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臺市鄉村振興內生動力顯著增強

“根據不同田塊不同苗情分類擱田,對已夠苗或即將夠苗田塊,要立即排水,多次輕擱田;對苗數足、長勢旺、肥力高的田要適度重擱……”在近日市農業農村局舉辦的2024年水稻一種就管暨單產提升技術培訓會上,揚州大學農學院博士生導師霍中洋教授正在爲學員傳授水稻種植技術。

當天培訓班上,稻麥產業技術體系東臺基地項目組成員、各示範基地(點)負責人、種植大戶等130餘人相聚一堂,學習交流水稻單產提升技術。授課專家圍繞水稻一栽就管促進壯苗早發等技術,爲參培學員答疑解惑。

“以前種植水稻覺得很簡單,無非就是按時施肥打藥,但發現收成不高。”頭竈鎮前進村水稻種植大戶陳禮旺說,這次培訓非常實用,對他進一步做大做強水稻產業很有啓發。

東臺市自2018年以來啓動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因地制宜開設“接天線”“帶泥味”“對胃口”的各類專題培訓,加快形成與產業需求相適應、與農村發展相協調的高素質農民人才隊伍。通過集中授課、現場教學、外出參觀、後續實踐、跟蹤指導等形式,系統開展生產技能培訓,累計培訓農民2.1萬多人。探索建立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有效銜接機制,從青年農民、村幹部中培養出259人獲得中高職學歷,被評爲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發展典型案例。

經過系統培訓學習,耕耘沃野多年的“新農人”吳舒涵化身惜禾農業總經理,成爲五烈鎮綠色種植技術領頭人;普通農民徐仁書變身鄉土專家,創新青椒種植方式,成爲當地遠近聞名的“青椒老徐”;技術“小白”陸月平成爲火龍果種植“網紅”,種植精品水果獲評青年創業之星……同時,東臺市充分發揮“農民田間學校”“實訓基地”的聯農帶農作用,通過培育高素質農民,打造一支紮根農村的“田秀才”“土專家”,爲鄉村振興注入了“人才活水”,推動農村發展農民致富。

截至目前,東臺市共有農業農村人才約5000人,大專及以上學歷佔28%,具備一定產業規模、具有較好示範作用的新型職業農民458人。高素質農民領辦的合作社1951家,家庭農場560家,其中鹽城市級以上示範社74家、示範場125家。這支高素質農民隊伍已經成爲引領東臺市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引擎,人才要素參與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正顯著增強。

(來源:東臺市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