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身晚年-子孫滿堂 並不等於幸福晚年

書名:一個人的老後:獨身晚年是女人的第二人生,請大方快樂地享用!作者:上野千鶴子出版:時報文化上市日期:2015/6/16

未婚與二度單身最大的差異,在於生養孩子與否。身爲「敗犬」除了「沒有配偶」,還包括「沒有小孩」。雖然「勝犬」總有一天也會面臨失去配偶的情況,但仍然可能有孩子陪伴在身旁,但問題是,在現今這個時代,「養兒」真能「防老」嗎?

雖然高齡化日益明顯,但銀髮族與子女同住的比例卻逐年下降。65歲以上的銀髮族與子女同住的比率,從1980年的70%左右,已逐年遞減至50%以下,2012年甚至下降至僅剩約4成。相反地,只有高齡夫婦二人同住的家庭與單身家庭的比例卻不斷增加。

在現今一般高齡者的生活方式中,夫婦倆都還健在的家庭便同住照應;若配偶需要照護,則另一半會負起照護之責,待配偶過世後再搬去與孩子同住。

若高齡80還得照顧另一半,此時孩子也已年過50,多已離開父母、成家立業,日後若選擇和孩子同住,勢必得離開熟悉的居住環境。

因爲仍須工作的孩子無法離開現在所住的環境,若與兒子夫婦同住,孫子已長大成人,媳婦早已是當家女主人,搬進兒子家,勢必一切都得按照這裡的規矩來生活。

活到一把年紀,失去熟悉的生活環境與朋友,勉強自己適應陌生環境,遵守別人家的規矩,甚至還可能需要他人照護,像是他人眼中的「麻煩製造機」,又有何幸福可言?事實上一項高齡者的幸福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日後才搬去和子女同住的年長者,在幸福滿意度上,明顯要比一開始就和子女同住或單身的銀髮族來得低。

八、九十歲的年長者,其第二代已屆五、六十歲,第三代也已經是三十多歲的成年人,現今社會早已不時興所謂的「子孫滿堂纔有幸福晚年」的觀念。

而現在高齡夫妻同住的家庭中,已有越來越多人,在配偶過世後選擇繼續獨居,這也使得高齡者獨居的比例節節升高。

與高齡者同住的家庭比例,依經濟狀況不同而有差異。比較上、中、下階層的資料可以發現,上層與下層的同住比例較低,中間階層較高,意即經濟狀況與同住比例並沒有絕對的關係。換句話說,居家空間寬敞與否並非決定同住與否的因素。

經濟狀況欠佳的家庭,高齡父母就算想與子女同住,子女也沒有餘力負擔,只好選擇「丟下父母,另外居住」;經濟狀況極佳的家庭,雖然子女有能力負擔,但老人家卻寧可「自願分居」。相較於此,經濟狀況尚可的家庭,既不忍心丟下年邁雙親不管,卻也只能勉強維持兩代的生活開銷,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勉強同住」吧。若經濟能力許可,父母也希望分開住,那正是皆大歡喜的結果。

(摘自本書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