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景順ESG投資亞太區總監陳浩揚:捕捉ESG投資超額收益 轉型“機”大於“危”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愈發受到關注,背後蘊含着巨大機遇。

近日,景順ESG投資亞太區總監陳浩揚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清華大學—景順中國ESG投資研究顯示中國的ESG投資有很多機會,可以關注綠色行業與氣候解決方案、轉型投資和綠色轉型指數等主題。

對於ESG投資成本等擔憂,陳浩揚分析稱,重點在於不要僅僅將低碳轉型看作是一項報告或披露工作,而應將其視作一個機會,由此思考氣候趨勢將爲每個行業帶來怎樣的風險和機遇。披露標準和轉型框架爲企業提供了一個工具,用以思考長期業務戰略,並幫助企業更好地評估未來的碳成本以及綠色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收入機會。

展望未來,對披露的持續採納、對轉型金融和綠色轉型主題的關注度日益提升,都將推動中國ESG投資市場的增長。財政部和證券交易所近期公佈的披露準則爲公司提供了參考框架,透明度的提升將爲投資者分析和金融產品創新提供支持。

儘管面臨保護主義挑戰,但在陳浩揚看來,中國綠色價值鏈的完整性提供了成本和規模優勢。中國在多個綠色相關技術領域和供應鏈方面仍佔有重要的全球市場份額,出口機會有望成爲未來國民生產總值的長期驅動力。

捕捉ESG投資超額收益

《21世紀》:近期景順和清華大學合作進行了一系列中國ESG投資相關的研究,當中的重點有哪些?

陳浩揚:清華大學—景順中國ESG投資研究系列報告包括《石化化工、水泥、電解鋁行業上市公司碳排放現狀和轉型分析》《光伏、風能、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研究及發展分析》《“雙碳”目標下綠色轉型股票指數報告》《應對氣候變化綠色評價體系及指數分析》。最新研究聚焦於中國的ESG投資機會,特別關注綠色行業與氣候解決方案、轉型投資和綠色轉型指數等主題。

具體來看,考慮到政策目標和出口潛力,中國綠色行業提供了投資機會。投資者可在捕捉主題式超額收益的同時,實現脫碳和投資氣候解決方案的氣候目標;中國的低碳轉型,爲投資於各行業轉型領導者創造了機遇,可以通過具有前瞻性指標的框架來識別轉型領導者,例如綠色收入和披露質量;綠色轉型指數策略不僅能通過綠色行業主題爲投資者提供超額收益敞口,也可通過管理轉型風險爲投資者提供風險敞口。

《21世紀》:對於綠色投資和轉型投資等領域的機會,請結合具體的例子分別談談。哪些領域有更大機遇?

陳浩揚:綠色行業有望成爲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主題式領域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電動汽車以及電網、傳輸、分配、儲能和電池等關鍵基礎設施。儘管這些行業增長強勁,但持續的成本下降和日益激烈的競爭也表明,投資者需要精選行業的佼佼者,而不僅僅是廣泛部署整個行業。電網和儲能等相關賦能領域未來的增長潛力最大。

隨着各個經濟部門開始推進低碳轉型,每個行業內都有一部分公司爲應對潛在的氣候風險(例如碳稅導致的成本上升)做了更充分的準備,或能更好地捕捉能源轉型所帶來的收入機會。關鍵在於,要在各行業內部識別確定轉型的領導者,這就需要通過一個框架來評估前瞻性指標,例如排放披露、綠色收入、轉型計劃和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合規披露。

《21世紀》:資產回報至關重要,爲了利潤犧牲可持續性似乎並不可行。如何讓ESG友好型投資比傳統投資表現更好?

陳浩揚:景順近期的年中ESG展望專注於氣候減緩、轉型和適應趨勢,討論的重點是瞭解這些趨勢帶來的投資風險和機遇。例如,清華大學與景順合作的研究強調了主題式超額收益,這可以通過中國綠色行業的增長來捕捉,並識別確定在經濟向低碳轉型的過程中受益的轉型領導者,同時分析每個行業的轉型風險,進行風險管理和部署。專注於這些ESG趨勢既能夠爲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也有助於風險管理。

轉型“機”大於“危”

《21世紀》:ESG投資目前並不成熟,如何更有效地促進資本流向ESG投資?可持續、可推廣的投融資模式需要哪些要素?

陳浩揚:綠色和轉型投資主題增長需要有各種驅動因素。國家政策方面,在中國“1+N”的政策框架下,電動汽車等行業涉及工業生產、基礎設施、能源和運輸等多個領域。從國家對可再生能源增長或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的目標來看,這些政策也有助於瞭解市場的潛在規模。針對綠色行業的減稅、補貼或貸款政策也會刺激生產和消費增長。

披露層面,各個證券交易所和財政部近期提出的披露準則也有助於提升透明度和可比性,以便投資者分析可持續發展相關的信息,同時進一步完善金融產品信息,推動跨境投資。

分類標準和目錄也需要發力,中國不同地區的轉型分類標準有助於明確哪些可以被定義爲轉型活動,這可能會促進未來更多的轉型融資和貼有“轉型”標籤債券的發行。

《21世紀》:從企業層面看,目前很多企業有不少擔憂,例如成本等問題。如何解決企業的後顧之憂?

陳浩揚:對於企業而言,重點在於不要僅將低碳轉型看作是一項報告或披露工作,而應將其視作一個機會,由此思考氣候趨勢將爲每個行業帶來怎樣的風險和機遇。披露標準和轉型框架爲企業提供了一個工具,用以思考長期業務戰略,並幫助企業更好地評估未來的碳成本以及綠色經濟增長帶來的收入機會。

加強可持續披露影響深遠

《21世紀》:5月27日,中國財政部正式發佈中國《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 《可持續披露準則》)和《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徵求意見稿)》起草說明。總體目標是,到2027年,我國企業可持續披露基本準則、氣候相關披露準則相繼出臺。到2030年,國家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體系基本建成。《可持續披露準則》影響幾何?未來的發展趨勢會是什麼樣的?

陳浩揚:《可持續披露準則》爲投資者提供了更高的透明度,並與ISSB等國際準則保持一致,加強了互通性,推動了跨資產類別的可持續投資跨境流動,加強可持續披露有一系列深遠影響。

加強可持續披露可以提升透明度,推動企業進一步披露和使用綠色收入披露,爲投資者提供公司分析數據。標準化的報告框架和指標也增強了向投資者提供的信息,尤其是在氣候方面。更多的數據可以識別領先和落後的企業,並將改善ESG勢頭的因素考慮在內。數據可用性的增加也會推動更多可持續投資基金的創立和產品創新。

歐盟《可持續金融信息披露條例》等規則促使全球投資者考慮被投資對象的可持續發展信息。爲了確保被納入這些全球基金的範圍,與國際標準保持一致變得越來越重要。

此外,爲下游客戶提供服務的公司也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披露要求,以被納入獲准供應商列表。因爲只有這樣,終端客戶才能符合其自身的披露要求,例如,其範圍3排放是其上游供應商的範圍1/2排放(範圍1:直接溫室氣體排放;範圍2:電力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範圍3: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對面向全球市場出口的中國企業而言,做好可持續披露至關重要。

中國ESG投資將持續增長

《21世紀》:中國市場似乎仍具備巨大增長空間,您對未來中國的ESG投資有哪些展望?

陳浩揚:對披露的持續採納、對轉型金融和綠色轉型主題的關注度日益提升,都將推動中國ESG投資市場的增長。財政部和證券交易所近期公佈的披露準則爲公司提供了參考框架,透明度的提升將爲投資者分析和金融產品創新提供支持。

隨着不同地區推出更多的轉型分類標準與目錄,轉型金融可能會增加貼有“轉型”標籤債券的發行。綠色行業和轉型領導力主題也將爲投資者的投資組合配置提供潛在的長期主題式超額收益來源。

《21世紀》:保護主義似乎正成爲全球走向綠色未來的障礙,如何破解?中國在新能源等領域的優勢如何更好助力全球轉型?

陳浩揚:全球能源安全考慮使得許多地區着手尋求構建本地化的綠色供應鏈。不過,全球能源轉型對轉型金融的需求非常大,遠超全球各個地區和行業當前的供應水平。與此同時,中國在多個綠色相關技術領域和供應鏈方面仍佔有重要的全球市場份額,出口機會有望成爲未來經濟的長期驅動力,爲中國綠色價值鏈的完整性提供了成本和規模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