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橫琴⑦|“金鑰匙”解鎖琴澳一體化,躍升金融創新“試驗田”

編者按:

“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四大戰略定位之一,並明確要大力發展“四新產業”,包括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產業。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三週年之際,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推出系列報道解碼橫琴“四新產業”。本期聚焦現代金融產業,洞察GDP佔比超三成背後的金融創新。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彭敏靜 橫琴報道

從昔日的邊陲海島蛻變爲今日的開發熱島,橫琴已華麗轉身。在這一蛻變過程中,金融業爲橫琴的崛起注入了強勁動力。

“2009年橫琴新區成立時,區內僅1家農村信用社。歷經十餘年發展,金融業成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簡稱:合作區)重要支柱性產業。”日前,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林平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橫琴位於灣區要地、毗鄰港澳,交通樞紐快捷通達澳門,定位上面向澳門、服務澳門,一直爲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新載體、爲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注入新動力。

如今,現代金融產業不僅貢獻了合作區三分之一以上的GDP,還是支持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的四新產業之一。

隨着琴澳金融要素流通加速,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生態逐漸在合作區建立,助力澳門金融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成爲具有中國特色、彰顯“一國兩制”優勢的區域開發示範。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澳門金融機構組成較爲單一,主要是銀行和保險公司。截至2023年末,澳門99家金融機構中,銀行總行和保險公司分別爲33家和27家,合計佔半數以上。

澳門的低融資成本與內地產業的龐大融資需求相結合,催生了琴澳兩地金融合作的增長。這種合作不僅在地方政府間,在金融機構以及金融企業之間也日益頻繁。

“作爲‘橫琴金融30條’( 《關於金融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意見》)發佈後首家在橫琴落戶的澳門銀行,我們親身體驗到了合作區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大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支行行長陳迪青表示,合作區擁有央國企、澳門機構及其他國際機構,大家的行事習慣不同,語言不同,行業監管也不同,協調與融合工作很困難。但從籌建、開行到現在,合作區各職能機構都在發揮着自己的職能和優勢,致力爲區內各企業提供創新支持和發展機會。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留意到,合作區已經集聚銀行、證券、保險、資產管理、商業保理等多種細分金融類企業,爲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建立了良好的基礎。

琴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涉及不同的貨幣、不同的匯率形成機制、不同的資本管制政策、不同的金融體制等。但近年來,琴澳兩地通過開展跨境資產轉讓、跨境人民幣賬戶融資、同業借款等方式,不斷促進金融要素便捷流動。

三年前,中國銀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行成功爲澳門國際銀行辦理跨境融資業務,成爲合作區成立以來內地銀行與澳門本地法人銀行辦理的首筆跨境人民幣融資業務。

事實上,相對於銀行間跨境融資而言,對於內地銀行機構來說,同業拆借則是銀行間資金調劑更爲常用的工具,在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和效率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而同業拆借在“橫琴金融30條”出臺後也取得了突破。

今年6月,珠海華髮財務公司、澳門人民幣清算行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落地首筆與澳門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同業拆借業務,成爲合作區首家與澳門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同業拆借業務的金融機構。

珠海華髮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這筆業務探索了琴澳資金融通的新路徑,通過利用橫琴金融機構資金支持澳門開展人民幣業務,兩地不同金融機構實現了聯動,豐富了琴澳之間人民幣流動性補充渠道。”

目前,合作區“雙Q”政策試點已初見成效,已經打通了QFLP和QDLP的跨境雙向投資通道。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合作區已有QFLP管理企業25家,澳資14家;QFLP基金產品21只,澳資產品9只;QDLP管理企業2家。

橫琴與澳門僅一水一橋之隔,是澳門居民融入內地的首選地,目前在合作區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超過1.5萬人,就業人數超過5000人,在合作區就讀的澳門學生超270人。

“橫琴‘澳門新街坊’對澳門人銷售,我覺得在橫琴買一套房子,能讓我更加方便地來往琴澳。同時,橫琴配套越來越好,空間更寬敞,讓家裡老人在橫琴養老挺好的。”澳門居民黃先生在澳門工作,經常到橫琴遊玩、品賞美食,如今“生活圈”已從澳門轉移到橫琴。

“橫琴金融30條”明確“爲符合條件的澳門居民在合作區內購置或出售商品房給予匯兌便利”。但一直以來,非居民在境內購房存在首付款收結匯難的問題,影響着澳門居民融入合作區新家園生活。

“以往我們想在內地買房,由於首付款結匯與房屋交易備案互爲條件的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首付款就無法匯入。”澳門居民黃先生表示,橫琴的便利化結算服務允許匯入的首付款先結匯後再補充網籤合同,解決了這一難題,所以很順利在橫琴“澳門新街坊”買到了心儀的房子。

得益於“橫琴金融30條”中相關政策的落地,橫琴“澳門新街坊”成爲合作區首個試點“先結後補”便利化政策的樓盤,在保障跨境購房資金交易安全的前提下,解決了澳門居民在合作區購房首付款結匯難的困難。

林平表示,採取“先付房款後補材料”方式,優化跨境購房的結算支付流程,爲澳門居民購買橫琴“澳門新街坊”等住房提供便利化結算服務超500筆,資金摺合人民幣超9億元,筆數和金額均佔同期粵港澳大灣區該類業務超九成。

據瞭解,橫琴“澳門新街坊”共有4070間住宅單位、209間人才住房,預計可爲1.2萬至1.5萬名澳門居民提供優質居住空間。截至今年8月,已認購單位超1300個。

聚焦民生互聯互通,越來越多金融創新即將落地。合作區金融發展局局長池騰輝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透露,接下來將積極推進橫琴“澳門新街坊”開展雙幣種(人民幣、澳門元)收單業務試點,鼓勵合作區地方金融組織與澳門聯動積極探索跨境業務創新。

此外,金融業持續加持強勢崛起的實體產業。合作區金融發展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合作區貸款餘額增長至1800億元;區內公募基金等資產管理機構資產管理規模增長至52000億元,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規模增長至6400億元,其中累計投向合作區項目超60個,累計投資額約460億元,涵蓋科技研發、高端製造和生物醫藥等產業。

“橫琴金融業在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加速成長,成爲當地支柱產業、重要稅源以及與澳門合作的牢固紐帶。”林平說。

合作區作爲金融開放創新的“試驗田”,升騰着先行先試的改革熱潮。

5月6日,橫琴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EF賬戶)正式上線,爲相關主體提供較好的結算、匯兌、融資等金融服務,支持用好境內境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以往將工資匯回澳門,都要提供僱傭合同、完稅證明等收入證明材料,以後就不用了,真的很方便。開戶僅需提供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以後款項從橫琴匯至澳門也不用提供紙質證明材料,全程高效又便捷。”澳門的周先生就職於橫琴一家澳資網絡科技公司,EF賬戶業務開放的第一天,他便在中行橫琴分行開立了EFF賬戶(面向境外個人),並通過EFF賬戶收到了公司發放的人民幣薪酬。

截至6月末,合作區共10家銀行機構接入系統並開展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業務,累計開立賬戶102個,辦理資金匯劃19.97億元。

在橫琴金投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簡稱“橫琴金投租賃”)總經理嶽國纔看來,合作區掛牌三年來,粵澳雙方創新體制運作越來越順暢,不論在產業發展,與澳門的民生融合、制度銜接等都取得一些成果,琴澳兩地的融合也邁向越來越深度的發展階段。

飛機以及飛機發動機租賃是融資租賃業務的突出代表,其多爲跨國性交易,涉及航空運輸及飛機、發動機製造、維修等高技術產業,是融資租賃業務中租賃標的物最特殊、專業化要求最高、國際化程度最深的業務之一。

今年8月,橫琴金投租賃與橫琴小翼飛機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在成都將兩臺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公司生產的Trent700飛機發動機正式交付給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標誌着合作區首單飛機發動機租賃業務正式落地。

“未來,我們對合作區打造高度開放的金融市場充滿信心,也期待合作區不斷完善跨境金融管理體系以及更多支持金融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落地。”嶽國才表示,未來將充分發揮琴澳“雙平臺”優勢,積極拓展金融產業發展新空間,打開飛機、船舶、高端製造等大型設備跨境租賃業務新局面,研究開展跨境轉租賃、聯合租賃等創新業務,深入推動跨境資產轉讓、跨境發債等跨境金融業務。

在林平看來,合作區充分發揮了區域和政策優勢,金融改革創新取得了一批全國、全省首創性成果,以“小體量”釋放了“大能量”。

隨着一系列金融創新政策密集落地,合作區一批“區域獨有”、彰顯“創新突破”的多項創新舉措持續落地,進一步深化粵港澳金融互聯互通,成爲金融業態開放合作的“試驗田”。