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桑西移亮點多!世界桑蠶看中國,中國桑蠶看廣西
出品|本站新聞
導語:近年來,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蠶桑業佈局也發生了改變,“東桑西移”工程正逐漸鋪開,蠶桑業正逐漸開啓新的格局……
栽桑養蠶、繅絲織綢,是華夏先祖的偉大發明,對中華民族乃至人類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自漢代以來,我國建立的“絲綢之路”更是將絲綢引入了世界的舞臺,成爲了中華民族的標誌之一。
一、桑蠶制絲另有“講究”
蠶分爲家蠶和野蠶,家蠶是野蠶經過人類數千年的優化養殖後,專用於產絲的品種。喜愛吃桑葉的蠶被稱爲桑蠶,它是人類數千年以來馴化選擇的結果,由於蠶以桑葉爲食的時間最長,代代相傳,逐漸形成了吃桑葉的食性,並遺傳給後代。桑葉本身含有多種營養物質,能夠使蠶快速生長髮育,併產出優質的蠶絲。不過即使是目前的家蠶,也不一定只吃桑葉,榆葉、無花果葉等葉片也能成爲它的食物,但蠶絲的產出普遍劣於桑蠶。
家蠶長大成熟後,會吐絲成繭,一般來說繭是由一根長度爲300-900米的連續的絲織成的,蠶絲相比於其他植物纖維的另一個可貴之處在於它是一根連續的絲。而這一根絲能保持連續性,是由於蠶從絲腺中吐出的並不是直接的絲線,它是液態的蛋白質(絲液),這種絲液遇到空氣接觸會變成固態的絲狀,強度較高,同時這也說明蠶絲本身是一種純天然的蛋白纖維,它與人體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兼具較好的散熱性和透風性,所以從古至今它都是紡織行業的良好原材料。
蠶的吐絲機制與體內的絲腺器官相關,蠶在幼蟲階段會大量食用桑葉,吸收其中的營養成分,尤其是桑葉中的氨基酸。經過消化後,大部分物質被排出體外,但部分氨基酸會被蠶體內的絲腺所吸收儲存,並轉化爲蛋白質。隨着時間的推移,存儲的蛋白質越來越多,絲腺也會變得越來越大。
如果這些蛋白質得不到排除,幼蟲會中毒身亡。相對來說,桑葉在幼蟲絲腺中累積蛋白質的速率較快,其他種類葉片的累積速率較慢,所以人類在篩選中將吐絲效率更高的桑蠶作爲了主要養殖對象。
二、“東桑西移”賦能桑業
蠶桑業的分佈格局與自然經濟條件和社會經濟狀況緊密相關。
本世紀初,隨着我國傳統的桑蠶產區——長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的土地成本上升,需要大量土地和勞動力的桑蠶業在當地已經不再有比較優勢,產業萎縮問題突出。
爲扭轉局面,我國啓動了“東桑西移”工程——將長三角和珠三角的蠶桑業轉移至西南地區,這既可以給經濟發達地區解放出土地,又可以讓貧困地區富起來,而廣西堪稱這項工程的先鋒。
在蠶桑業上,廣西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地處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在沒有人工介入環境的前提下,養蠶期就能從每年的3月一直持續到10月底,比起長三角足足多了三個月之久。
廣西的蠶桑業通過不斷地迭代更新育種,改良江浙地區引進的家蠶和桑樹品種,使之適應廣西較溼熱的氣候環境後,成功加快了“東桑西移”在廣西實施的步伐。桑蠶業已實現質的飛躍,走上了集約化、專業化的道路。
整個產業具有顯著的循環經濟特色,蠶絲、桑葉、桑果、桑條、桑皮、蠶蛹、蠶沙,均可物盡其用,已經廣泛應用於從航天航空到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領域。
通過十幾年對蠶種和桑樹的優化育種,廣西已經連續創下了數個“全國第一”:蠶繭產量全國第一,桑園面積全國第一,蠶種產量全國第一;單位面積產繭量全國第一,生絲產量全國第一。
至今,蠶桑業依然是我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國民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播中的作用不容小覷。我國是全球蠶桑業的第一大國,我國的蠶繭、生絲產量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三。真可謂是“世界桑蠶看中國,中國桑蠶看廣西”。廣西的成功接棒,不但擺脫了本世紀初產業的危機,反而將我國的蠶桑業更發揚光大了。
三、“絲綢之路”開啓中外交流新時代
兩千多年前,張騫從漢長安城啓程前往中亞,開闢出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成就了一條繁榮興盛的商旅通道,打造了一條和平互鑑的文明坦途。絲綢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它也是中國對外交流的標誌。
中國倡導“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與對接,“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主要依託亞歐大陸橋國際經濟走廊及國際能源大通道。它最初是中國與西亞各國之間形成的一個經濟合作區域,大致在古絲綢之路範圍之上。這一地區資源豐富,但交通不夠便利,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僅可以有效開發中亞地區的資源和市場,也能夠消化我國過剩產能,將對世界經濟產生重要影響。中國也將繼續和其他亞太地區國家構建一個更大範圍的經濟帶。
“新絲綢之路”的開闢和“東桑西移”提供的原料基礎給我國絲綢行業帶來新的契機。近年來,我國絲綢行業發展勢頭迅猛,其中蠶繭和綢緞已經在國際上佔據了主導地位。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蠶絲生產和出口大國,但目前還並非“絲綢強國”,在高附加值領域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提高絲綢產品科技含量,開發新的絲綢產品,滿足新興消費者的需求是未來我國絲綢行業升級的必然趨勢,有利於我國絲綢行業的出口創匯並佔據行業領導地位。
中國是絲綢的故鄉,絲綢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之一,它更是我國登上世界舞臺的見證者。“東桑西移”工程的開花結果,給我國絲綢工業的重新崛起奠定了物質基礎。
結語:
未來,中國也將繼續提升行業技術水準,煥發絲綢行業新榮光。源源不斷地爲“新絲綢之路”和“扶貧攻堅”注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