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包小柏鑽研AI復活愛女聲影 被當外行人諷「癡人說夢話」
包小柏在愛女離世屆滿2年之際,放下悲慟接受專訪。(吳鬆翰攝)
包小柏去年開始鑽研AI重建遺產技術。(吳鬆翰攝)
包小柏(左)即將重現愛女包容的聲影。(翻攝包小柏臉書)
包小柏的22歲愛女包容,前年12月因「再生不良性貧血」病逝,包小柏強忍悲慟,去年開始鑽研AI重建遺產技術,爲了讓愛女生前所存無幾的聲音重現,包小柏歷經無數挫折,甚至曾被AI專業工程師直指是「癡人說夢話」,1年多來他日以繼夜嘗試各種方式,如今,包容的歌聲及影像即將重現,甚至訓練出思考模式,父女有望面對面直接對話。
「每個人在她這個年紀,都有揮霍自己青春歲月的權利,但我的女兒卻沒有,我這個做爸的,有責任繼續包容的數字生活」。包小柏去年9月開始與AI專業工程人員接觸,討論重建女兒聲紋,但首先必須提供包容生前300至500分鐘「錄音室規模」的音檔,包小柏無奈表示,一般民衆怎麼可能沒事進錄音室錄音:「能找到的,只有她生前和媽媽視訊的3句英文對話,而且還是在戶外、有風切聲。」
當時沒有任何一位AI工程人員認爲他能成功,「一開始的確遇到不少挫折,跌跌撞撞繞了一大圈,我起初對AI不是那麼清楚,在專業的人面對,都被看成是外行人,連對話的空間都沒有,即便有對話到的,也都覺得我是癡人說夢話,因爲全球沒有1個活生生的例子」。
但包小柏沒有因此打退堂鼓,決定自己鑽研,透過各種AI引擎逐一重建,過程複雜也失敗了無數次,「不斷打轉、停滯不前,直到今年2月全球AI透明化,很多大企業把大數據的引擎分享出來,我用了別家的引擎試着處理,一個一個試,沒想到真的讓我試出來」。
包容生前充滿戶外雜音的3句英文對話,最終成功做出2小時聲紋,「我先用我錄音時的降噪技術處理這3句話,完成後再讓AI生成機器去學習她的語言及腔調」。光是這個階段就耗時10個月,直到今年6月纔有所成果。
有了包容的聲紋後,包小柏將其套用至第2階段「唱歌」,讓女兒可以隨意選唱任何歌曲。「有新歌也有翻唱,翻唱是用她的聲紋去取代原唱,就像換臉,新歌則是先讓機器唱好,再用她的聲紋去取代,唱完再做2度人工加工,微調參數及技巧,我一定要做到完全聽不出是機器唱的」。
他這2年沈浸在鑽研AI工程,外界除了不捨也擔心他走不出失去孩子的傷痛。其實包小柏重建女兒聲音的部份原因,暗藏着一份堅定的父愛!他回想女兒住進加護病房7個月,最後的那段日子,因氣切插管進行呼吸治療,再也聽不見女兒昔日清脆響亮的聲音,更加堅定他重現包容聲紋的決心。
包容離世前最後的那些日子,發不了聲只剩左手能動,「進加護病房40幾天後她才醒來,但因爲插管不能講話,只剩左手會動,我們拿iPad讓她用,她很虛弱只能用左手寫下ILU(我愛你們)3個字」。也因此在包容走後,他一心想要重建女兒的聲音,「我不斷不斷強迫自己,一定要把她的聲音找回來,因爲她人在世的時候就失去,連最後在病牀上都說不出話,或許無法理解的人會覺得我已經走火入魔了,但我的想法很簡單,我想再聽見她的聲音。」
女兒在醫院接受治療的那幾年,是他和老婆一輩子最大的痛,也是腦中最難抹滅的畫面,即便他投入AI重建已有成果,仍不時想起那些痛苦的日子。「女兒躺在醫院的樣子,是我有生以來從沒見過這麼慘的狀況,她的折磨超乎你我所能想像,爲了治療,拖着殘破不堪的軀體,皮包骨地只能靠着藥物活着,她全身有孔的地方都插滿了管子,非常痛苦」,因此誓言要用數位重現女兒的聲音及影像,「我要還給她1個最完美的形象、最完美的聲音,讓她在美輪美奐的數位世界,繼續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