞迪有什麼不一樣?

朱江明:我們更偏向三電,這塊我們起步更早。

21世紀經濟報道:芯片現在還在自研嗎?

朱江明:暫停了。智駕芯片現在的工藝要求不超過7nm,還需要冒風險去流片。加上用量沒有足夠大,投資回報率很低。 英偉達、高通、地平線在做芯片上都已經很專業了,而且形成了明顯的規模效應。

21世紀經濟報道:你什麼時候意識到要暫停芯片研發的?

朱江明:2019年量產的時候。當時就覺得投入還是太大了,造芯片需要找Arm授權,所有外設的零部件,都得外採。流片、封裝、測試都得花很大一筆錢。在芯片這裡,摩爾定律很明顯,隔8、9個月必定要更新一代。那更新一代跟還是不跟?從7nm到5nm,下一個是3nm,那你做還是不做?如果芯片銷量達不到100萬,賬是算不過來的。

21世紀經濟報道:零跑今年毛利率漲得很快,從一季度的-1.4%到8.1%,這是怎麼做到的?

朱江明:年初是因爲有一些換代折價處理,把毛利拉低了一些。隨着我們規模的擴大,降本增效的實施,成本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毛利也就提升了。

21世紀經濟報道:零跑研發支出的回報率很高,相較於其他車企來說,用這個費用自研想都不用想。你們是怎麼做到用這個費用全域自研的。

朱江明:電子電器控制,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我們懂軟件,也懂硬件。

華爲很成功,但華爲不是靈丹妙藥

21世紀經濟報道:現在多少個人跟你彙報?

朱江明:九個。

21世紀經濟報道:從零跑成立到現在,總共經歷了兩次比較大的組織調整。一次是2023年1月,原本二十多個部門被合併成12個部門。今年5月,又做了一次調整,撤除海外部、對銷售體系進行合併。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通過不斷整合對團隊進行精簡。

朱江明:彙報給我的人越來越少。馬上我們還會宣佈,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到時候會更加清晰。

21世紀經濟報道:您覺得哪些企業是應該效仿的對象?

朱江明:世界五百強的外資企業,他們的做法是以崗定人,而不是以人定崗。企業到一定階段,他爲了保持某些人的位置或者這個現狀之間就很難。

21世紀經濟報道:怎麼進行學習?

朱江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華爲也是一樣。華爲不一定就是靈丹妙藥。沒有說一套策略包打天下,最終還是要找到當下公司狀態最合適的路線。搞清楚你現在在哪裡,你將來要到哪裡去,把兩頭弄清楚,才能不斷優化提升。

21世紀經濟報道:零跑的組織架構很像一個電子公司,比如電池、電驅在其他車企裡面是隸屬於整車部門下面的二級、三級部門,但在零跑內部是一級部門,和整車平行,爲什麼會這麼設計?

朱江明:實行端到端的管理。電驅、電池這些部門,你可以理解爲是內部的供應商,他們負責給整車提供電驅、電池零部件。這樣做的好處是,部門會負責關鍵零部件從工程製造到交付的整個鏈條。整車立項之後,再從部門內部派一個代表進入整車項目裡,要完成基層工作的配合。

21世紀經濟報道:這樣設計的好處是什麼?

朱江明:儘量減少矩陣,減少權責不清。矩陣組織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有多個領導。

21世紀經濟報道:矩陣組織設置的優點就在於它能拉通各個不同的部門,減少部門牆。

朱江明:我們這樣設計,關鍵零部件內部是拉通的,比如電驅部門,部門內部也分很多產品線,每一條產品線都有自己的產品經理。比如電驅單獨成立一個一級部門之後,整車裡面就沒有電驅了。這就跟外部供應商是一個邏輯。

21世紀經濟報道:讓更少的人向你彙報,這樣很容易形成信息繭房。您怎麼確定拿到的信息一定是正確且全面的?

朱江明:我們已經運作了一年多,效果非常好。我知識的全面性還可以,在具體細節上可能不如專業的人,但大方向我很清楚。

21世紀經濟報道:那你現在公司所有的部門裡面,最着重抓的部門是哪幾個?

朱江明:產品、銷售。

直營降到10%以下

21世紀經濟報道:零跑銷售體系裡,經銷商和直營現在的比例是怎麼樣?

朱江明:直營已經降到10%以下,以經銷商爲主。因爲這對我們來說,效率最高。我們經銷商今年進步很大,四季度我們預計80%以上的經銷商實現盈利。

21世紀經濟報道:爲什麼會想着以經銷商爲主?

朱江明:直營門店分散在全國各地,非常考驗企業的管理帶寬。這些其職業經理沒有很好的激勵和約束,直營門店的人不會像經銷商一樣親力親爲去給公司省錢。他沒有那種主人公的態度。經銷商的投入產出比更高。

21世紀經濟報道:但直營的好處是,價格體系足夠透明。

朱江明:零跑不管是經銷商還是自營,都要從APP下單。

21世紀經濟報道:經銷商之間容易有競爭,怎麼避免?

朱江明:減少經銷商的數量,在同一個城市裡,以某幾家爲主。

21世紀經濟報道:經銷商今年都虧得很慘。零跑怎麼讓經銷商盈利的?

朱江明:三季度已經70%了,四季度會高於80%。投資少,見效快對,上市即上量,這是我們希望做的事情。我們每一個經銷商正式開業的第一個月,至少有幾十臺的銷量。

“新老企業一起比賽,看誰能留在牌桌上”

21世紀經濟報道:今年您給零跑打多少分?

朱江明:至少八分。今年是收穫的一年。

21世紀經濟報道:剛開始,零跑和哪吒是一個梯隊,現在零跑已經領先哪吒很多個身位了。讓你去覆盤,在整個過程當中,零跑做得最對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朱江明:把技術是放在最核心的位置。零跑的文化就是工程師文化,實事求是,以效率最優先。前幾天拍了張研發工程師的大合照,近5000名工程師一起,很有紀念意義。不算工廠的工人,工程師是零跑人數最多的種類,其他部門的人數,加起來不到2000人。

21世紀經濟報道:哪方面是你覺得今天做的更好,但當時沒有那麼好的。

朱江明:營銷。之前完全不知道車應該怎麼賣,應該怎麼推廣產品。

21世紀經濟報道:你現在精力主要放在什麼地方?

朱江明:戰略、公司節奏。最近在思考,2026年的仗應該怎麼打。

21世紀經濟報道:2024年底開始做2026年規劃。2025年對零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朱江明:執行。因爲明年的產品策略、渠道發展等,策略已經做好,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執行。

21世紀經濟報道:淘汰賽到什麼時候結束?明年價格戰還會打嗎?

朱江明:再過三年是一個階段。將來要做的事是新老企業一起比賽,最後看誰能留在牌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