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疫情促紡織服飾訂單迴流 好日子能持續多久
(原標題:東南亞疫情促紡織服飾訂單迴流 好日子能持續多久)
受到疫情的波及,東南亞的有些地方生產能力尚未復甦,相交之下,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基本平穩,於是國外訂單持續迴流,國內的紡織服飾出口趨熱。
在日前於北京舉行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2021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上,相關負責人給出的一組數據顯示:2021年1~7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保持增長,總出口1683.5億美元,同比增長7.8%,高出上年同期2.2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速爲6.7%。其中1-7月,我國紡織品出口802.5億美元,同比下降10.8%;但服裝出口881.0億美元,同比增長32.9%。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徐瀟源解釋,紡織品的下降主要是因爲受去年同期防疫類紡織品出口基數較高影響,服裝外貿是持續向好的。
中國紡聯產業經濟研究院分析師陳小倩進一步解釋,2020年由於防疫物資需求拉動紡織品需求上升,致出口產品中紡織品比重大幅上升,最高達60.3%;2021年隨着防疫成果顯著,當前出口產品中紡織品佔比47.7%,服裝佔比52.3%,基本調整至疫情前結構,其中美國、歐盟、日本從中國進口口罩出現大幅減少的現象。
吳佳供職於一家美國大型的連鎖百貨公司的,她負責公司在中國的採購業務。去年疫情,這家知名老牌公司將旗下數百家百貨店暫時關停歇業,同樣也停掉了其在中國的訂單,但隨着美國百貨營業恢復正常後,吳佳說,公司採購的針織服飾、家紡等訂單也逐漸恢復並回暖。“一部分原因是東南亞訂單迴流,另一部分原因是美國那裡手裡錢多起來,需求量也大了。”她告訴記者。
那麼這些迴流的訂單從何而來?越南、孟加拉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疫情態勢嚴峻,這也讓一些紡織品及服裝訂單持續向流向中國,一些生產工廠的開機率也大幅回升,讓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增長。“據我所知,我們一些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大廠甚至面臨產能不足的問題。”吳佳透露。
紡織外貿訂單中其中一部分是印度流失的。近年來,印度企業在中低端家紡產品上對中國企業構成很大挑戰,印度尤其擅長中低端項目,原材料便宜、用工成本低,加之中國還有關稅制約,造成這類項目流向印度的非常多,比如在餐廳常見的白色毛巾。以毛巾爲例,中印兩國產品的差價在10%到30%之間,這還不包括因貿易戰被額外加徵的關稅。如今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印度紡織業受到重創,一部分訂單考慮到安全性轉向了中國。
不過,一些紡織服飾企業的資深從業者則提醒,迴流訂單問題需要更加理性、長遠地看待,因爲諸如印度這些國家沒有完全失去戰鬥力。一些國際客戶依然在繼續下單,只不過考慮到風險,才尋求在中國備份。
且雖然紡織服飾業外貿回暖較快,但背後同時也有着隱憂,盈利難擺在了各大企業的面前。
上海嘉麟傑紡織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嘉麟傑”,002486.SZ)總裁楊世濱告訴記者,今年的訂單確實增長比較迅速,公司下半年到年底甚至一直到明年上半年的訂單都處於基本飽和的狀態,但他同時也表示,從效益來看,由於原材料等各項成本的上漲,從效益方面來說,並非同步曾航。“並不是很樂觀,應該說,企業經營的壓力還是不小的。”
“我們的情況是價格上漲對於之前談妥的訂單不讓漲。新下訂單可以漲,但是控制幅度的。因爲還是商業夥伴關係,工廠方面不可能把所有的漲價都讓客戶消化。現在運輸比較緊張,缺箱子、缺船、運費大漲,出口操作起來難度都增加了。“在吳佳看來,中國工廠也要擔心東南亞疫情情況,“哪天那裡平穩了,訂單又要出去了。反正我接觸下來覺得國內工廠的日子並不好過。“
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張希成在前述的經濟運行分析會也指出,運行成本費用較高,企業經營壓力猶存。他說,針織服裝生產企業成本壓力高於針織織物生產企業,說明上游原材料價格不能有效傳導,品牌提升工作任重道遠。
在張希成看來,下半年隨着全球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外部產能將逐步恢復,同時受運費、原材料價格、產業安全等多種因素影響,預計下半年針織行業的出口增速與上半年相比將有所放緩。
(文中吳佳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