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這劇太能緩解焦慮了
近些年,“大女主”題材的影視劇層出不窮,這裡面主要可以分兩類,一類是塑造一個強大而經歷曲折的女性主角,講述她爲事業、爲復仇,或是爲了追求某種夢想而付出努力的精彩故事,譬如火爆一時的《黑暗榮耀》;
另一類則通常有不止一名主角,聚焦於女性之間的情感連結,譬如韓劇《浪漫的體質》、日劇《重啓人生》等等,主角們都是些普通人,也沒什麼激烈的劇情衝突,而是通過瑣碎的日常來構建女性之間相互支持的生活。
最近,又一部雙女主劇上線。不出意外的話,很可能是今年日劇的最高分了。
咱們今天就來一塊看看這部——《住宅區的兩人》。
日本的“團地”,大多指“老舊的住宅區”,60年代時爲了解決大量新增人口的居住問題而大批建造。
但如今,隨着公寓樓興起和少子化進程,團地逐漸成爲老年人社區一樣的存在。
劇中的兩名女主,野枝和奈津子,從小就在團地長大。
她們讀幼兒園時就已相識,後來又上了同一所小學、中學,直到高中才去不同學校,之後的人生便分道揚鑣。
野枝的成績很好,後來考上博士、留在大學教書,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
奈津子則成爲了插畫師,過着自由的生活。
不知不覺,人生過去了大半。
55歲的野枝搬回團地,和父母住到一起,平時搭兩小時的公車去學校講課。
奈津子依然自由,在家就能工作,只不過如今插畫訂單越來越少,她也會質疑自己是不是被時代甩在了後面。
幸運的是,她們重新成爲了鄰居,一個住在9號樓,一個住在10號樓。
這段沉澱了50年的友誼讓她們對彼此瞭解至深,也能夠平和從容地一同面對老年生活的種種。
奈津子喜歡在家研究美食,野枝常在下班後去她家蹭飯,順路捎上她需要的食材和日用品;
兩人習慣了一起吃飯,一起看電影、聊天,一起去附近的咖啡廳裡吃甜點。
而在這份日常陪伴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們總能一眼洞悉對方的心事,在對方陷入麻煩時默默給予支持。
一天,野枝吃飯時一直吐槽下班坐公交誤了車,還說到“墨菲定律”之個人經驗版:如果麪包掉地上,塗有黃油的一面朝下的概率和地毯的價格成正比。
奈津子靜靜聽她說,分擔着她的負面情緒。
臨別時,她才忍不住一語道破,問野枝是不是在學校裡遇到了什麼糟心事。
而當奈津子陷入低谷時,野枝一下從包裡掏出了一份水果三明治,這是兩人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就一直說想吃的那款。
她腦子裡記着這件事,下班後特意去買了一份,本打算給奈津子一個驚喜,沒想到正好救急。
奈津子真的因爲這個小小的驚喜振奮起來,一下子又恢復了元氣。
有這樣的朋友在身邊,即便步入老年,她們也並不感到孤獨無助,反而非常享受和對方一起回憶過往,和這個熟悉的小區一塊變老。
但她們也意識到,在這裡居住的許多老人,生活上確實需要更多幫助。
有個獨居的奶奶請她們幫忙換紗窗,兩個人雖然沒經驗,但還是答應上門,隨後一邊在手機上搜教程,一邊對着視頻照葫蘆畫瓢。
忙完後,老奶奶爲表感謝,請她們吃披薩,又說起自己去意大利旅遊的經歷——因爲玩得很開心,所以連對食物的喜好都發生了改變。
這件事後來在小區裡傳開,又有好幾個老人請她們上門幫忙。
野枝和奈津子雖然有些無奈,但從這些老人口中,感受到老年生活的諸多不便。
儘管日本已經是嚴重老齡化的社會,但老年人的需求仍然無法無法處處受到照料,從日常生活中諸如換紗窗之類的瑣事,到缺乏陪伴、缺乏價值感的心理需求。
疾病、孤獨,都是人們懼怕衰老的根源。
但無論怎麼懼怕,每個人都無法逃避衰老來臨的腳步。
在和團地的居民們接觸的過程中,野枝和奈津子不禁感嘆人生百態,每個人都過着獨一無二的人生,最終來到了同樣的課題面前。
她們甩甩手,決定無論如何,日子還是要有滋有味地過,和志趣相投的朋友聚在一起,想吃的美食立馬動身去吃,想做的事也不必在意是否已經太晚、過了享受這種樂趣的年齡。
她們並不感到孤獨,或許是因爲她們仍然對世界保持着敞開的態度,對生活抱有好奇,不吝於與周圍的人連結。
一天晚飯時,一個孩子找錯門牌走進了奈津子家中。
兩人打聽一道得知,團地最近搬來了一對父女,就住在奈津子隔壁,女孩看上去性格孤僻,似乎存在家暴。
到了晚上,兩人在露臺乘涼,突然聽到女孩的求救聲。
她們立馬趕到現場,沒想到虛驚一場,只是有只蟑螂。
就在這時,孩子的父親下班回到家,這才澄清了家暴流言……原來女孩鬱鬱寡歡是因爲他早出晚歸忙於工作,而初來乍到的她在這裡沒有朋友,倍感孤獨。
還有一箇中年男人,因爲失戀而回到團地家中。
獨自一人的他意志消沉,差點在做飯時鬧出火災……最後反而是團地的老人們幫助他走出了一時的困境。
歲月之價勝於烏龜之甲,當野枝和奈津子目睹身旁“年輕人”的孤獨和困惑時,也忽然意識到,原來自己能夠這樣自在而從容地生活,正是因爲這份年齡。
很多人說,看了這部劇感覺衰老似乎沒那麼可怕了,也有人說,劇中的老年生活未免太過於理想化——既有最好的朋友的在身邊相互陪伴、相互照料,有熱愛的工作與穩定的經濟來源。
但就像野枝與奈津子一次次回憶她們的大半輩子時所感慨的那樣,她們擁有這樣的晚年,是因爲她們選擇瞭如此。生活本就是由無數瑣碎的細節構成,而非固定的規則,幸福並非一個最終的目的,而在於將眼下的每一天都過得更盡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