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鼻家族催生人象和諧法律服務點 守護亞洲象生物多樣性

斷鼻家族催生雲南思茅法院以法守護亞洲象生物多樣性。圖爲嬉戲的小象。(澎湃新聞)

大陸《法治日報》12日報導,雲南一羣野生亞洲象「斷鼻家族」去年「北上南歸」的全景紀實,吸引了全世界目光,但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六順鎮炮掌山村委會南邦河村民庹文兵卻五味雜陳,因爲他家玉米地已連續幾年被野生亞洲象羣「光顧」。爲此,大陸首家「人象和諧法律服務點」在當地思茅區法院掛牌,院長米思哲說:「守護好、利用好思茅優良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生物資源,是思茅區法院以司法之力造福人類,助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職責所在。」

普洱市是北迴歸線上生態保存最完整、生物種類最豐富的一片綠洲,日照充足、降雨充沛,成爲野生亞洲象羣的生活樂園。目前,大陸現存的300餘頭亞洲象,約189頭常年棲息在普洱市思茅區境內,其中119頭常年在轄區內活動,涉及6個鄉鎮128個村民小組,與2.3萬餘名村民成爲鄰居。

可這些鄰居帶來的「破壞」作用並不小,時常發生損毀農戶經濟作物、房屋的現象,給當地羣衆帶來困擾。爲切實維護村民權益、推動野生亞洲象保護,2022年3月9日,普洱市思茅區人民法院依託思茅港法庭在六順鎮南邦河村委會猛主寨的亞洲象繁育中心駐地,掛牌成立大陸首家「人象和諧法律服務點」,搭建起一站式調解工作平臺,將亞洲象保護司法服務工作關口前移,把糾紛儘量化解在前端。

《法治日報》報導,「人象和諧法律服務點」依託思茅港法庭,聚合檢察院、司法局、林草局、六順鎮黨委政府等有關單位、保險行業協會以及保險公司、社會調解力量,形成多元解紛合力,致力於構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機制,做好野生動物肇事補償與多元解紛的銜接,確保個人合法權益與環境公共利益均得到有效保護。

掛牌前期,思茅區法院對轄區內環境資源保護、人象矛盾糾紛、象損賠償等問題開展實地調研,梳理出補償款理賠不到位、損失舉證難、定損人員不夠3類村民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訴求。經多方反覆協調,召開調解工作會,於今年4月梳理出86件已定損尚待理賠的案件,理賠金額達34萬餘元(人民幣,下同)。

截至目前,思茅區法院通過和保險公司對接,已爲414戶農戶兌現100餘萬元理賠款。

「因2021年野生象羣而受損的自家5畝玉米地的理賠款已經全部到帳了,3600元的理賠款不僅及時填補了我們的農作物損失,還讓我們對未來更有信心了。」庹文兵說,自記事起,村民就與亞洲象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人們對象羣敬而遠之,多年來,象羣與人類建立起了信任,但象羣向外活動、遷徙不免損毀農戶的經濟作物,給村民造成一系列損失。

與庹文兵同村的村民劉繼東與野生亞洲象羣做了46年鄰居,他對此深有同感,「村民們都知道尊重和保護野生象羣,但真造成損失後,還是會有矛盾糾紛,怎麼依法解決並不清楚」。

如今,「人象和諧法律服務點」的開設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村民在糾紛化解方面的困難,還把更多的法律知識帶給了村民。思茅區法院思茅港法庭庭長劉曉玲表示,人象和諧法律服務的順利開展,進一步促進了人象糾紛化解,解決了老百姓提出的舉證難和定損人員合同規範等問題,還第一時間把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知識帶進村寨,更好地實現人與動物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