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衣III」 黑白書法成衣裳 將「無」放到無限大
邁入第三年,「讀衣III」 藝術時尚跨界展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紅磚區西一和西二館盛大開展,策展人董陽孜表示,「透過放手、放膽去做,我有熱情也有想法,目的是引起社會共識,讓我們的母文化可以發揚下去,就是我想做的唯一一點:傳承。」
透過書法藝術傳遞文化美學,本屆「讀衣III」由董陽孜、馮亞敏開場,在團團文創的導覽中,展出包括臺灣設計師蔡宜芬,還有每年都參加的周裕穎、陳劭彥,以及旅英華裔設計師潘貝寧,和來自北京的李迎軍、鄒遊共6位設計師作品,他們運用了董陽孜筆下的22種「無」字體創作,探索東方時尚,在「無限制、無盡藏」的遼闊無垠中揮灑創意。
鄒遊的異材質拼接服裝作品,展開來都是一塊長方形的布面。圖/團團文創提供
長達22公尺的入口打造了進入展場的哲學之道,以多片尺幅高達近3公尺的白色半透明帷幕,在展場上編織出黑白丶光影丶明暗丶穿透丶遊移丶離合等空間氛圍,呼應服裝的字形與意境,也透過6位設計師展區的隱約到顯見,呈現無字背後的詩意。在「無」字的命題中,周裕穎藉由對比材質、平面至立體等層次打造「無形而有型」的概念;陳劭彥以文字的線條反白,讓服裝結構自成空間感;蔡宜芬用金剛經的字句,在蕾絲拼接與珠繡之間穿梭真實和虛無;鄒遊創作的每個造型攤開來都是長3公尺、寬1.2公尺的一片布;李迎軍則藉由服裝材質與書法筆觸的連動說故事;潘貝寧把書法的氣韻與氣勢轉變爲立裁西服。以上六位設計師作品在「讀衣III」主展場展出,副展場則有紀錄片放映以及長達20公尺的習字臺,供參觀者盡情書寫,並於商品部陳列相關設計的抱枕、托特包、T恤等等。
策展人董陽孜表示,讀衣展走到第三屆,她心中有滿滿的感謝,感謝有這麼多人願意一起投入,爲更迭如此快速的年代留下文字藝術的傳承之道。本屆「讀衣III」展期自10月20日至11月5日止,開放免費參觀。
「讀衣III」藝術時尚跨界展策展人董陽孜(左5)、馮亞敏(左4)以及參與的6位設計師(左起)潘貝寧、鄒遊、李迎軍、蔡宜芬、陳劭彥、周裕穎。記者林澔一/攝影
李迎軍展區包括左方的造型,以及右方牆面所陳述的服裝平面與立體層次。圖/團團文創提供
周裕穎作品包括熱熔塑膠、不同色澤的黑、甚至是創作過程出現的一隻飛蛾。記者林澔一/攝影
墨寶區中有22款「無」字及20幅文字線條 。圖/團團文創提供
潘貝寧着重在氣韻延伸的服裝立裁。圖/團團文創提供
「讀衣III」策展人董陽孜在展場中的墨寶區。圖/團團文創提供
陳劭彥運用立體的空間感與空氣感,自成結構。圖/團團文創提供
周裕穎在現場解說他將讀衣第一屆的一部分暗藏到本次「讀衣III」的作品之中。記者林澔一/攝影
蔡宜芬藉由材質與剪裁呈現真實與虛無的轉換。圖/團團文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