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孩子:跟親生父母斷絕關係,跟電子爸媽訴說委屈
來源:她刊
本文共3600字,閱讀約需8分鐘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永不失聯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博主人設,是經過運營精心打造的、粉絲量積累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會接廣變現的自媒體賬號。
但這場親情展演依然打動了我們,只是在評論區裡跟電子親人訴訴苦撒撒嬌,就得到了某種治癒。
就像@和女兒分享日常 的一則文案:“你不是個壞小孩,但爸爸媽媽也不希望你的刀揮向自己。”
而尋找電子父母的年輕人們,不過是在無數個用刀指向自己的瞬間,又因爲兩張陌生但燦爛的笑臉,決定跟自己和解一秒。
他們叫我寶貝
我是什麼很值得的人嗎?
當我們還驚詫於賽博世界對「愛情」這一親密關係的解構,磕糖、追星、打遊戲,都可以成爲和真實的人談戀愛的代餐。
如今,另一看似堅不可摧的情感關係——「親情」,也被賽博化了。
圖源:@和女兒分享日常
在互聯網上,有這樣一類賬號,第一人稱鏡頭拍攝,出鏡人往往是長輩,看起來和藹可親,他們喊着觀衆“女兒” “兒子” “寶貝”,用對待子女的方式跟觀衆互動,評論區也自動帶入子女的口吻與他們互動。
這類賬號被網友們稱爲:我的「電子父母」。
比如賬號@和女兒分享日常 ,出鏡人是一對中年夫妻,爸爸能說會道,媽媽溫柔體貼。他們總是一齊出現在鏡頭前,彷彿遠在家鄉的父母跟你視頻通話一樣。
圖源:@和女兒分享日常
但跟真實的父母不同,他們從不責備,只表達最直接的愛意和思念。這在廣大接受打壓式教育成長起來的中國小孩看來,簡直是科幻片。
看到你朋友圈發了語焉不詳的疼痛文學,他們不會勒令你刪除,嚇得你不得不開啓朋友圈權限。電子父母只會說:“把爸爸媽媽都看難過了,你已經很優秀了”。然後反手給你發一個紅包做安慰。
圖源:@和女兒分享日常
知道這代年輕人不容易,電子父母不會強迫你必須端起鐵飯碗不然就是給祖宗丟人,而是承認“爸爸媽媽沒有很大的本事能護你一輩子衣食無憂,所以總想着你能安穩點”。
圖源:@和女兒分享日常
還有下面這些場景,是多少人兒時的憧憬:
假期寫不完作業,一家人齊上陣來幫忙;
圖源:@和女兒分享日常
逛超市時把你放進推車裡,把超市逛成遊樂園;
圖源:@和女兒分享日常
還會主動給你買漢堡吃,即使他們覺得不健康。
圖源:@和女兒分享日常
電子父母滿足着當代人對理想父母的想象,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是彼此尊重,相親相愛。
評論區在一聲聲“寶貝”的呼喚下紛紛淪陷,無數年輕人把這裡當成自己的賽博樹洞。
被對象甩了、被公司辭退了、面試失敗了、備考崩潰了......這些挫折沒法跟親生父母說,他們便跟電子父母傾訴。
還有更多血淋淋的生活真相在評論區被揭開。
有人確診抑鬱症依然免不了被父母責備“就你矯情”;有人因爲化妝被父母責罵化得像“雞”;
有人正遭受着家庭暴力;有人打算離婚,但父母礙於面子不站在她的一邊......
真實的親情總伴隨着傷害,我們咀嚼着父母遞來的含混着刀子的糖,不知能否下嚥,早已忘了原來那些人格健全的小孩是這樣被養大的,原來愛與支持真的可以與生俱來、不帶條件。
“我是什麼很值得的人嗎?”
“我像個地底人一樣羨慕陽光下的人。”
評論區總在重複着這樣的感嘆,那些原生家庭有創傷的人們在短短几分鐘的溫馨中,重新體驗着被人寵愛的幸福感。
虛假的代餐背後,是真實的情感需求。
一邊電子尋親,一邊現實斷親
當代人在互聯網上搭建屬於自己的原生家庭代餐,但面對真正的原生家庭,卻是另外一幅景象。
過年期間,「斷親」的話題又火了。許多年輕人選擇減少親戚之間的走動往來,甚至在疏遠至親的邊緣徘徊。
圖源:《人世間》
跟電子父母打造的完美家庭相反,跟親生父母相處的時間,往往是一年之中血壓最高的幾天。
獨自打拼時要面對社會的毒打、環境的鉅變,回到家又要經受父母親戚對自己從頭到腳的考察:
工資多少?爲什麼不找對象?打算什麼時候結婚?生孩子要生幾胎?本來是關心,話到嘴邊都變成了難聽的責怪。
完美的父母只存在於互聯網上,而現實中的“掃興式父母”,讓我們的快樂都像在做賊。
圖源:《少年說》
所以,許多年輕人選擇了“斷親”,不是老死不相往來那種真正意義上的斷親,而是減少聯繫,減弱親緣捆綁,讓你我都自由。
在華東政法大學的杜素娟教授看來,斷親現象是因爲這一代年輕人自我意識在旺盛地成長,是時代的進步。
這代年輕人對個人權利、個人自由、個人選擇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們的家庭倫理文化還停留在前幾代人的模式,和現在的年輕人不能夠匹配。
家庭不跟着年輕人進步,年輕人就會感到很痛。而年輕人恰好是沒有話語權、沒有主宰權的。
他沒有辦法去改變這個社會,也沒有辦法去改變這個家庭。所以他採用了我認爲最悲壯的一種方式,就是“斷掉”。
很多人覺得這一代年輕人冷漠、自私,其實他們對親情的要求是很旺盛的。
無法改變上代人的想法,又無法犧牲自己的選擇去做到完全順從,當代年輕人所以只能拉開距離,將不可調和的代際矛盾束之高閣。
但對親緣的依戀並非說斷就斷,情感需求便在賽博世界裡生根。
各種“電子親人”構築着全新的家庭範式——
電子爸爸能記得關於女兒的一切;
@十月二十七日 被廣大網友稱爲“電子爹”
賬號註銷後仍然被許多人懷念
電子媽媽會“手把手”教你做飯切菜;
@小琳媽媽,以媽媽視角教孩子各種生活常識
電子爺爺總是樂呵呵的,好似老頑童。
@爺爺,賬號由孫女運營
傳遞幸福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博主人設,是經過運營精心打造的、粉絲量積累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會接廣變現的自媒體賬號。
但這場親情展演依然打動了我們,只是在評論區裡跟電子親人訴訴苦撒撒嬌,就得到了某種治癒。
就像@和女兒分享日常 的一則文案:“你不是個壞小孩,但爸爸媽媽也不希望你的刀揮向自己。”
而尋找電子父母的年輕人們,不過是在無數個用刀指向自己的瞬間,又因爲兩張陌生但燦爛的笑臉,決定跟自己和解一秒。
在真實的世界裡
代餐只是暫時的答案
用電子親人取代真實的父母親緣,這在很多人看來是衝擊傳統價值觀的。
連親情都代餐?還把自己的親生父母叫成“表父母”?多少有點大不敬的意味。
但在電子親人之前,電子男友、電子女友、電子寵物,早已風行。早年跟ACG形象結婚的宅男被全世界鄙夷,但如今卻成了大勢所趨。
在互聯網上,任何一種情感需求都可找到代餐。
磕CP代替戀愛感,電子父母代替家庭感,還有去年火的搭子文化,也是淺層的社交代替交友感。
伴隨着工具的豐富,還有更多情感模式在迭代着,比如現在有人和GPT推心置腹達成親密關係,未來AI的發展,還會催生出更多。
我們的感情模式在變得更多元、更多義,與其用「代餐」一言以蔽之,不如說過去用來概括人類情感的定義本就過於籠統和刻板。
圖源:《她》
「一切都可賽博化,包括人最本真的情感」,聽來有些驚悚,但這些叢生於互聯網角落的情感需求並非無本之木,每一個被代償的情感背後,同樣反映着某種社會變革。
比如關於愛情的代餐,很多人痛斥當代年輕男女不想受愛情的苦,又只想感受愛情的甜,用追星/乙遊/甜寵劇/磕CP來彌補一種戀愛感。
圖源:戀與製作人
這背後是社會不可避免地走向原子化,每個人忙碌於工作內卷已經焦頭爛額,高壓之下哪還有餘力風花雪月,只得將戀愛能力“進化掉”。
與其耗費巨大心力,建構一個未必長久的親密關係,年輕人選擇無愛一身輕,起碼自己還能讓自己開心。
而對親情的代餐,背後是當代人無法解決的代際矛盾。
過去幾十年,我們的社會經歷了經濟騰飛、城鎮化發展、人才流動等天翻地覆的變化,兩代人雖有血緣之親,但成長環境和價值觀都有着巨大的斷代,所以總是爆發種種夏蟲不可語冰的衝突。
圖源:《煙火人家》
在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胡小武看來,“斷親”現象是以血緣關係爲紐帶的“鄉土中國”,走向高開放性、高流動性的“城市中國”的必然。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無論賽博愛情還是親情,都反映了當代人的心理共性,即我只爲我的情緒負責,我只嬌慣我自己,但也沒什麼好苛責的。
當現實生活中的不確定因素太多,當代人不得不轉而走向那些更安全、更確定的答案。
就像很多人有個共同的癖好是反覆刷同樣一部電視劇,比如《武林外傳》《摩登家族》《老友記》,在心理學家看來,這些劇集提供的安全感,不亞於做心理治療。
圖源:《老友記》
電影《斷網假期》裡,外面在世界末日、小女兒卻獨自在看《老友記》的畫面,就像當代人的真實寫照。
當世界危機四伏,我們唯一能夠緊握的,只有自己內在的秩序。
圖源:《斷網假期》
所以,無論在別人看來是多麼荒唐的代餐,只要在自己搭建的空間裡感到安全和幸福,就足夠了。
許多對代餐抱有消極態度的人認爲,賽博情感體驗終究無法取代真實的情感交流。許多心理學家也提醒人們,要警惕這種「數字化依戀」,可能會讓個體越來越逃避現實。
但依戀虛假,也是當代人的不得已而爲之。
真實的世界裡有闖不盡的難關。
在這些賽博代餐裡稍作歇腳,也沒關係。
參考資料:
南風窗-斷親,我們正在經歷的一場親情危機
一條-上海高校教授言論爆火:“斷親”,是爲了保護下一代中國孩子
KnowYourself-電子親人,我的「原生家庭代餐」。
並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因爲微信公衆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